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綠”興“綠”以“綠”强“綠”高品質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

青海 87℃ 0
摘要:當下的青海已成為全國清潔能源、新能源裝機占比最高的省份,具備了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的現實條件。

  海西州格爾木市光伏產業園區三峽新能源500兆瓦領跑者項目太陽能電池組件(2019年10月31日攝)。新華社記者吳剛攝

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態,重要而特殊的生態地位决定了青海能源發展必須走綠色、清潔、低碳的路子。

“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的殷殷囑託,是能源革命賦予青海的時代機遇,更是青海實現高品質發展的現實路徑。

截至目前,國網青海電力統計資料顯示,青海電網總裝機4050萬千瓦。其中,清潔能源裝機3657萬千瓦,占比90.3%;新能源裝機2464萬千瓦,占比60.9%。當下的青海已成為全國清潔能源、新能源裝機占比最高的省份,具備了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的現實條件。

  聚力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

能源轉型是人類文明發展和進步的重要驅動力,當前新能源革命方興未艾,其動力既來自新技術,也源於人們環境意識的覺醒與制度化。

青海,巍然屹立世界屋脊,是中國乃至東亞的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保護“地球第三極”為使命擔當,以“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為行動自覺,青海强化責任擔當,全力發展清潔能源,打造綠色產業體系。

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考察時作出“使青海成為國家重要的新型能源產業基地”的重要訓示,指明了青海清潔能源發展方向;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作出了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的重大要求,為青海清潔能源高品質發展錨定了新航標、擘畫了新藍圖;2021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考察時,再次對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提出要求。

2018年,青海啟動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工作,制定出臺了《青海省建設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工作方案(2018-2020年)》《加快青海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等引領性檔案,構築起清潔能源示範省建設的“四梁八柱”。同時,與國家能源局聯合組建省部共建青海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協調推進工作組,成立青海先進儲能國家重點實驗室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等,建立完善部門協同推進工作機制。

三年過去,成果斐然,青海成為全國首個新型能源占比過半的省份。在廣袤的荒漠化土地和戈壁灘上,海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兩個千萬千瓦級可再生能源基地全面建成。同時以下遊產業發展帶動上游產業興起,逐漸打造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的全產業鏈。

站在“十四五”開局之年,2021年7月13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和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再次為青海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指明方向。

發揮好青海水風光資源富集優勢,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貫徹的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訓示,服務的是全國“雙碳”目標,帶動的是青海發展和民生改善,當下的青海構建能源發展新格局的任務越來越清晰。

  無限“風光”轉為發展優勢

青海走清潔低碳發展道路,既要從重要的生態地位說起,也要從品類齊全的清潔能源資源種類說起。豔陽照、江河流、東風勁,天賜的資源讓青海發展清潔能源開發優勢顯著、潜力巨大。

據介紹,青海太陽能、水能、風能資源位居全國前列,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位居全國第五,黃河上游是全國十三大水電基地之一,調節效能十分優越;全年日照時間達2500至3650小時,太陽能資源科技可開發量位居全國第二,光伏發電成本全國最低;風能科技可開發量位居全國前列;地熱能、瓦斯、葉岩氣儲量豐富,鹽湖鋰資源和鹽類資源優勢顯著,為電化學儲能和光熱發電產業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支撐條件;10萬平方公里以上的廣袤荒漠化土地,這些都為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創造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當瀚海戈壁的第一縷陽光升起,巍巍昆侖山下一排排巨大的槽式集熱器在柴達木戈壁灘靜靜伫立,烈日炎炎,綠電潮湧;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昔日荒草叢生的塔拉灘上全球最大水光互補光伏基地建成,白天一望無際的光伏海洋逐日蓄能,夜晚滾滾黃河怒拍礁石積蓄動能;

……

近年來,依託豐富的資源優勢,青海清潔能源發展總體結構向好、發展態勢強勁,形成了“1234”發展格局,取得了“三個二”發展成果。

“一條通道”——建成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通道;

“兩個基地”——海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兩個可再生能源基地邁上千萬千瓦級臺階;

“三項指標”——清潔能源裝機占比(90.24%)、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47%)、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納比重(25.36%)位居全國前列;

“四項科技”——百兆瓦級光伏發電實證基地科技、光伏電池效率轉換科技、大規模水光互補關鍵技術、塔式光熱發電科技實現突破。

儲能鋰電池、光伏組件兩項產業在我省實現規模化發展;光伏扶貧、清潔取暖兩項民生工程凝聚民心;光伏治沙、减排减碳兩項生態措施成效顯著。

綠色發展讓“風光”更好

從2017年至2020年,青海先後開展“綠電7日、9日、15日、31日”及“三江源綠電百日”活動,2021年7月1日起,青海再次開展“綠電活動”,並在國內首次開展了碳排放的監測與發佈,這是青海以率先實現碳達峰為總體思路的一次創新探索,更是實現清潔能源產業與保護生態環境協同發展的又一生動實踐。

一年又一年,連續重繪100%清潔能源供電的世界紀錄讓青海的發展底色更綠,也讓生態、生產、生活實現了共贏。

從高空俯瞰海西廣袤的土地,入眼便是茫茫的戈壁;然而,從地面走近昆侖山下的一排排光伏板,在被光伏板遮擋住的陰影裏,堿草、固沙草、紅柳等植物生機勃勃。在荒漠和城鎮的接壤地帶,戈壁荒漠樣貌已悄然發生改變。

這一點,在塔拉灘更為明顯。

塔拉灘,位於共和縣南部,曾是黃河上游和三江源地區風沙危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近幾十年來,由於受全球氣候變暖、降水量减少、風沙危害等因素影響,這裡幾乎成為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

改變,自2012年悄悄開始。當塔拉灘上架設起第一塊光伏電板,並且隨著海南州光伏產業園建設的不斷推進,曾經的荒漠被一排排光伏板排列成矩陣,封锁了風沙肆虐的脚步;隨著清洗光伏板的水流滋潤,曾經的荒灘上開始長出了青草。水分蒸發量下降,空氣濕度新增,草地涵水量大增,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荒漠化的擴大延伸。

從2012年至今,園區植被覆蓋率增幅達15%,平均風速降低40.3%,空氣溫度日均减溫0.5攝氏度,空氣濕度日均增濕2.8%,20釐米深度土壤增濕43%,土壤養分新增顯著。

在太陽能光伏板的“庇護”下,曾經的荒漠有了綠意,昔日的茫茫荒漠化土地逐漸“變身”為草原牧場,周邊的牧民開始在園區內飼養起了“光伏羊”,有了更多的收入。

除此之外,在剛剛結束征程的脫貧攻堅戰中,我省全力推進39個貧困縣光伏扶貧工程實現全覆蓋,扶貧收益達5.7億元,實現7.7萬戶、28.3萬人口脫貧,打造了全國質量最優、管理最好、效益最佳、成本最低的光伏扶貧“青海典範”。

以“綠”興“綠”,以“綠”强“綠”,今日之青海,是綠色理念給了我們發展清潔能源的動力,而源源不斷的綠色能源更是加速反哺綠水青山,綠色清潔能源環抱著三江之源,湧動在中華大地。(李慶玲)

标签: 清潔能源 能源 新能源

評論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