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百年路啟航新征程】“求上門服務”到“送上門服務”

青海 59℃ 0
摘要:連日降雨,西寧的氣溫降了。”城西區西關大街街道賈小社區工作人員周紅英到李奶奶家“幫扶打卡”時瞭解到她的需求,趕忙寬慰道。
連日降雨,西寧的氣溫降了。

83歲的李桂英愁眉苦臉地坐在沙發上歎氣,她說:“近期天氣多變,自己的‘老寒腿’又犯了,孩子們都上班忙,想去打疫苗,可是一走路就腿疼。”“奶奶,您別急,現在針對行動不便的老人,可以上門接種疫苗了,我這就幫您預約。”城西區西關大街街道賈小社區工作人員周紅英到李奶奶家“幫扶打卡”時瞭解到她的需求,趕忙寬慰道。

連日來,為進一步提高疫苗接種效率,有效擴大接種覆蓋人群,西關大街街道集中“紅色網格”力量進行再排查、再動員,力促轄區羣衆“應接盡接”,全面構建免疫屏障。

“我真不知道怎麼感激你們了!社區工作人員現在就像我的家人一樣,又是給我做飯、收拾家,又是上門幫我接種疫苗,我家客廳地面下陷,負擔不起修地的費用,社區二話不說就幫我修好了……”家住南川西路3號院的張玉林有些哽咽地說。

今年63歲的張玉林是二級肢體殘疾,獨居多年,上個月客廳正中間地面下陷,這讓坐輪椅的他每次進出客廳都十分不便。賈小社區黨委瞭解到情况後,把此事列入“我為羣衆辦實事”需求清單,社區聯點組織主動響應,找來了專業的工程人員量測、施工,不僅修復了原來的地面,還為張玉林家中鋪上了光潔的大理石地磚。

西關大街街道黨工委為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著力創新服務理念和管道,打造了“社區織網、黨員進格、志願認領、居民受益”的模式,在網格劃分上,突出便民性和功能性,從居民的“安、居、樂、業”四方面入手,讓“紅色網格”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並通過黨建工作進網格、政策理論進網格、羣衆需求進網格、安全穩定進網格、環境衛生進網格、文化活動進網格,最大限度地激發黨群組織紅色力量,引導各類服務資源下沉到“紅色網格”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院子裏有一些煤房牆體傾斜破損,有一些房頂塌陷,孩子們在院子裏玩的時候,我們就特別擔心,只能千叮嚀萬囑咐,現在終於拆除了,我們也放心了!”家住黃河路的居民何成英說。針對老舊樓院環境差、存在安全隱患、缺乏公共空間等羣衆“急難愁盼”問題,西關大街17個大網格42個小網格284名志願者和“紅臂章”隊伍進網中、入格內,對轄區危舊煤房進行“地毯式”排查。伴隨著“隆隆”的轟鳴聲,黃河路56號42間、黃河路58號48間、氣象巷2號21間等255間危舊煤房有序拆除。

不僅如此,街道還在拆除老舊煤房的公共區域修建起了花園、綠地、停車場、健身場地等,社區不僅安全了,還越來越美了。

自“我為羣衆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以來,街道創新特色,開展了“每週五移動”為民服務站,將服務從“視窗”辦事大廳移到居民樓院“家門口”。網格員通過“支部呼應牆”、樓院微信群、物業管理群等載體徵集羣衆需求,及時回應羣衆關切的問題,化解鄰里衝突糾紛,滿足羣衆多樣化需求,讓居民真正感受到黨史學習教育帶來的新變化。

“老了,腿脚不方便了,孩子們也不在身邊,出門辦事特別不方便。現在好了,不出院子,社區工作人員就來給辦理很多事。”家住麒麟花園的王紅奶奶滿臉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在街道和社區,從公共服務到鄰里糾紛,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力量都分佈在網格中,第一時間掌握、第一時間領單、第一時間解决,做到小衝突不出網格、小問題不出樓院、大事情不出社區,哪裡有羣衆需要,哪裡的網格員就即時回應。”西關大街街道黨工委書記周本加說,今後街道將會持續把為民辦實事貫穿到日常工作的全過程,及時解决居民身邊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把羣衆的需求解决在家門口,社區服務由羣衆“找上門”向“送上門”轉變。(倪曉穎)

标签: 上門服務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