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無解陽謀的推恩令,這些你不知道的細節,才是無法破解的原因

安徽 102℃ 0
摘要:劉邦在建國之初所實行的郡縣分封並行制,簡稱郡國制,在西漢建立之初起到了穩定天下的作用,既解决了絕大多數人要求分封的需求,又實行了郡縣制正確的政治制度,但是,任何事都是一把雙刃劍,有好處也就有壞處,劉邦所實行的郡國制給文、景、武三朝都帶來的較大的危害。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無邪心,令海內之執,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人。

劉邦在建國之初所實行的郡縣分封並行制,簡稱郡國制,在西漢建立之初起到了穩定天下的作用,既解决了絕大多數人要求分封的需求,又實行了郡縣制正確的政治制度,但是,任何事都是一把雙刃劍,有好處也就有壞處,劉邦所實行的郡國制給文、景、武三朝都帶來的較大的危害。

這個危害就是分封出去的劉氏藩王勢力越來越大,開始威脅到漢朝中央政府的統治,其實漢初並不乏有識之士,賈誼就給漢文帝提出過建議:

《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無邪心,令海內之執,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人。

漢朝著名政治家賈誼

賈誼這話的意思是說:想要天下政局安定,不如多分封諸侯,從而削弱每個諸侯的實力。諸侯實力弱,就容易用道義來管束他們;諸侯國小,就不會有邪惡之心。這樣四海之內施政,就如身體支配手臂,手臂支配手指,沒有不控制自如的。

賈誼這話基本上就是推恩令的雛形了,但是漢文帝認為時機不成熟,原因就是漢文帝時期就已經發生了濟北王劉興居和淮南王劉長的兩起叛亂事件,劉興居是漢文帝的侄子,劉長是漢文帝同父异母的弟弟,再加上漢文帝小心謹慎的態度,所以沒有聽從賈誼的削藩令,而是把這事留給了自己的兒子漢景帝來處理。

晁錯與漢景帝

漢景帝聽從了晁錯的削藩建議,直接以諸侯王犯法為由,削去諸侯王的封地,此舉直接引發了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諸侯國聯合叛亂,簡稱吳楚七國之亂,事實上,即使沒有漢景帝的削藩,也會有諸侯王的叛亂,只不過時間早晚罷了,漢景帝的削藩只是這次叛亂的導火索。

吳楚七國之亂被漢景帝平定之後,對於參與此次叛亂的諸侯國全部被廢除,但是漢景帝又做了一件錯誤的事,就是把自己的兒子重新分封為諸侯王,等於是漢景帝把自己的兒子分封出去,代替了當年劉邦所分封的那一批諸侯王,實際上這只是換湯不換藥。

吳楚七國之亂

到漢武帝時期,聽從了主父偃關於削藩的建議,這就是推恩令,具體的做法是:

1、諸侯王去世後,把他的封地、爵位和財產分給所有的兒子。

以前的做法是嫡長子一人繼承所有的封地、爵位、財產,其他兒子啥也得不到,所以諸侯王去世之後,諸侯國的實力不會變化,推恩令要求把諸侯國所有的封地、爵位和財產分給所有的兒子,以前一個人獨到,現在兒子分家,所以實力直接降了一級。

2、由嫡長子繼承王爵位和最大的封地,其他的兒子封為列侯,分封一部分王國的土地。

漢朝的國有兩種,分別是:王國和侯國,諸侯王所建立的國家就是王國,王國的地比一個郡還要大,列侯所建立的國家就是侯國,侯國相當於一個縣的地,推恩令實行後,不動聲色地把一個王國給肢解成一個削弱的王國(相當於郡)+若干個侯國(相當於縣)。

嫡長子繼承制

3、分封為列侯的兒子就是侯國,被中央直轄的郡守所管轄,而嫡長子繼承的王國則自動降低為相當於郡的王國,地位等同於郡守。

原來是一個王國,推恩令實行後,被肢解後的所有侯國的管轄權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王國管理,改為由當地的郡守管理,郡守是直轄於漢朝中央政府的,這等於是王國所有除嫡長子之外新建立的侯國從王國中割出去,把諸侯王非嫡長子的其他兒子納入中央管轄,不動聲色之中,就把諸侯國削弱了。推恩令的厲害在哪裡?

1、無法破解。

華夏社會幾千年來的繼承制度就是嫡長子繼承制,嫡長子的社會地位很高,但在推恩令中,嫡長子是打擊的對象,諸侯王的其他兒子是拉攏的對象,所以利益最受損的就是嫡長子,如果想要反抗的一定也是嫡長子,那些非嫡長子的兒子不僅不反對,還舉雙手歡迎,因為原本他沒有繼承權的,現在有了。

推恩令

嫡長子想要反抗推恩令時,他必須拉攏一幫利益同樣受損的嫡長子,其他兒子不可能支持他,他會發現自己變成了極少數,原本實力就不是太强,現在進一步被削弱,他敢反護的話,就會被廢除,他不敢反抗的話,就得接受這種安排,持續被削弱。

在整個漢武帝時期,實行推恩令時,並沒有諸侯王造反,就是這個原因,無法破解,只能被迫接受,敢反抗的話,整個家族不保。

2、效果持續。

尤其厲害的是,推恩令這種削弱會隨著時間的新增而激發幾何級數般的效果,第一代諸侯王去世後,第二代就被分解,第三代就呈樹叉形狀繼續分解,有個四五代人,就能把列侯變成普通平民百姓,把諸侯王變成列侯,還得是嫌長子。

漢武帝

諸侯王如果生的兒子越多,這種效果越好,王國被分得越小,諸侯王如果不生兒子,就沒有兒子繼承,諸侯國就會被廢除,比如漢景帝有個兒子是中山靖王劉勝,他有120多個兒子,他的諸侯國得分成120份,想想就可怕,這麼分下去,二三代人之後,就無地可分了。

而且推恩令可以世世代代實行下去,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只要王朝還存在,直到所有皇族都變成普通平民,像劉備那樣,皇族就變成了普通平民,沒有爵位,沒有封地,想翻身只能靠自己的能力了。

3、推恩令一步步把諸侯國的土地納為中央管理,是一種溫水煮青蛙讓人無法察覺的制度。

推恩令中有一條重要規定,就是分出來的侯國得由所在地的郡守來管理,因為漢朝實行的是郡國制,一個郡的下屬行政區域不僅僅有縣,還有侯國,把侯國等同於縣,只要從王國分出來有侯國,馬上就納入郡的管理,郡由漢朝中央管理,這等於就是把諸侯國一步步拉回中央管理。

漢朝中央直轄地與諸侯國封地對比

最為關鍵的是漢朝要分封時,是由中央政府分封的,分封時會把比較發達、人口比較多的土地從王國中分走,而且在分封時會儘量讓直接受漢朝管轄的郡把原來的王國分割開來,不讓原來王國的所有土地連成一片,這就相當於用中央直轄的郡縣來包圍原來的王國,這些操作會進一步削弱王國的勢力。

而且那些經濟發達、人口眾多的侯國經過一系列操作,就會被劃到郡內管轄,分出來的列侯還無法反對,一步一步,漢朝把諸侯國分割成沒有威脅的王國和侯國,王國變得和郡一樣大,侯國變得和縣一樣大,一直到東漢末年,都是這種情況,而且所有的皇族成員只能接受,這些細節部分,才是推恩令最可怕的地方,也是無法破解的原因。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