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福建仙遊縣楓亭鎮的疫情牽動每一個人的心,只要同心協力,疫情總會過去
這一篇聊一聊楓亭鎮的幾比特歷史人物
宋代的時候楓亭鎮出了三比特蔡姓官員,分別是蔡襄、蔡京、蔡卞
蔡京和蔡卞是親兄弟,蔡襄年齡最長,比蔡京大三十多歲,據說蔡襄是蔡京兄弟的族兄。
蔡襄主持建造的洛陽橋已是泉州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泉州洛陽橋和蔡襄塑像】
上海博物館保存有一份蔡襄書的《茶錄》,書於治平元年(1064年),時年五十三歲
【上海博物館的茶錄】
蔡襄去世三年後,蔡京進士及第,在北宋末期多次擔任宰相,河南登封少林寺碑廊內的“面壁之塔”是蔡京所書,宣和四年(1122年)立石,碑廊內還有一塊“達磨面壁之庵”石碑,是蔡卞的作品
【面壁之塔】
【達磨面壁之庵】
現存的初祖庵大殿建於宣和七年(1125年),蔡京題寫塔銘三年後
【初祖庵大殿的枓栱】
河南浚縣大伾山政和八年(1118年)《康顯侯告碑》敕文部分也是蔡京所書
【《康顯侯告碑》】
河南開封府有一塊《開封府題名記》碑,記錄的是北宋一百多位擔任過開封知府的官員的姓名,上面既有蔡襄也有蔡京
【《開封府題名記》碑】
蔡襄、蔡京、蔡卞都是書法高手
宋代的四比特書法大家“蘇黃米蔡”稱為“宋四家”,前三比特分別是蘇軾、黃庭堅、米芾,第四位是蔡京還是蔡襄有爭議,不過爭來爭去都沒出楓亭鎮
莆田元妙觀內有一塊《神霄玉清萬壽宮碑》,立於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宋徽宗推崇溫州道士林靈素,不僅為其在首都建神霄玉清萬壽宮,還詔令各地都要建設神霄宮,並立徽宗手書的《神霄玉清萬壽宮碑》,沒有現成道觀的地方把佛寺改為神霄宮,莆田城內的天福寺(今鳳山寺)被改為神霄宮,《神霄玉清萬壽宮碑》原本是立在那裡的。
【宋徽宗手書的《神霄玉清萬壽宮碑》】
沒過多久,林靈素的神仙法術屢屢不靈驗,且在權力鬥爭中失敗,被宋徽宗放還溫州,建神霄宮的事前後一年就停止了,很多地方還沒來得及立碑
莆田和仙遊宋代時同屬興化軍,興化軍很小,大致上就這兩個縣,莆田快速改造出神霄宮,不知道是不是和蔡京緊跟徽宗步伐有關。
神霄宮鬧劇結束後,碑刻搬到了元妙觀,元妙觀的三清殿也是宋代建築,建造於比神霄宮早百年的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
【莆田元妙觀三清殿】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