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街角郵政所,書寫都市軟實力

上海 84℃ 0
摘要:一個人,守著58平方米,風裡來雨裏去,雷打不動按時上下班,整整14年。剛滿40歲的高晶,天平郵政所的普通員工。十多年間,這個位於淮海中路天平路的“一個人的郵政所”,承攬著周邊居民的日常郵政業務,訂訂報、寄寄信、蓋蓋郵戳、發發郵包。走出郵政所,沒幾步,街對角就是武康大樓。每天抬頭不見低頭見,這幢大樓對於高晶而言,似是故人來。“沒想到有一天,武康大樓的美,美進了我這個小小郵政所。”

一個人,守著58平方米,風裡來雨裏去,雷打不動按時上下班,整整14年。剛滿40歲的高晶,天平郵政所的普通員工。十多年間,這個位於淮海中路天平路的“一個人的郵政所”,承攬著周邊居民的日常郵政業務,訂訂報、寄寄信、蓋蓋郵戳、發發郵包。一天中相對清閒的時刻,常會有熟稔的老居民專門前來“嘎三胡”(上海話:閒聊)。走出郵政所,沒幾步,街對角就是武康大樓。每天抬頭不見低頭見,這幢大樓對於高晶而言,似是故人來。

直到今天(17日),一切都不一樣了。還是這58平方米,不僅安劄進一家國貨老字型大小咖啡館,也開始售賣琳琅滿目的各類文創。彩色玻璃,有設計感的花藝,開放式門面格局,甚至連辦事櫃面都還原成復古木質鑲花藝裝潢,簇新的門頭更名為“武康大樓郵政所”……更重要的,高晶自此多了幫手,一個憑窗售賣咖啡,另個守著廳堂迎接郵友更招待遊客。今天,第32届上海旅遊節首日,在衡山路-復興路歷史文化風貌區,“打卡愛的街角、講述愛的故事、傳遞愛的表達”線上上線下同步推開。不僅展示武康大樓街區歷經微更新後的成果,更以此為原點,將這樣一種可閱讀、可漫步的街區特質嵌入更多街巷里弄、公共空間,加載新功能,營造新活力,讓市民遊客共亯美好與歡樂。

伴隨著都市有機更新不斷推進,申城越來越多街區煥活新生,展現著都市活力、都市軟實力。比如,走過近百年的武康大樓經修繕後吐故納新,吸引了文創空間、時尚餐飲、潮流藝術等各類新業態入駐,以最好的姿態“長”在了時光裏。

這也讓衡複歷史文化風貌區有了更多思考——如何借由都市空間細部的精細化、微更新,體現生活品質和溫度,放大令人嚮往、近悅遠來的軟實力。

此次上海旅遊節,武康路街區以改造更新、功能疊加創設出街角這家帶著咖啡香的郵政所,讓更多人看到了“建築可閱讀”的現實延展,看到了文化旅遊賦能而生發出的無限可能。

“從空中俯瞰,武康大樓位於五岔路口,這恰恰也是她於整個街區的意義所在。”徐匯區文化旅遊局相關負責人這樣注解:成為一種活力和秩序的樞紐,讓人觸摸得到被匱藏的過往,也眺望得到充滿希冀的未來。

此次,在這個街角郵政所,新型人文旅遊讀本《遇見武康大樓》首發——從6個不同視角介紹武康大樓的故事,以6張漫步地圖引導市民遊客打卡周邊好去處,領略沿途近40幢優秀歷史建築與文旅新空間的種種風采。讀者掃描書中音訊二維碼可以聆聽60多個親歷者的故事,掃描書中AR(增強現實)二維碼可觀看短視頻《武康大樓修繕紀》,更能按圖索驥來一場都市微旅行。

此外,武康大樓郵政所儘量壓縮原有後臺業務空間,釋放出更多空間用於展示各類文創。這裡可以製作有聲明信片,將自己在武康大樓前美麗的身影印在明信片上,錄入音訊和祝福。還有涉及“建築可閱讀”的徽章、手撕便箋、筆記本、書簽等文創,便於往來遊客將這份對建築、對歷史、對街區的熱愛帶回家。

“沒想到有一天,武康大樓的美,美進了我這個小小郵政所。”當天,高晶在襯衫領外系上了絲巾,短髮的她將鬢角發尾齊齊捋在耳後,因為:從今往後的每一天,她不只是一名郵政所員工,更是這方標記著美好與時光的新空間裏的“代言人”。

作者:顧一瓊

圖片:趙立榮

編輯:王宛藝

責任編輯:陸益峰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