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的重要論述,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
盤活紅色資源
文山州紅色資源豐富。在這裡,走出了中國早期參與編譯《共產黨宣言》、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革命先驅王有德;在這裡,中國共產黨1927年建立了雲南省第一個農村黨支部……
為摸清家底,盤活紅色資源,文山州堅持在頂層設計、普查認定、徵集研究、完善管理4個方面持續發力,推進紅色資源的統籌規劃、連片保護、梯次利用、整體盤活。全州共普查認定重要歷史事件、重要機构舊址等革命遺址遺跡5類142個,並重新對全州紅色文化傳承遺址遺跡和紀念設施場館開展普查,新增申報遺址遺跡和紀念設施場館197個。全州52項革命文物被列為雲南省第一批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名錄,54處重要革命遺址、革命文物、紀念設施被列為各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累計投入資金1.33億元開展搶救性與預防性保護工作,修繕革命遺址、革命文物及紀念設施43處,修建紀念碑、設定標誌牌99座(塊),做到應保盡保、修舊如舊。
文山州第一個黨支部舊址、王有德故居、楚圖南故居、麻栗坡烈士陵園等一系列革命遺址遺跡、革命文物、紀念設施,史料得到補充,設施得到修繕。這些紅色資源已成為黨史學習教育重要的現場教學基地,在全省黨史學習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奮鬥精神”教學活動中發揮了主陣地作用。
打造紅色課堂
文山州注重發揮好革命遺址、紀念設施的教育功能,打造“基地+體驗+故事+感悟”的紅色黨課模式。利用文山州第一個黨代會遺址、滇黔桂邊區革命根據地等新民主主義時期革命遺址,講好王有德等先烈的革命故事;利用老山作戰紀念館、麻栗坡烈士陵園等,講好張大權、杜富國等英雄的故事;利用“西疇精神”紀念館、勝天洞等,講好脫貧攻堅中李華明、蒙仕珍等先進典型的事蹟,積極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引領各族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現時,文山州已打造31個“新思想”課堂,推出45條紅色教育線路,建成75個黨史學習教育基地,共接待黨員幹部現場教育4.35萬人次。全州各中小學校利用革命遺址就近就便開展“傳承紅色基因”、“學習先進典型”、“講好紅色故事”等活動2000餘次,67萬餘名學生受到思想洗禮、精神薰陶。博物館通過文字、圖片、實物場景、視頻等形式,立體式展現革命文物,吸引各界觀眾20萬餘人次參觀。
賡續紅色文化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文山州深挖革命精神和紅色文化的時代價值,將紅色基因活化為可視、可聽、可讀的紅色文化精品。
截至目前,先後編輯出版了《文山州革命遺址通覽》、《中共文山州曆史簡明讀本》、《中國工農紅軍滇黔桂邊區遊擊隊革命鬥爭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英雄文山》、《文山紅色印記》等黨史類讀物,創作了《紅色文山》、《狼兵吼》、《紅棉紅》、《雲嶺雄鷹》、《富州鋒火》、《銅鼓姑娘》、《國旗下的老山》等紀錄片和文藝作品,彰顯革命老區紅色文化底蘊。
今年,原創民族舞劇《幸福花山》亮相第六届全國少數民族艺文會演。該劇塑造了不畏艱險、奮鬥不息的“當代愚公”群像,彰顯文山各族兒女在脫貧攻堅中堅韌不拔的實幹精神,被文化和旅遊部列為慶祝建黨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百年百部”創作計畫重點扶持項目。
文山州注重加强對紅色遺址遺跡的文宣推介,先後組織了尋訪滇東南革命遺跡、中國工農紅軍滇黔桂邊區遊擊隊革命鬥爭史學術研討會、“走進紅色文山”大型全媒體主題採訪等活動,形成一系列研討交流成果。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