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謀士為何總愛提“上中下三策”?君王為什麼總是不選上策?

四川 81℃ 0
摘要:謀士的功能就是出謀劃策,提建議,不是下决定。君主和謀士看到的層面不同,自然選擇會不同。謀士只是提建議,而不能替主公下决定,他會給主公分析形勢,提出對策,至於主公要選擇哪一些策略,自有主公的考量。劉備入川之後,龐統就給劉備提出上中下三策。劉備最後選擇了中策,為什麼劉備不選擇上策?上策風險是最高的,獲利是最大的,可以一舉平定巴蜀,不用打上幾年。

謀士的功能就是出謀劃策,提建議,不是下决定。君主和謀士看到的層面不同,自然選擇會不同。

謀士只是提建議,而不能替主公下决定,他會給主公分析形勢,提出對策,至於主公要選擇哪一些策略,自有主公的考量。

劉備入川之後,龐統就給劉備提出上中下三策。

上策:奇襲成都。

陰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璋既不武,又素無預備,大軍卒至,一舉便定,此上計也。

中策:殺劉璋守將,穩紮穩打。

龐統讓劉備假裝要回荊州,然後宴請楊懷、高沛殺之,奪關。

下策:退守白帝城。

退還白帝,連引荊州,徐還圖之,此下計也。

劉備最後選擇了中策,為什麼劉備不選擇上策?

我們先來比較一下龐統三策的風險度的問題。

上策風險是最高的,獲利是最大的,可以一舉平定巴蜀,不用打上幾年。風險是一旦失敗,那就是絕路了。自己的名聲也壞了,如果失敗,孫權、曹操或許會趁機襲擊荊州,這樣劉備又成光杆司令了,這份家底就沒了。

中策的風險也有,那就是被劉璋打敗,但不會是要麼輸,要麼贏得二選一的結果,需要時間才可以定出輸贏。

下策是風險最小,但是獲利是沒有的,等於劉備設計入巴蜀白忙活了大半天,最後說回家了,什麼也沒有撈到,這樣別說是劉備,就算是普通人也不願意。

劉備為什麼選擇中策?

劉備是一代名將霸主,不管是曹操還是孫權都承認其為一代名將。有些朋友看《三國演義》之後誤認為劉備只會哭,摔孩子,沒有其他技能,作戰靠歇業,謀略靠諸葛亮。實際上並非如此,為了避免爭議,我選幾個與劉備同時代的人物評估劉備來說明。

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三國志·魏書·桓二陳徐衛盧傳》

這是徐州豪族陳登的觀點。

程昱說公曰:“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圖之。——《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郭嘉也有類似的觀點。

曹操聽到孫權借荊州與劉備,當時筆都掉了。孫權對劉備的態度如下:

權稍畏之,進妹固好。先主至京見權,綢繆恩紀。——《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陸遜的觀點:

遜按劍曰:“劉備天下知名,曹操所憚,今在境界,此强對也。——《資治通鑒·魏紀一》

所以劉備的才能和實力在當時是公認的,劉備選擇中策是因為他覺得這一條策略自己可以搞得定,有把握,所以他會選擇這一點。

謀士所看到的與君主所考慮的的角度是不一樣的。

謀士考慮的是這件事情怎麼做成功,而君主考慮的是通盤之策。比如諸葛亮和劉備過荊州時,諸葛亮就說馬上攻下荊州,劉備沒有同意,只說了三個字:吾不忍。

因為諸葛亮考慮的是給劉備拿下地盤,而劉備考慮的是拿下之後的事情,守不住怎麼辦?

同樣道理劉備入蜀之時,龐統說你現在將劉璋拿下,這是代價最低的,劉備同樣沒有採納。

理由同樣是拿下之後守不住怎麼辦?

這兩起事件可以看出劉備的性格是穩紮穩打,不願意冒險突進的,每走一步就必須得成功的。正如有一些員工老抱怨老闆不採納自己的意見,事實上員工看到的層次與老闆看到的層次是兩回事。

員工考慮的是解决這個難題,老闆考慮的是通盤之事。這就是謀士與君主的關係。

至於君王為什麼總不選上策,這也不是絕對的,選上策的也是有的,主要要看君王是否認為這個決策自己可以駕馭,這才是最覈心的。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