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守了漢中10年,卻無一人能攻破,為何薑維連30天都沒有守住?

陕西 82℃ 0
摘要:當一個王朝出現有人專權亂政,朝廷腐敗、天灾不斷且君主昏庸,就意味著這個王朝即將走向盡頭。偏巧漢靈帝劉宏在位年間,這些情况全都出現了,壓迫之下必有反民。果不其然,漢靈帝中平元年黃巾起義爆發,從此中國進入近一百年的混亂時代。在這亂世,起初是各諸侯之間征伐不斷,後來便成了魏蜀吳三國鬥。魏延守了漢中十年,都無人攻破,為何薑維連三十天都沒能守住?

當一個王朝出現有人專權亂政,朝廷腐敗、天灾不斷且君主昏庸,就意味著這個王朝即將走向盡頭。偏巧漢靈帝劉宏在位年間,這些情况全都出現了,壓迫之下必有反民。果不其然,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從此中國進入近一百年的混亂時代。在這亂世,起初是各諸侯之間征伐不斷,後來便成了魏蜀吳三國鬥。

亂世所爭無非是地盤,既然爭地盤,那就必然有比較重要的戰畧要地。三國時期有四大戰畧要地,分別是襄陽、江夏、合肥以及漢中,襄陽是三方共同的前線。因而成為魏蜀吳爭奪的重點,合肥是淮南少有的高地,要拿下壽春必須先拿下合肥。

江夏和漢中那更分別是東吳和蜀漢的心肝寶貝,沒有江夏東吳不太平,丟了漢中也就丟了整個蜀漢。出於漢中的重要性,蜀漢自然對其是無比看重,然而縱觀歷史會發現這樣一件奇怪的事。魏延守了漢中十年,都無人攻破,為何薑維連三十天都沒能守住?

鎮守漢中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自稱漢中王,定治於成都。此時需要一個大將鎮守漢中,許多人都以為是張飛,但劉備卻選了魏延。大抵是為讓底下人服氣,劉備特意在召見大臣時詢問魏延的做法,魏延給出了一份令所有人都滿意的答案。《三國志》記載魏延如此說: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事實上魏延確實做到了,他鎮守漢中一守就是十年,始終無人攻破他的防線。建興八年(230年)曹魏三路大軍進攻漢中地區,兩路因為大雨退還,剩下一路被魏延大敗。因為就在曹魏大軍前來的時候,魏延也帶著一支偏師出發,攻擊曹魏凉州地區。在陽溪一帶,遇到曹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等人,兩軍會戰魏延勝。

漢中敗退

魏延是守住了,薑維卻並未守住,甚至連三十天都沒能撐住。西元263年8月,十八萬魏軍分三路南下,西路軍是鄧艾率領的三萬多人。他的主要路線是出狄道向甘松、遝中直接進攻薑維,諸葛緒率領的三萬人馬從祁山、陰平之橋頭切斷薑維後路,主力十餘萬人由鐘會率領從斜穀、駱穀進軍漢中。

魏軍於9月發動全面進攻,按照薑維的佈防計畫,漢中的蜀軍並未戰鬥。退至漢樂二城駐守,結果是一番激戰後,漢朝大多數據點迅速被拿下。只剩黃金城與漢樂二城,當聽說魏軍已得關城,便只留下二萬人馬圍困漢樂二城。自己直逼劍閣,後來的事就比較廣為人知了,薑維與鐘會在劍門關糾纏。鄧艾偷渡陰平直取成都,劉禪出城投降,蜀漢滅亡。

原因對比

魏延鎮守十年不丟,薑維三十天都沒能頂住,其實從這個過程便能看出原因。主要分成三點,首先是曹魏的出兵態度,就如同前面魏延所言。如果曹魏傾舉國之力,我請求為大王擋住他,如果一偏將率十萬大軍前來,我請求為大王吞併了他。魏延鎮守的時候,曹魏出兵情况是後者,而薑維面臨的是前者。

第二點是魏薑防守計畫,魏延的鎮守計畫是,在漢中周圍各個山口都設有據點。薑維繼任後提出認為漢中的防禦系統漏洞很大,提出兵斂聚穀戰術,將各個站口的據點撤掉。僅打算借助漢城、樂城等堅固的大城市,在平原區以上妄圖擊潰魏軍的有生力量,這一管道本身沒有問題。

可前提是要看蜀漢自身的力量是否允許,這便是要說的第三點,兩人鎮守時蜀漢的實力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魏延鎮守的時候,蜀漢國力强盛,所以哪怕他的計畫兵力消耗大還是得以成功。薑維不同,當時的蜀漢實力早就在他與諸葛亮不斷的北伐中耗盡,說得不好聽就是苟延殘喘而已。他改變戰術,曹魏出動,何嘗不是有一部分這個原因。

薑維的戰術也有點缺陷,那就是當雙方兵力嚴重不對等的時候,兩座城池是很難守住漢中盆地的。說白了,當時蜀漢的局勢,不管薑維如何折騰想守住漢中都難。

參考資料:《三國志》、《晋書》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