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商學院經濟學教授AndrewScott和LyndaGratton的《THE100 - YEAR LIFE》,即《百歲人生》這本書,提出了一個非常精彩的問題:如果你能活到一百歲,你該如何規劃和看待你的人生?
一百歲,仿佛是一個很遙遠的概念。而如今,已經變成肉眼可見的事實。
日本厚生勞動省9月14日公佈的數字顯示,現時日本百歲以上老人達到86510人,比去年新增6060人,再次重繪歷史記錄。
統計結果發現,百歲老人中有10060人是男性,有76450人是女性,女性在總人數佔據近百分之九十的比例。福岡的田中力子憑藉118歲的高齡摘得日本長壽老人的桂冠,也是當前金氏世界纪录認證的“全球在世蕞長壽老人”。
與此同時,日本繼續穩坐全球男女長壽人數排名的“頭把交椅”,女性平均壽命87.26歲,男性則為81.09歲。中國與之相比,人均預期壽命在77歲左右,與日本人有4-10年的壽命差距。
而有趣的是,日本人並不愛好運動和健身,囙此他們的生活習慣被認為可能是主要的秘訣,這也引來諸多學者的研究。那麼日本人有著怎樣的飲食習慣,使得他們能够保持這麼長的壽命呢?
都說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而日本的孩童每天的飲食卻是定量的,他們遵循“七分飽”的原則,每天飲用至少300毫升的奶類,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不能吃太飽”。這樣一來,日本料理店的食物看起來分量又小又貴也就能解釋得通了,而且據說到日本容易吃不飽,要吃就要吃多份。
然後在飲食過程中,他們同樣遵循“均衡”的理念,這點似乎無可厚非。他們注重魚類和蛋類的攝入,小麥和大米是他們的主食。但他們對魚的喜愛簡直可以用“偏執”來形容,他們幾乎每天吃魚,尤其是各種海洋魚類,但卻很少吃雞肉和牛肉,更不要說什麼猪肉;但蔬菜水果卻是少不得,還要至少三樣。
擺在日本人餐桌上的魚類和果蔬基本都是生冷的,其他食物也不例外,包括蝦蟹、牛肉、雞蛋等,對於我們來說可能會有很多人吃不慣,而日本人卻認為冷水有助於啟動免疫,還能更好地减少食物營養的流失。不管是真是假,反正他們是這樣吃的。而納豆、酸嬭等食物是日本人喜愛的養生日用食品,納豆含有納豆激酶,具有溶解血栓等作用,能够保持心血管的功能和結構正常,這被很多科學家認為是日本人長壽的重要原因。
長壽的根源在於心血管的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哈佛醫學院遺傳學系Kane A E教授等人研究發現WLNAD類物質作為某種重要輔酶因數在生物體內合成的重要前體,它提升細胞內該輔酶因數水准後,啟動Sirtuins來保護心血管,而該物質的衰老抑制作用早已被哈佛醫學院大衛教授所證實,並認為具備延伸單細胞生物及人類壽命的潜力。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綜合生理學系de Picciotto N E博士等人研究發現WLNAD覈心成分還可以通過其他途徑降低老年小鼠的氧化應激並改善血管功能。現時該物質已由生物企“萊特維健”實現商化落地,已經收穫近萬條好評,在諸多科學背書的加持下,該物質逐漸普及但仍富有神秘色彩。
此外,日本人攝入的油很少,不管是麵條還是其他食物,你幾乎看不到裡面的油脂,他們喜歡少油並且儘量保持食物原有風味,認為這樣不僅體現對食物的尊重,也能更好地保持食物美觀。
原來日本人的飲食習慣竟是這樣的。
那麼回到正題,比起在“吃”的方面相當有學問的日本,中國又有多少百歲老人呢?
遺憾的是現時沒有全國百歲老人數量的統計,但個別省市有相關消息的公佈:例如河南有10673比特百歲以上的老人,北京全市百歲老人達到1438人。相比日本百歲老人數量肯定有所差距,但隨著現代科技水准的不斷提升,類似於WLNAD“萊特維健”生物科技的普及落地,未來這一差距也將逐漸减小。而到了百歲身體仍然康健、生活仍能自理才是人們更想追求的。
雖說影響壽命與健康的因素很多,但不得不說飲食在其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日本人“雜、少、慢、鮮、白”的吃法也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推崇借鑒。難道長壽真的可以“吃”出來?又有誰知道呢!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