乾隆皇帝自稱“十全武功”,所謂“十全”,指的是乾隆在位期間,對邊疆地區發動的十次平叛戰爭。反擊廓爾喀之戰,就是乾隆的第十次邊疆平叛戰爭,也是乾隆的“封山之戰”。
廓爾喀,就是今天的尼泊爾。
雍正時期的尼泊爾,還不是一個統一的王國,有大大小小十幾個部落,其中有三個部落向清朝納貢,清朝稱他們為“巴勒布”。
乾隆前期,居住在尼泊爾西北部的一個部落,廓爾喀,統一了尼泊爾各部,建立了“廓爾喀王國”。
尼泊爾山多地少,物資匱乏,囙此他們就打起了鄰居西藏的主意,不斷在邊境進行騷擾,搶掠,兩次出兵西藏,甚至公然宣稱西藏的三個地方為尼泊爾的領土。
一個彈丸小國,居然敢挑戰大清帝國,這讓乾隆非常不爽,雖然他已經是將近80歲的老人了,但是他當即決定出兵平叛,好讓讓尼泊爾看看,“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按照常規的作戰思維,應該是就近調動兵力,火速出擊,但是,乾隆卻做了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操作,他從黑龍江調了1500名的索倫兵,並且一再向前線強調:“務必等索倫兵到達後,再展開反擊,切記,切記”。
從黑龍江到西藏,基本上跨越了半個中國,這“索倫兵”到底有多香?讓乾隆捨近求遠,不惜等上半年的時間,讓他們急行軍幾千裏去揍尼泊爾。
尼泊爾的挑釁:你的地盤,我做主!
廓爾喀,至今都是世界雇傭兵的來源地,廓爾喀阿兵哥有著“兵王”的稱號。熟悉軍事的朋友應該聽說過“廓爾喀軍刀”,世界十大名刀之一。
當年,他們就是憑著這股狠勁兒,統一了尼泊爾各部,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廓爾喀王國”。
尼泊爾和西藏交界,當時的藏民沒有鑄造錢幣的科技,於是就把銀子給尼泊爾,讓他們幫忙給鑄造成銀幣。
一開始,尼泊爾人還很守規矩,給多少銀子,就鑄造成多少銀幣,無非就是掙點手工費。但是,廓爾喀統一後,開始打起了銀幣的主意。
一開始,他們是在銀幣裡面摻銅,鋁,克扣藏民的銀子,後來乾脆宣佈,藏民使用的銀幣,統一由尼泊爾發行,1枚新銀幣,兌換2枚舊銀幣。
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經濟剝削,如果真要實行,藏民們的財富馬上縮水一半。西藏首領“噶厦”(僅次於達賴喇嘛的行政首長)表示堅決反對。
廓爾喀不死心,又開始打“土地”的主意。
他們宣稱:“與尼泊爾接壤的聶拉木、濟嚨兩個地區,原本就是我們的,現在要還給我們”。這簡直就是耍無賴了,藏民這邊沒搭理他們。
兩次搞事情不成,廓爾喀决定不再藏著掖著了,準備直接武力入侵。
當然,動手之前總是要找個藉口,這是入侵者慣用的手段,他們宣稱:“藏民們賣給他們的食鹽裏摻有土,而且還擅自提高尼泊爾貨物的稅收”。
1788年,廓爾喀出兵3000人,佔領了聶拉木、濟嚨、宗喀宗三地,清朝方面隨即展開了防禦。
由於清朝在西藏的兵力太少,僅有清軍500人,藏兵1600人,台站兵1300人,囙此,乾隆决定,火速派成都將軍鄂輝、副都統佛智、四川提督成德等率軍三千救援西藏。
不過,這批援軍算是打了一個寂寞,等他們到的時候,邊境已經風平浪靜了。
原來,當地的駐藏大臣已經私下裏和廓爾喀達成了和解,條件就是每年給廓爾喀300個元寶,當做“保護費”,廓爾喀從聶拉木、濟嚨、宗喀宗三地撤兵。
這個事兒,後趕來的鄂輝、佛智、成德等人是非常清楚的,但是,他們集體向乾隆撒了謊,他們宣稱:“在我軍將士的努力下,終於打退了敵軍,收復了失地”。
這種現成的便宜,不占白不占,三個人回到北京後,繼續邀功請賞。
對於這種瞞天過海之計,乾隆是再熟悉不過了,表面上,他封賞了這些“有功”的將士,暗地裡,乾隆已經開始對駐紮西藏的大清官員進行了調整,撤掉了一批,降職了一批,處理了一批。
乾隆以為他的人事調整,能够保證邊境的安寧,沒想到,輕易被喂飽的廓爾喀,就不會那麼容易就滿足。
乾隆的反擊:你的地盤,全歸我!
第二年,廓爾喀再次派人過來要300個元寶,由於此時藏區已經換了領導,他們對之前的協定,一概不認帳。但是,為了不至於讓廓爾喀使者空手而回,還是决定給他們150個元寶。
並對廓爾喀使者說:“就這150個元寶,你們愛要不要,以後也不會再給了,恕不奉陪,告辭”。
這下徹底激怒了廓爾喀人,他們再次出兵,攻佔了定日、濟隴等地,俘虜了當地大量的官員,百姓,對寺廟洗劫一空,搶奪了大量的金銀佛像,寶册,寶器,珊瑚,翡翠等物品。
得到消息的乾隆知道,如果不能把廓爾喀人徹底打服,他們會不斷的在邊境進行騷擾,永無寧日。囙此,他召來了自己的心腹愛將,福康安。
這個福康安,就是《還珠格格》里爾康的原型,是大學士傅恒的兒子,乾隆富察皇后的侄子,時任兩廣總督,剛剛平定了林爽文叛亂。
乾隆任命福康安為“督辦西藏軍事”,同時任命海蘭察,臺斐英阿為副統帥,火速進藏。命令陝甘總督在當地調集綠營兵力,統一歸福康安調度。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乾隆還從黑龍江調集了1500索倫兵,日夜行軍,火速趕赴戰場,乾隆還特意交代福康安:“一定要等索倫兵到達後,再展開反擊”。
這個“索倫兵”到底是何方神聖?能受到乾隆的如此青睞。
我們知道,清軍入關前,八旗兵是非常能打的,但是,隨著清軍入關,天下安定,八旗的戰鬥力也在肉眼可見的下滑。
不過,在清朝的老家東北,還保留了一支以冷兵器為主的軍隊,那就是“索倫兵”,主要是生活在黑龍江流域的達翰爾、鄂溫克、鄂倫春族人。他們因為常年保持漁獵生活,所以玩弓箭、大刀那是一把好手。
《黑龍江外記》中提到:
“世於黑龍江人,不問部族皆稱索倫”。
這支部隊,可以說是乾隆皇帝的“特種兵”,為了保持他們的野戰能力,乾隆特意不許他們使用火炮、火器一類的武器,全部使用冷兵器。
乾隆之所以不遠千里,調動這麼一支“特種兵”去對付廓爾喀,也是有他的道理的。
首先,無論是清軍在西藏的駐軍,還是從四川調過去的綠營兵,戰鬥力都很差,雖然人數很多,大約有11000人左右,在數量上優於廓爾喀,但是戰鬥力卻非常讓人擔憂。
讓他們在當地打一個防禦戰,甚至把廓爾喀給驅逐出去,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如果想要殲滅廓爾喀,徹底穩定邊疆,就顯得力不從心了。
其次。廓爾喀人以勇猛聞名,戰鬥力驚人,尤其擅長使用冷兵器。囙此,要對付他們,就必須用上“索倫兵”,以强對强,以硬碰硬。
經過五個多月的急行軍,索倫兵才到達邊境,他們沒有修整,馬上就投入到了戰鬥,在收復失地的過程中,索倫兵以1500人的兵力,殺敵600,生擒200,展現出了他鋒利的一面。
在廓爾喀人退出邊境之後,福康安决定發揚痛打落水狗的精神,帶領著索倫兵深入尼泊爾境內,對廓爾喀展開了追擊。
不過,在追擊過程中,清軍付出了慘痛的代價,13000多人的兵力,最終只剩下5000多人,還有很多傷患,1500多索倫兵,幾乎全部命喪於此,忠骨埋青山。
就連清軍的副統帥海蘭察也犧牲在了這裡,值得一提的是,他也是索倫兵出身。
不過,好在廓爾喀最終也堅持不下去了,舉手投降,表示臣服於大清。在福康安的主持下,起草了《欽定藏內善後章程》。
從此以後,尼泊爾明確了大清藩屬國的身份,年年納貢,再也沒有反叛之心,直到1908年,在英國人的強迫下,尼泊爾才停止了向大清納貢。
尼泊爾,是大清29個藩屬國中,最後脫離的一個。
現在很多人說乾隆是“敗家子”,雍正留下的大筆財富,都被他下江南給花完了,還有一半被和珅給貪完了。
但是,不得不說,在這場反擊戰中,乾隆幹的漂亮!尤其是那1500名索倫兵,值得我們後人永遠銘記。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