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蒼穹原來黑龍江貢獻了這麼多!

黑龙江 211℃ 0
摘要: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順利著陸在東風著陸場,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三名太空人完成了長達三個月的太空出差任務,平安回家。值得龍江人驕傲的是,在我國的航太事業中龍江人的身影一直不曾缺席,一個個響噹噹的名字彙聚成一股龍江力量,為“神舟”保駕護航。哈工大多項科技有力支撐此次對接和發射任務。助力航太探索未知!

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順利著陸在東風著陸場,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三名太空人完成了長達三個月的太空出差任務,平安回家。

值得龍江人驕傲的是,在我國的航太事業中龍江人的身影一直不曾缺席,一個個響噹噹的名字彙聚成一股龍江力量,為“神舟”保駕護航。

哈爾濱電晶體廠

飛船飛向太空,太陽能電池板展開,就像一對小翅膀,助推著飛船在天空中遨遊,這是很多人熟悉的畫面。在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上,組成太陽翼的許多元器件,都是由哈爾濱電晶體廠生產的,他們將太陽的輻射轉化為電能,可以儲存起來,或者用來控制飛船系統的工作狀態。

成立於1958年的哈爾濱電晶體廠,是新中國第一臺電晶體的誕生地,是全省唯一一家軍用半導體器件生產企業,多年專注於多層金屬化為覈心的電子元器件的研發與生產,主要產品二極體、晶體管、電源保護管組件,具有功率大,速度快等優勢,被產品廣泛應用於航太、航空、兵器等高可靠領域。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工大多項科技有力支撐此次對接和發射任務。資料學院王浪平教授團隊為空間對接機构覈心零件裝上“盔甲”;航太學院龐寶君教授團隊開發的空間碎片撞擊在軌感知科技,準確定位保護太空人在軌安全;機電學院趙傑教授團隊研製的空間對接機构地面測試系列裝備,確保空間對接任務萬無一失;航太學院齊乃明教授團隊歷時十餘年,首創氣浮式零重力裝配及試驗科技,攻克一系列難題,保障對接任務順利實施。此外,太空人劉伯明、湯洪波身穿的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太服,也有哈工大技術成果的助力,保障了太空人長時間出艙活動期間的生命安全。

在我國載人航太歷史上,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研製過程中,哈工大人攻破了多項科技難關,容錯數管電腦為神舟安裝“大腦”,故障診斷系統為神舟配備“醫生”,太空人出艙用反光鏡體讓出艙英雄擁有“慧眼”……現時,哈工大已有數百項科研成果應用到航太領域中,它也成為唯一一所同時榮獲中國載人航太工程合作貢獻獎、突出貢獻集體獎、突出貢獻者獎三項殊榮的高校。

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

從2003年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飛船開始,東輕就為其提供了大量的高强、高韌、耐腐蝕以及超塑性鋁合金資料,結構重量的大部分鋁合金資料也都由東輕承擔。此次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所使用金屬大底、坡道驅動組件、總裝直屬件艙門組件、飛船殼體結構等都有“東輕造”的身影。

飛船大底的鋁合金資料所需板材面積大,需要承受溫差能力超强、對抗阻力達到高强度等多項要求。東輕成立專項攻關隊,實現了符合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以及延伸率等力學性能標準,抗腐蝕能力超强,延展率極佳的高端鋁合金資料的批量生產,最終完成了飛船大底用鋁合金板材的高品質交付。此外,在總裝直屬件艙門組件等方面鋁合金資料生產過程中,為確保鋁合金資料達到標準,東輕科技覈心組成員多次改進工藝,調整參數,著力解决了鍛件的强度不够、型材表面彎曲、管材效能低於名額要求等高技術難題,保證了飛船的平穩飛行。

龍江力量不容小覷!

助力航太探索未知!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