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河狩獵途中,皇十四子胤禵仿照太子筆跡,用一份假冒的“調兵手諭”調來了駐地熱河的淩普軍隊,進逼康熙行宮。雖然叛軍的逼宮計畫幾乎等於白扯;雖然康熙皇帝已經明確了“調兵手諭”有假;更重要的是,包括康熙皇帝在內的所有人都明確皇十三子胤祥絕對不會協助太子胤礽調兵謀反,但康熙皇帝還是下達了“圈禁”胤祥的命令。
康熙皇帝為什麼要這樣做?
這裡面有三方面的考慮:
1、坐實胤祥配合太子胤礽調兵謀反的罪行,讓背後策劃這一切的“八爺黨”放鬆警惕,相信陰謀已經得逞,從而暫時放弃再次進攻的念頭。
2、太子胤礽已經被廢,作為“太子党”成員的皇四子胤禛,尤其是當時一直陪伴在太子身邊的胤祥,勢必會受到牽連,遭受來自各方的攻擊。為了保護胤祥,更為了保護胤祥背後的胤禛,康熙皇帝才會“先下手為強”,用“圈禁”的管道予以保護。
3、最後一點,也就是康熙皇帝在“教育”諸位皇子時提到的:
“朕處治胤祥,是不容他在國家逢此大難之際,不知天高地厚,口出狂言,煽亂朝綱。什麼無情最是帝王家,什麼骨肉相殘,難道朕是無情之人,是骨肉相殘的無道昏君?”
在當時的混亂局勢下,皇子們雖然已經開始將儲比特爭奪擺在了明面上,但康熙皇帝不能承認,更不能在局勢未明朗之前作出任何懲治决定。說白了,叛軍逼宮和太子被廢已經讓局勢處在了失控的邊緣,康熙皇帝的首要任務就是“維護大局穩定”,更是不允許任何人再添亂,再生出禍端。胤祥的危險言論,幾乎直接衝擊了康熙皇帝努力維持的局面,萬萬不可再繼續。
廢黜太子,圈禁胤祥,再對當晚上竄下跳、直接向儲比特發起進攻的皇長子胤禔予以嚴懲,康熙皇帝的接連操作讓皇子們頓時沒了脾氣,大清皇權的權威性和穩固性再次得到了充分保證。
只是,“盡到了兄弟情義、盡到了臣子忠藎”的皇十三子胤祥卻成了康熙皇帝穩定局面的犧牲品。
既然是犧牲品,胤祥心中自然會有冤屈;可在圖裡琛為胤祥送吃喝、送火炭、送酒的次日,就發生了這樣一幕令人無法理解的情節。
對於胤祥當晚的表現,圖裡琛予以了如此評估:
“十三爺,我們這些人都是您帶出來的,大家都知道您是個俠王,沒有一個人不打心眼裏佩服您的為人!就連皇上……昨兒晚上,皇上下旨關了您以後,還誇您有情有義呢!”
正常情况而言,圖裡琛的這句話無疑解開了胤祥心中的不解,化解了胤祥心中的冤屈,最起碼胤祥會清楚康熙皇帝並沒有將自己劃歸到叛軍逼宮事件中去。按道理講,此時的胤祥應該高興才是,可讓人沒想到的是,胤祥聽到這句話以後,非但沒有高興,還默默走到窗邊,眼含熱淚地倒掉了圖裡琛送來的酒。
胤祥的眼淚,到底表達了什麼樣的情感?
沉冤得雪以後的感動?那也不用倒掉酒啊,甚至按照胤祥的性情,應該把酒言歡才是!
這壺酒是圖裡琛用以表達對胤祥的“敬佩之情”,佩服的是胤祥的“為人”、胤祥的“有情有義”。那麼,胤祥將這壺酒倒掉,就能直接說明一個問題,他心中有了愧疚,有了對不起圖裡琛評估的地方。
那麼,胤祥的愧疚何在呢?
我們先來看下康熙皇帝對胤祥的“誇讚”:
“無論新太子是誰,但這個人一定要有德。胤祥在這一點上就不錯,他敢於在胤礽將獲重譴的時候,不避嫌疑,陪著他,護著他,他盡到了一個做弟弟的情義,也做到了一個做臣子的忠藎。”
兄弟之情、人臣之忠,胤祥無愧“俠王”稱號!
我們再來看下胤祥被釋放以後,自我表達的“忠藎”表現:
“我從小就沒了娘,在幾個阿哥裡面就是你和太子對我好!太子的名分早已經定了,我怎麼能夠背叛他呢,就在這次他被廢之前,我還是抱著這份心思,我會拼了死命去保他,全了君臣和兄弟之間的這份情誼,所以,我也就這麼一下子豁了出去,我的心裡也就一下子放鬆了!”
也就是說,胤祥在太子胤礽將獲重譴的時候,不避嫌疑,陪著他,護著他,有著對其自幼疼愛的回報,有著君臣名分早定的人臣之禮,更有著兄弟之間的情義。
不管怎麼說,胤祥的俠王形象都很穩固,心中更不必有絲毫愧疚。
只是,我們如果再往前看,來到太子胤礽被撞破醜事,叛軍逼宮尚未發生之前,你就會發現胤祥唯一的“污點”所在。
我們再來看下太子胤礽被撞破醜事,慌忙來找皇四子胤禛商量對策時,胤祥的具體表現。
對太子胤礽的前來,鄔思道有著自己的看法:
“這當口,他是個是非之人,你們誰都不能去見他!如果鄔某所料不錯,太子要壞事,他的被廢就在眼前,現在局勢晦暗難明、變幻莫測,你們萬萬不宜和太子見面,否則正好予人以口實啊!”
可面對鄔思道的勸阻,皇四子胤禛給予了這樣的擔憂:
“可是,我要是不見他,他呆在這兒不走,豈不是更會壞事!”
就在這兩難的時候,胤祥站了出來:
“好了,四哥你在這兒待著,我去見太子!有我老十三在,沒什麼可怕的,只要我四哥不陷進去,天就塌不下來!”
雖然胤祥沒有按照胤禛和鄔思道的交代——“他扔什麼,你接什麼;接了什麼,放什麼,一句瓷實話不說”來應付太子胤礽、雖然胤祥到底給出了兩個“保全”態度:1、只要你不謀反、不叛亂,就算是有天大的事兒,我和四哥都保著您;2、您的家人,還有她都交給我了,只要有我十三弟在,就有他們。
但別忘了,胤祥之所以出來見太子,並不是為了保全太子,而是為了避免皇四子胤禛陷進去,避免胤禛惹上更大的麻煩。
也就是說,康熙皇帝對其“盡到兄弟情義、盡到臣子忠藎”的評估,是判斷錯誤,是高估了胤祥這一次的表現。
這才是胤祥心中愧疚的真正原因所在,也就是說,胤祥“不配”再喝那壺用來向自己致敬的酒。
當然,太子胤礽“不盡職、不修德,深失眾望”,也不值得胤祥再“拼了死命保全”,但胤祥保全太子胤礽的初衷畢竟不是康熙皇帝所言的如此高大,更非圖裡琛所言有情有義的俠王形象。而這些,都是胤祥不能接受卻也不能明言的愧疚,所以,他也就只能用“倒酒”的管道來懲罰自己!
參考資料: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雍正王朝》
(本文僅基於《雍正王朝》具體演繹情節和人設解析,並不以歷史史實為依據,個人觀點,歡迎提出責備意見!)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