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賞賜數十車酒肉,霍去病為何寧願讓肉臭掉也不分享給阿兵哥?

江西 123℃ 0
摘要:霍去病的運氣很好,因為為衛子夫和衛青的關係,很小就來到漢武帝身邊,十七歲就被封為票姚校尉領兵出擊匈奴,兩次功冠全軍,囙此被封為冠軍侯。在此期間,衛少兒與平陽公主家的官員霍仲孺私通,生下一個兒子,就是霍去病。前128年,衛子夫因為給29歲的漢武帝生下第一個兒子劉據,囙此被封為皇后。說漢武帝派人送給尚在塞外的霍去病大量酒肉,軍中剛好也缺乏糧草,但霍去病寧願將酒肉丟掉,也不分給饑餓的阿兵哥。

都知道霍去病一員猛將,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成功跟他極强的政治思維是分不開的

霍去病的運氣很好,因為為衛子夫和衛青的關係,很小就來到漢武帝身邊,十七歲就被封為票姚校尉領兵出擊匈奴,兩次功冠全軍,囙此被封為冠軍侯。李廣一輩子都沒能封侯,霍去病不到十八歲就成為侯爵,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是這麼大。

很多人不知道霍去病跟衛青的關係,我這裡簡單做個介紹。衛青的母親是衛媼,她早年跟前夫生下三男一女,分別是長子衛長君,長女衛君孺,次女衛少兒和三女衛子夫。後來衛媼到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家當家僮,跟縣吏鄭季私通,生下衛青,衛步和衛廣三個兒子。

在衛媼的推薦下,衛少兒到平陽公主家當侍者,而衛子夫則成為平陽公主豢養的美女的歌舞教練。在此期間,衛少兒與平陽公主家的官員霍仲孺私通,生下一個兒子,就是霍去病。也就是說,霍去病是衛青同母异父姐姐的兒子,兩人是外甥和舅舅的關係。

霍去病其實是個可憐人,因為父親霍仲孺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因為當差期滿而回到了家鄉平陽縣,他囙此離開了霍去病,所以霍去病一直沒見過自己的父親,直到他後來被漢武帝封為驃騎將軍,他才在出征匈奴的路上見過一次霍仲孺。

衛青兩歲的時候,衛子夫在平陽公主的安排下得到了漢武帝的寵信,囙此跟弟弟衛青一起被帶入宮中。一年以後,衛子夫開始得寵,衛家人開始雞犬升天,衛長君和衛青都得到了漢武帝的重用,被封為侍中。

衛家幾個姐妹也水漲船高,大姐衛君孺得以嫁給了太僕公孫賀為妻,二姐衛少兒因為與一個小人物陳掌私通,陳掌也囙此被封為朝廷官員,衛家一門還得到了漢武帝數千金賞賜,霍去病囙此可以過上很好的生活。

前128年,衛子夫因為給29歲的漢武帝生下第一個兒子劉據,囙此被封為皇后。那時候漢朝已經對匈奴開戰,衛青在第一次戰役中表現良好,被封為關內侯。霍去病作為大漢皇后衛子夫和漢武帝寵臣衛青的外甥,身價自然是水漲船高,是當時最炙手可熱的外戚之一。

在衛青的精心培養下,霍去病的騎射水准練得非常不錯。在一次宮廷騎射比賽中,霍去病第一次見到了漢武帝,漢武帝對他十分賞識,便將其留在身邊親自培養,還親自給他講解《孫子兵法》。這樣的榮耀,連衛青都不曾得到過,可見漢武帝對霍去病是多麼喜愛。

等霍去病長到十七歲的時候,漢武帝就封他為票姚校尉,讓他跟隨衛青出征漠南。這是霍去病第一次領兵出征,手下的兵力不多,只有八百人。漢武帝的意思可能是讓他借此機會歷練一下,不指望他有什麼功勞,但霍去病的表現卻大大超出所有人的預期。

衛青那時候已經功勳卓著的大將軍了,是他改變了漢朝對匈奴的恐懼感,而且取得非常輝煌的勝利,為漢朝奪取了很多土地,將漢匈之間的攻防之勢來了一個大反轉。所以霍去病第一次出征的時機很好,因為漢朝已經逐漸取得優勢,這就意味著他打勝仗的概率就變大了。

不過霍去病的膽子也確實大,他自己帶著八百人脫離了大部隊,兩次孤軍深入廣闊的漠南地區,斬獲敵軍二千餘人,還殺掉了匈奴單于的祖父和叔叔,俘虜的匈奴高官更是不計其數。霍去病兩次都功冠全軍,囙此封漢武帝封為食邑一千二百戶的冠軍侯。

這個成就是了不得的,除了戰績很好之後,18歲不到就因戰功封侯這件事,在漢朝歷史上更是絕無僅有的。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霍去病在第一次出征漠南中就開創了一種新的打仗模式,那就是改變固有的車騎並用的用兵模式,採用全騎兵出擊,達到速戰速決的目的。

霍去病只有八百人就敢深入漠南數百公里,其實就是採取的用騎兵迂回縱深,穿插包圍的戰術,才能在人數眾多的匈奴人中取得壓倒性優勢,而且自身的傷亡還極小,這絕對是一種革命性的創舉,後來逐漸被漢朝軍隊廣泛使用,也是我國騎兵戰術發展的一個分水嶺。

此戰過後,霍去病重繪了漢武帝和衛青的三觀。漢武帝覺得自己的眼光沒錯,霍去病是一個可塑之才;而衛青則多少有點不服氣,一個愣頭青,靠著膽子大和運氣好立下戰功還被封侯,沒什麼值得驕傲的。

但霍去病的傳奇並沒有停止,他在19歲的時候被任命為驃騎將軍,兩次出擊河西。霍去病一如既往地採取騎兵深入作戰的策略,在春季攻勢中,霍去病帶領一萬人六天行軍一千多裡路,殺敵九千餘人,俘虜了的牛羊不計其數。

在夏季攻勢中,在公孫賀迷路未與霍去病匯合的情况下,霍去病依然孤軍深入,殺敵三萬餘人,匈奴五位王爺及幾十個高官被俘虜,後來他還招降了匈奴渾邪王,極大打擊了匈奴的囂張氣焰,匈奴人再也不敢騷擾漢朝邊境了。

此戰過後,霍去病的食邑已經累積到萬戶了,他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萬戶侯,這是多少人一輩子都達不到的高度啊,而霍去病在十九歲的時候就辦到了。

就比如說李廣,他前後數次出征匈奴,不是被俘就是迷路,要麼就是運氣不好沒有取得戰功,他最後一次出征匈奴,因為貽誤戰機而感到自責,最後在家裡自殺而亡。李廣生前常常抱怨自己沒有封侯,可他實在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又怎麼能封侯呢?

匈奴在經歷大敗之後,漢朝並沒有就此罷手。前119年,漢武帝决定發起漠北之戰,讓衛青和霍去病各自領兵五萬出擊漠北,尋找匈奴主力並將其殲滅。

此戰中,霍去病領兵出擊二千餘裏,將匈奴左賢王所部七萬餘人殲滅,他在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內肯特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肯特山以北)舉行了祭地禪禮,最後一直打到了今天的貝加爾湖附近,將匈奴完全趕到了漠北,漠南再也沒有匈奴王庭了。

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

事實上,在漠北大戰之前,霍去病做了一件非同尋常的事情,那就是他居然捨棄了輜重糧草,每個人只帶了一點乾糧,就開始往匈奴腹地而去,這是為什麼呢?

事實上,霍去病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

首先,漢朝經歷了十幾年與匈奴的數次大戰,國力消耗巨大,老百姓的負擔也很重,霍去病不帶糧草其實是為了替老百姓著想;

再者,攜帶大量糧草勢必會影響行軍速度,這對於實施他的騎兵戰術是極為不利的,所以他决定只帶少量乾糧,然後再從匈奴人那裡想辦法補充軍需物資,也可以給匈奴人的生產能力造成極大打擊,可謂是一箭三雕。

更為奇怪的是,在漠北之戰之後,漢武帝除了封霍去病和衛青為掌管全國軍政事務的百官之首大司馬之外,還賞賜給了霍去病大量的酒肉,但霍去病卻將這些酒肉都扔掉,一點也沒有分給阿兵哥,這是為何呢?

根據《史記》記載:

其從軍,天子為遣太官齎數十乘,既還,重車餘弃粱肉,而士有饑者。其在塞外,卒乏糧,或不能自振,而驃騎尚穿域蹋鞠。事多此類。

說漢武帝派人送給尚在塞外的霍去病大量酒肉,軍中剛好也缺乏糧草,但霍去病寧願將酒肉丟掉,也不分給饑餓的阿兵哥。

按照常理來說,軍中缺乏糧草,霍去病就應該將酒肉分給士兵們吃,這樣可以體現他對將士們的關懷,將士們也會感激於他,今後必定誓死效力,這對她是很有好處的,但他卻沒有這麼做。

事實上,衛氏一族之所以能够長久不衰,除了有過人的本事之外,還在於有著極為高明的生存智慧。

就拿衛青來說吧,他雖然貴為軍中一把手,但他一點架子也沒有,跟人交往也是和藹可親,從來沒有得罪過什麼人,也沒有人彈劾過他,就連漢武帝都覺得他是個有大智慧的人,所以放心將姐姐平陽公主嫁給她。

衛子夫也是一樣,雖然貴為皇后,但做人謹小慎微,從沒有什麼過錯,漢武帝對她是又愛又敬重。霍去病出自於這樣一個家庭,又年少成名,除了打仗厲害之外,其實也有自己獨特的政治思維。

霍去病不將酒肉分給將士們,並不是因為他不會做人,也不是因為他小氣,不捨得皇帝賞賜給他的東西。霍去病之所以這麼做,其實就是為了自保,體現了他有良好的政治嗅覺和極高的情商。

我們都知道,漢武帝這個人雄才偉略,是幹大事的人,但他作為皇帝,同時也是個猜忌心極强的人。就比如說後來的巫蠱之禍,包括太子劉據在內的一大家子皇親貴戚都被漢武帝的猜忌心害死,對於統領大軍的將領,自然也很容易引起漢武帝的猜忌。

衛青之所以可以坐穩大將軍位置,就是因為他善於拿捏分寸,守規律不居功自傲,讓漢武帝十分放心。霍去病完美繼承了衛青的這一特質,他可以衝動地殺掉李敢,因為這在漢武帝面前不是啥大事,但他絕對不敢私自分掉漢武帝賞賜給他的酒肉,因為這件事實在太敏感了。

有人可能就要問了,分點酒肉就敏感了?沒錯,很敏感,因為這件事跟政治是掛鉤的。

試想一下,酒肉是賞賜給霍去病的,但是霍去病不請示皇帝,就將酒肉分給將士,普通人會認為這是霍去病體恤將士;但在漢武帝眼裡,霍去病這是在借花獻佛,用皇帝賞賜的東西給將士施以私恩。這麼做很容易讓人覺得霍去病是在收買將士,將士們吃完肉喝完酒,不會感激漢武帝,而會對霍去病感恩戴德。

事實上,因為私德而受到皇帝猜忌的人物在歷史上不在少數,臣子給部下以私德跟功高震主基本上是一個等級的錯誤,沒有幾個人有好下場的。

就拿霍去病來說,他在對匈奴作戰取得了這麼大戰果,又這麼年輕,追隨他的將士自然是很多的,這已經是功高震主的前兆了。但霍去病如果再將漢武帝賞賜的酒肉私自分給將士們,下一次對匈奴作戰恐怕就沒他什麼事了,甚至還有可能因為漢武帝的猜忌而落得一個不好的下場。

這件事的關鍵點就在於,霍去病的風頭太盛了,連衛青都被他壓制住了,整個大漢朝還有誰的功勞比得上他。在這種情況下,霍去病就應該謹小慎微,不要居功自傲,不要招搖過市,更不要借此機會對將士施以私恩。一旦這麼做了,漢武帝必定起疑心,那麼以前的功勞就一筆勾銷了。

說到私恩這一塊,王莽應該是漢朝時期做得最好的一個人了,他在篡位之前可沒少給手下好處,還時常做慈善,救濟苦難百姓,所以十分得人心,後來才有機會篡位。但霍去病跟王莽不一樣,王莽時期沒有一個雄主可以去壓制他,所以他可以為所欲為,但霍去病時期可是有個猜忌心極强的漢武帝存在,所以他的做法跟王莽自然就不一樣了。

所以說,對於霍去病而言,為了自保,他寧願丟掉酒肉,讓將士們罵自己,也不能用私恩來收買人心,從而引起漢武帝的猜忌。可能有人要說,霍去病這種做法是不是太自私了?

首先,霍去病不分酒肉給將士,造成了自己跟將士“不和諧”的現象,而這恰恰可以加深他跟漢武帝的和諧。主和將之間和諧與否非常重要,可以决定一個國家的命運,所以說霍去病雖然是為了自保,但也是為大局著想的。

其次,霍去病即使不分酒肉給阿兵哥,阿兵哥不也沒餓死嗎?只能說將士們可能吃得少點和差點,霍去病作為一代名將,他既然製定了騎兵快速突擊的戰術,那麼在糧草方面肯定是有自己考慮和安排的,斷然不會讓阿兵哥餓死的。

再者說,古代是一個講究禮法的社會,也就是尊卑有序,上下有別,將軍吃肉阿兵哥喝粥的事情,在那個年代不是啥大事。這種秩序是早在商代就建立起來的,君王可以吃牛猪羊這三種動物,諸侯王只能吃牛,卿大夫只能吃羊。以此類推,到了阿兵哥這個等級,恐怕就只能吃素了。

後來禮崩樂壞,漢朝時期已經沒有那麼太嚴格的區分了,但在軍中按級別分餐這件事是不足為奇的。所以說,漢武帝賞賜給霍去病的酒肉,那就是他的私人財產,他怎麼處理是他的事,即使不分給將士們,將士們也只能是稍有不快,但談不上是怨恨。

所以說,不分給將士酒肉這件事,其實也是因為時代不同而造成的誤解,我們現代人可能認為他做得不對,但在那個年代並沒什麼不妥,反而分了就會有大麻煩。

還有,霍去病雖然沒有將酒肉分給將士,但他自己也沒留著,他將酒肉扔掉,是在表明他要跟將士同甘共苦,這樣也可以獲得將士的一些理解。

而且霍去病的騎兵部隊本就不適合攜帶大量糧草,如果拉著幾十車酒肉前進,會拖慢行軍速度,那樣才真的會餓死人呢。因為幾十車酒肉也不怎麼够吃够喝,無法滿足幾萬人的補給要求,只有快速行軍到下一個據點才能獲取足够的補給。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霍去病的做法是對的,因為漢武帝得知他丟掉酒肉也沒有分給將士後並沒有責怪於他,還讓他跟衛青平起平坐,成為漢朝官職最大的兩個人之一,這就說明漢武帝並沒有猜忌他。

前117年,因為匈奴單于拒絕向漢朝稱臣,所以漢武帝决定再次發動戰爭,但在備戰的過程中,霍去病卻突然病死了,享年24歲。

年紀輕輕就去世,一顆將星就此隕落,漢武帝表現出了極大的悲傷,他停止了對匈奴作戰,給霍去病舉行了隆重的葬禮,讓他陪葬在茂陵,還讓他的兒子霍嬗繼承了冠軍侯的爵位。

也許是因為霍去病去世得早,所以他的人生履歷只有輝煌沒有低谷,囙此是名副其實的一代戰神。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