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隨著最後一輛貨車駛離廠區,新鮮出爐的40萬塊煤矸石磚,餘熱尚未全部消散,便宣告售罄。今年,得益於煤矸石分選加工迴圈利用項目落地,困擾彭陽縣多年的煤矸石固廢處理問題終於得到歷史性解决,百萬噸煤矸石固廢經科技分選、烈火焚燒,搖身變廢為寶,成為建材中的新寵。
煤矸石是煤炭的伴生岩石,一度被視為煤礦開挖、採煤和洗煤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彭陽縣是寧夏南部唯一的煤炭生產縣,年均煤炭開採量800萬噸左右。彭陽縣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馮天生介紹,按照煤矸石與原煤1:10的比例計算,每年從地下挖出的煤矸石約80萬噸。
“在煤矸石加工技術研發相對滯後的情况下,煤矸石被作為固廢排放,不僅佔用土地資源,還會產生大量揚塵危害周邊環境。”馮天生介紹,為了避免煤矸石中有害物質溢出污染大氣、農田和水體,煤炭生產企業每年花費2000多萬元,對煤矸石固廢進行填埋處理。
據彭陽縣發展和改革局統計,當地煤業公司處理煤矸石累計投入資金上億元,相當於彭陽縣建縣之初多年的財政總和。“用傳統填埋管道處理煤矸石,不但沒有徹底解決污染問題,反而成為煤炭生產企業的負擔。”馮天生說。
一出生便謝幕,煤矸石的命運似乎就此被定義。然而,一個項目的引進,讓煤矸石脫胎換骨。
2018年,彭陽縣從河北將客商李會標吸引到當地,投資建設煤矸石分選加工迴圈利用項目。該項目以王窪煤業有限公司開採煤炭產生的固廢煤矸石為原料,從事生產、銷售新型環保空心磚、多孔磚等環保節能型牆體建築材料及煤粉的分選。
有著20多年頁岩磚生產經驗的李會標,被彭陽縣豐富的煤矸石產量所吸引,加之煤矸石比煤堅硬,可代替黏土作為制磚原料。
“燒磚時,利用煤矸石本身的可燃物能節約煤炭。”李會標權衡利弊後,當年投資1.1億元,在王窪煤業有限公司附近建起煤矸石固廢迴圈利用廠,又在北京工業大學資料與製造學部生態環境材料與技術研究所副教授嚴建華的指導下,先後攻克原料分選、設備製造、溫度把控等煤矸石制磚科技難關。
從引進項目到正式投產,耗時兩年多,經歷3次點火失敗,最終取得成功。如今,彭陽縣煤矸石利用率達80%以上,年利用煤矸石70萬噸左右,年生產1億塊空心磚和8萬噸煤粉,讓“點石成金”成為現實。
“項目建成後,有效解決了全縣煤矸石環境污染、土地資源佔用等問題,進一步延伸煤炭產業鏈條,促進煤炭產業結構優化陞級。”馮天生介紹。
李會標計畫於明年建成二期,届時將把王窪煤業公司的110萬噸煤矸石固廢“吃幹榨淨”,實現創利2000多萬元。(記者 剡文鑫)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