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結束後,劉備並無多少兵馬,為何能輕而易舉拿下荊州?

湖北 70℃ 0
摘要:赤壁之戰後,東漢的荊州七郡,劉備獨得五郡,成為最大贏家。赤壁之戰前,劉備加上劉琦,總共不過2萬人,實力遠弱於曹孫;赤壁之戰過程中,孫權是抗曹主力。赤壁之戰前,諸葛亮告訴孫權:劉備雖然在長阪失敗,但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可是,赤壁之戰後,曹操在荊州的實力大幅削弱,劉備的無形資產也就有了兌現的可能。赤壁之戰取勝後,孫權迅速發起了三路反擊。

赤壁之戰後,東漢的荊州七郡,劉備獨得五郡,成為最大贏家。

赤壁之戰前,劉備加上劉琦,總共不過2萬人,實力遠弱於曹孫;赤壁之戰過程中,孫權是抗曹主力。

為何最後,劉備反而成了最大贏家呢?

劉備的資本

赤壁之戰前,諸葛亮告訴孫權:劉備雖然在長阪失敗,但戰士還者(打散後歸隊)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

當時諸葛亮正試圖爭取孫權抗曹,即使不誇大自己的軍力,也絕沒有理由“隱藏實力”。

所以,劉備加上劉琦,約2萬左右,這很可能是當時劉備的的全部有形資產。而且,劉琦嚴格意義上還算是劉備領導。

不過,劉備還是有相當的無形資產。

在寄寓劉錶之下時,劉備極力拉攏荊州有影響力的人物,爭取到了公子劉琦及大批荊州士人的支持。

劉琮投降時,劉備曾想轉移到江陵,發揮自己與劉琦的影響力,領導江陵、江夏及南四郡,繼續抗擊曹操。

可惜,曹操派出的虎豹騎在長阪大敗劉備,劉備被迫放弃了前往江陵的計畫,曹操囙此奪取江陵並降服南四郡。

當時,曹操在荊州的實力居於壓倒性優勢,劉備的無形資產自然無法發揮。

可是,赤壁之戰後,曹操在荊州的實力大幅削弱,劉備的無形資產也就有了兌現的可能。

很快,機會來了。

周瑜的難題

赤壁之戰取勝後,孫權迅速發起了三路反擊。

孫權自率軍攻合肥,張昭率軍攻當塗,周瑜率軍攻江陵。

孫權的兵力本就不多,兵分三路後,各路兵力更是捉膝見肘。

孫權攻合肥,張昭攻當塗,都以失敗告終。

如果周瑜仍不能攻下江陵,曹操依然與孫權“共長江之險”,隨時可以捲土重來,孫權依然沒有立國之本。

可是,周瑜同樣面臨兵力不足的問題。

周瑜軍水戰沒得說,但攻堅能力有限,無法直接擊敗曹仁,奪取江陵。

囙此,周瑜採取了“絕道”戰術,斷絕江陵與各面的聯系,使江陵成為孤城,迫使曹仁退軍。

周瑜與甘寧等人奪取夷陵,絕了江陵曹軍的西面。

由於兵力不足,周瑜先是以甘寧率數百人襲取,後又親率半數兵力“以十日為限”打擊曹仁援軍,才勉强取勝。

可是,對江南的荊南四郡,周瑜就不可能以為“數百人為先”、“十日為限”攻取了。

要奪取荊南四軍,單純靠軍事力量十分困難。

劉錶當年就吃過虧。

官渡之戰前後,張羨率領南四郡叛變劉錶,劉表率軍征伐,連年不克,直到張羨去世後,才徹底平定。

顯然,如果要靠單純的軍事手段,周瑜沒有能力攻取南四郡。

此時,劉備出來,以切斷江陵糧食來源為由,提出“巡行江南”。

荊南四郡,當時已經投降曹操,並繼續給江陵提供糧食。周瑜雖擁有制江權,但兵力不足,不可能完全封鎖漫長的江面。

劉備提出“巡行江南”,是符合孫劉聯軍共同利益的。

而要奪取南四郡,劉備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劉備奪取南四郡及獲取警察

曹操是在降服荊州後,迅速發起赤壁之戰的。

囙此,對於望風而降的荊南四郡,曹操基本上沒有怎麼動,地方官員仍然是劉錶留下的原班人馬。

囙此,劉備打出了劉琦的旂號。

劉備錶劉琦為荊州刺史,“巡行江南”。

囙此,劉備率兵到來後,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都投降了劉備。

南四郡,是劉備依靠自己的影響力獲取的。

可是,由於當時劉備是以孫劉聯軍作戰名義奪取,並得到周瑜等人默許,囙此,後來孫劉撕逼時,孫權方認為南四郡也是他們“借”給劉備的,這是後話了。

不久,割據廬江的雷緒被夏侯淵所敗,率五萬部曲(含家屬)歸順劉備,劉備實力再次膨脹。

奪取南四郡後,劉備回到聯軍,參與圍攻江陵的作戰。

戰後,為了酬謝劉備,周瑜“分南岸地以給備”,將南郡南岸的油江口給了劉備,劉備改名警察。

值得注意的是:劉琦去世後,劉備上錶以孫權為車騎將軍,領徐州牧,孫權也上錶以劉備為荊州牧。

這說明:或許由於劉錶時期劉錶與孫策(權)的連年征戰,荊州人士不歡迎孫權,正如魯肅所說“初臨荊州,恩信未至,宜以借備,使撫安之。”孫權暫需借劉琦、劉備等劉錶系人物的名義籠絡荊州士族,這是彼此配合,有利於雙方的。

幸運“借”南郡

隨後,形勢變得尷尬起來。

周瑜、程普、呂範、呂蒙等人在沿江,處於抗曹一線,而劉備在江南,處於抗曹二線。

等於東吳義務為劉備防禦曹操。

劉備遂找到孫權,提出“借南郡”。

東吳內部意見不一。

如果從“守”的角度看,借南郡給劉備,確實可以緩解防禦壓力。

但如果從“攻”的角度看,南郡是西取益州的通道,如果放弃南郡,孫權向西發展之路將被劉備所掌握。(赤壁之戰後,各方都無法直接奈何對方,三方都以向“中間地帶”發展為主要方向。)

囙此,周瑜堅決反對“借南郡”給劉備,甚至表示要扣留劉備,自率軍去取益州,然後向西北“連結馬超”,與曹操爭雄。

孫權否决了扣留劉備的建議,但也沒有答應劉備“借南郡”的要求,而是對周瑜取益州的建議“許之”。

劉備“借”南郡的企圖暫時失敗了。

可是,當周瑜回到江陵,“為行裝”,準備西取益州的關鍵時刻,卻病逝了。

周瑜的突然去世,打亂了孫權的計畫。

接任的魯肅是堅決的聯劉派,力主借南郡給劉備。

孫權採納魯肅建議,從長沙郡中分出漢昌郡,由於魯肅為漢昌太守,又保留了江夏郡,而將南郡“借”給了劉備。

如此,原東漢的荊州七郡,北面的南陽郡為曹操所據,孫權保留江夏郡(及從長沙分出的漢昌),其餘五郡(除從長沙分出漢昌)皆為劉備所有。

後續

曹操得知孫權借地給劉備時,正在作書,驚得落筆於地。

看來,“借南郡”給劉備,確實有利於抗曹。

不過,對東吳的弊端也很快顯現出來。

由於劉備佔據江陵,控制了向西的通道,囙此,當孫權派孫瑜進取益州時,為劉備作阻,不能成行。

孫權“先取益州,次取張魯,首尾相連”的計畫也就破產了。

而對劉備來說,他不但獲得了立足之地,重新崛起,而且還獲得了進取益州、次取漢中的近水樓臺,為其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當然,後來南郡等地歸屬問題始終是孫劉之間的定時炸彈,並在後來終於爆發。

劉備奪取荊州五郡的過程,顯示出其梟雄之能。

原本依《隆中對》,劉備是計畫採取團結荊州朝野各派,利用“其主不能守”,加强在荊州影響力,通過扶植劉琦等管道實現對荊州的接管。

然而,劉錶的去世,劉琮迅速降曹,打亂了劉備的計畫。

劉備拒絕諸葛亮進攻襄陽的建議,哭祭劉錶,繼續維護政治聲望,使劉錶吏士及軍民琮之者絡繹不絕,雖在長阪之戰大敗,但維繫了“仁德愛民”的形象,獲取了不願降曹人士的擁戴。

正如劉備自己後來總結的“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保留無形資產,為以後經營荊州部分地區打下基礎。

隨即,在赤壁之戰後,他利用自己與劉琦的政治資本,和平接收了南四郡,獲得了立足之本。

隨後,又利用權謀,利用孫權與曹操的鬥爭,多方努力,“借”得南郡,實現其企圖。

該表演“仁德”時表演“仁德”,該以詐謀時以詐謀,劉備確實是一代梟雄。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