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盡的紅四方面軍——開國四比特女大校之一的老紅軍林月琴

陕西 93℃ 0
摘要:林月琴,羅榮桓元帥的夫人。出生於安徽省金寨縣一戶小商人家。積極投身革命,是第六届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總政治部幹部部原顧問,紅軍長征女幹部。紅四方面軍主力向川陝邊區轉移,“勞改隊”解散,人員遣送回家。進入四川後她們被編為紅四方面軍的一個分隊,由林月琴衕誌負責。林月琴衕誌因病醫治無效,於2003年11月22日6時3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

林月琴(1914年1月18日-2003年11月22日),羅榮桓元帥的夫人。出生於安徽省金寨縣一戶小商人家。積極投身革命,是第六届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總政治部幹部部原顧問(按原副兵團職待遇),紅軍長征女幹部。

林月琴像

父親林維尹,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以開雜貨店為掩護,秘密做黨的交通工作。林月琴衕誌在小學讀書時,受父親和校長詹穀堂(中共黨員)的影響,接受了反帝反封建的啟蒙教育,思想進步,同情革命,嚮往著自己也能成為一個為窮人打天下的革命者。1929年5月,中共商城縣委發動了立夏節起義,林月琴衕誌參加了起義遊行,顯示了不凡的組織才能,被推舉為縣蘇維埃兒童團指導員,並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滿腔熱忱地投身於革命活動。同年10月,任鄂豫皖邊區特委兒童局局長,組織兒童團員站崗放哨,維護治安,為根據地政權的鞏固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後因其父被錯劃為“地主”和“改組派”,林月琴衕誌受到牽連,被免去兒童局局長,送“勞改隊”。紅四方面軍主力向川陝邊區轉移,“勞改隊”解散,人員遣送回家。林月琴衕誌堅決跟著紅軍走,組織了一些命運相同的姐妹跟在紅軍隊伍後面,幫助部隊燒水、做飯、洗衣、護理傷患。進入四川後她們被編為紅四方面軍的一個分隊,由林月琴衕誌負責。

林月琴衕誌因病醫治無效,於2003年11月22日6時3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

中國工農紅軍的女營長

1929年立夏節暴動(立夏節起義),詹穀堂率領南溪200多名農民和學生,參加了紅軍第三十二師。15歲的林月琴,這時也剪了長辮子,理成了新式的剪髮頭,從南溪跑到幾十裏以外的斑竹園,參加了婦女運動講習班。

婦女運動講習班的領導人名叫陳覺民,是個二十三、四歲的知識女性。陳覺民可以說是林月琴人生的第一位啟蒙老師。她不僅提倡婦女剪辮子、反對纏脚、廢除封建禮教,還文宣婦女翻身解放、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並號召女同學參加紅軍,為創建蘇維埃政權而戰。在陳覺民的教育和影響下,林月琴加入了共青團。1931年初冬,紅二十五軍第七十三師在金寨麻埠建立縫紉兵工廠時,林月琴帶領10多名青年男女前去參加。工廠領導給每個人發了個紅臂章,就算是正式參加紅軍了。

紅軍時期的林月琴

1930年1月,林月琴衕誌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任紅四方面軍政治部文宣隊文宣員,她和隊員一起貼標語、作文宣,使勞苦福斯瞭解了紅軍,看到了革命的希望。1932年9月下旬,紅軍主力部隊過境後,皖西北蘇區到處都是扶老攜幼、提包推車,倉皇逃跑的老百姓,哭喊聲連成一片。此時,林月琴也投入到“跑反”逃難的人群之中,跟隨在紅軍隊伍後面向西走。她還要幹革命,還要當紅軍。

在沿途結成的“跑反隊”中,林月琴從鄂東北就跟上了紅軍隊伍。

林月琴因為有點文化,知道的革命道理也多,就主動承擔沿途的聯絡工作。行軍路上,尤其是越過平漢鐵路以後,幾乎每天都受到部隊領導的勸阻。她們當然不肯回去,紅軍前面走,她們後面跟著走;紅軍途中休息,她們也就地休息;紅軍駐紮後,她們就主動幫助挑水、拾柴、燒火、做飯,或幫著做點針線活兒。

林月琴後被收留在七十三師政治部文宣隊。師政治部主任張琴秋(後為紅四方面軍婦女獨立師師長)問情况時,林月琴高興地說:“我是在去年這個時候當的紅軍,就在七十三師縫紉工廠當縫紉工,現在正式歸隊了!”

1931年12月任紅四方面軍後勤供給部婦女工廠廠長,後改任婦女工兵營營長,婦女工兵營,這個番號在中國工農紅軍的戰鬥序列中實屬少見。工兵者,乃是擔負野戰工程保障任務的部隊,主要用於構築工事、搶修道路、架設橋樑、開設渡場、設定和排除障礙物。而冠以“婦女”稱謂的工兵營,主要任務則是縫軍衣、做軍帽、織綁腿、打草鞋,以及擔負後勤運輸任務等等。婦女工兵營屬於方面軍總供給部編制序列,原本就是由隨軍被服廠改建擴編而成的,集建制軍事化、生活集體化、行動戰鬥化於一體的特別“兵種”。她帶領大家想方設法,克服困難,趕制衣帽、鞋襪、被裝,解决了數萬指戰員的穿衣問題,受到了前方將士發自肺腑的稱讚。在工作的同時,與時任後勤供給部總經理部軍需處處長,總兵站部部長的吳先恩相識並戀愛結婚。1935年1月,隨紅四方面軍主力參加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率領婦女工兵營擔負籌備糧草,運送彈藥等繁重、艱苦的人力運輸保障任務。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後,曾擔任過糧食局婦女運輸連連長,後調中央衛生所護理班任班代。在長征中兩爬雪山、三過草地,歷盡艱辛,經受了千難萬險的嚴峻考驗。紅二、四方面軍會師後,隨紅軍總部到達陝北。1936年10月經何長工衕誌介紹,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同年12月,調中共中央婦女部工作。1937年1月入中共中央黨校學習。

再嫁羅榮桓,前夫歸來,毛澤東親自解圍

1937年5月16日,政治部內一片歡聲笑語,羅榮桓的宿舍被林月琴打掃得一塵不染,因為這裡將成為他們今後共同的家。

當時紅軍條件艱苦,一切從簡,羅榮桓夫婦只能用家裡僅有的白麵做了一頓麵條,招待前來祝賀的戰友。

儘管如此,大家也是吃得津津有味,他們發自內心地祝福這對新人白頭偕老,永結同心。

婚後不久,羅榮桓奉命率軍出征,林月琴獨自留守延安,就在此時,一個意料之外的人突然出現,給他們的婚姻帶來了危機。這個人就是吳先恩。

原來西路軍兵敗祁連山後,吳先恩並沒有犧牲,而是率領殘部沖出重圍,進入祁連山深處,幾經周折,歷盡艱辛,終於到達延安。

到延安不久,吳先恩聽到了一個讓他震驚的消息,那就是林月琴已嫁作他人婦,成了羅榮桓的愛人。

與此同時,吳先恩死裡逃生回到延安的消息驚動了毛澤東主席。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已經不單單是林月琴三人的家事了。

羅榮桓和吳先恩分別是紅四方面軍和紅一方面軍的將領,這件事一旦處理不好,就會使兩個部隊產生嫌隙,不利於革命大局。

於是毛澤東主動找到林月琴,詢問她的想法,沒想到的是,林月琴已經私下找過吳先恩,將事情的經過和盤托出。

聽完事情的經過,吳先恩並沒有像林月琴想的那樣大發雷霆,雖然心中滿是不舍,但他還是對林月琴表示理解,並痛苦地選擇了放手。

毛主席聽完林月琴的講述,連連誇讚吳先恩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好衕誌。

後來羅榮桓回到延安,聽說了這件事,就托人去請吳先恩到家裡做客,想同他好好聊聊。

但吳先恩並沒有接受邀請,只是讓人轉告羅榮桓,自己沒有怨恨任何人,既然林月琴找到了歸宿,他願意祝福羅林兩人一生幸福。

羅榮桓聽後十分感動,發誓要守護林月琴一生一世。

1937年5月16日,林月琴和羅榮桓終成眷屬。新婚之日,前來祝賀道喜的紅軍戰友絡繹不絕,歡聲笑語、很是熱鬧。所謂“婚宴”,也只是用一比特老戰友從西安捎來的半袋白麵,讓伙房做了一大鍋湯麵條,拌以白菜和蘿蔔做成的酸菜,算是款待了前來賀喜的各方賓客,以及機關和身邊的工作人員,當時才23歲的林月琴,跟著已經35歲的羅榮桓。

抗戰時期的羅榮桓和林月琴夫婦

1937年年5月,在西路軍覆滅,謠傳吳先恩已經戰死的情况下,林月琴與時任軍委後方政治部主任的羅榮桓相識並結婚,不料吳先恩只是被國民黨抓進了監牢,嚴刑拷打而堅貞不屈,後被中共營救回延安。林月琴聞訊幾乎驚呆了,由於這個事件牽扯到兩個方面軍的恩怨,羅榮桓的朋友毛澤東親自出面調解才讓沒鬧出事來。後轉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在校期間,系統學習了馬列主義基礎知識和黨的歷史,提高了思想理論水准和文化水准。

參與創辦十一學校

1947年5月,組織上擬安排林月琴衕誌任東北野戰軍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羅榮桓衕誌知道後,考慮到前線幹部的子女無學可上、無人照顧,為解决他們的後顧之憂,要林月琴衕誌去辦一所子弟學校,更好地培養革命後代,她愉快地接受了這項任務。同年7月,林月琴衕誌創辦東北野戰軍幹部子弟學校並任校長。辦學初期,生活艱苦,條件簡陋,她懷着對黨的教育事業的滿腔熱情,親自籌集教具營具,精心選調教員和醫護人員,帶領全體教職員工竭盡全力,不斷改善教學和生活條件,把一個母親全部的愛傾注在幾百個孩子的身上,孩子們都親切地稱她“林媽媽”。她的出色工作,得到了時任中央婦委書記兼東北局婦委書記蔡暢衕誌的讚揚。

1951年初,林月琴衕誌提議,經中央軍委準予,創建了北京十一小學,任校長。她提出要創建一流的學校,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繼承和發揚人民解放軍的光榮傳統,把十一小學辦成革命事業接班人的園地。她關心衕誌,疼愛學生,任勞任怨,為學校全面建設嘔心瀝血,勤奮工作,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塑造了一個令人敬佩的模範校長形象。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十一學校已成為北京市一所聞名遐邇的重點學校,為國家和軍隊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建國後首批授銜的大校

1961年林月琴被授予大校軍銜,她是當時全軍43名校級女性軍官之一,並獲得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1961年2月,林月琴衕誌任總政治部主任辦公室副主任兼羅榮桓衕誌辦公室主任。在照料羅榮桓衕誌生活的同時,為他承辦文電,協助處理日常工作。她始終把自己作為一名普通工作人員,重要問題及時請示報告,並按規定程式辦理。她還是羅榮桓衕誌聯系羣衆、團結幹部不可缺少的助手,對向羅榮桓衕誌請示工作和上門來訪的客人,無論是高級幹部,還是普通羣衆,都能熱情接待,並協助羅榮桓衕誌解决了客人提出的問題。

建國後的羅榮桓和林月琴

1961年2月,林月琴擔任總政治部主任辦公室副主任兼羅榮桓辦公室主任,由於羅榮桓身體多病,她任此職是為了方便照顧丈夫的身體。

其實,羅榮桓到蘇聯做手術後,身體一直沒有得到完全康復,隨著年齡增大,加上他的工作狂,身擔要職(曾兩度出任總政治部主任等),他的身體每況愈下,後來他的腎臟完全壞死,喪失了基本功能,只得住院治療。

而林月琴,這個事業心很强的女人不得不放下自己的工作,在這段時間她的主要任務就是照顧丈夫和兒女了。羅榮桓躺在醫院的病床上,需要她跑前跑後,而家裡幾張嘴也需要她張羅。

林月琴共生育了2子4女,其中長子羅北屯和長女羅林都是寄養到老鄉家後不幸夭折的;次女羅南下身體多病,在15歲時得了惡性骨瘤,於1955年去世。羅南下是羅榮桓最喜歡的孩子,她的早逝令羅榮桓夫妻極其悲傷。另外,林月琴還有兩個小女兒,生於1949年的羅北捷和生於1951年的羅寧。此時,唯一倖存的兒子羅東進已經22歲;但兩個小女兒,一個10歲,一個12歲,還基本處在“嗷嗷待哺”的狀態,够林月琴忙活的了。

其實,羅榮桓的結髮妻顏月娥也給他留下一個女兒羅玉英,羅玉英在建國後來到北京找父親,羅榮桓沒有虧待她。因為她沒有文化,羅榮桓把她接到家裡教育,林月琴為了給她輔導功課,也沒少費勁。1954年,羅榮桓把這個女兒安排到北京南郊的一個農場工作。

從羅榮桓的家庭來看,他們當時生活的並不容易。元帥又能怎樣,羅榮桓向來是一個很講原則的人,他一直保持著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林月琴怎能不配合?她只有跟著艱苦樸素,費盡心機把一大家子伺候好,她可是沒少受苦。在家裡,她不是個女强人,不是女大校,她只是一個淳樸勤勞的母親。

不過,林月琴還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被病魔糾纏的羅榮桓身上。在羅榮桓生命的最後階段,他的腎臟完全壞死,不僅疼痛難忍,有時候還癢得要命。疼可以讓人死,而癢可以讓人瘋。那時羅榮桓一旦癢起來,沒有任何辦法,是生不如死。看到丈夫難受,林月琴更加難受,為了緩解丈夫的癢,她就不停地,不厭其煩地用水給他一遍遍地擦洗身子……

那時林月琴也患有高血壓,她不顧自己的身體,日夜堅守在丈夫身邊。但羅榮桓最終還是沒有挺過來,於1963年12月16日與世長辭,享年61歲。他是十大元帥中去世最早的,也是生命最短的。他的早逝,令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極為悲傷,當然最為痛心的就是林月琴了。她嫁給羅榮桓後,雙方攜手走過26個春秋,不離不棄,卻沒有能白首偕老,這是她永遠的痛。

令林月琴最刻骨銘心的是羅榮桓臨終前說的這樣一句話,當時丈夫拉著妻子的手囑咐道:

“我死後,分給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的房子去,不要搞特殊……”

羅榮桓去世家人守候在起身邊

當時林月琴流著淚重重地點了點頭,孩子們都傷心地大哭……

羅榮桓去世時,林月琴才49歲,她沒有任何別的想法,只有沿著愛人羅榮桓沒有走完的路繼續走下去。幹革命沒有終點。

自覺抵制文革錯誤

“文化大革命”中,林月琴衕誌對林彪反黨集團進行了堅決的抵制和鬥爭,受到林彪、葉群的打擊迫害。1966年12月,葉群將林月琴衕誌打成“寡婦集團”的頭子,並唆使一些人開會批鬥,隨後軟禁在西山,家裡受到非法搜查,子女親屬也受到株連。1969年10月,林彪背著毛主席以緊急戰備的名義,將林月琴衕誌遣送到廣東省從化縣。面對逆境,林月琴衕誌非常堅強,從未動搖對黨和共產主義的信念。

1978年5月,林月琴衕誌任總政治部幹部部顧問,認真履行職責,為冤假錯案的受害者反映情况,轉遞信件。許多歷史遺留的老大難問題,都在她的奔走呼籲下得以解决。她十分關注軍隊幹部制度改革,關注幹部隊伍建設,積極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意見和建議。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