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不讓王爺留在京城,清朝不讓王爺離開京城,哪種管道更聰明?

北京 53℃ 0
摘要:中國古代有一種統治制度,叫作分封制。天子登上皇位之後,把幅員遼闊的土地一塊塊分給諸侯王們,讓他們有自己的小藩國,眾星拱月一樣拱衛王室。後來秦始皇確立了封建王朝,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會參攷分封制的經驗,來尋找讓王朝穩定的辦法。而朱元璋的做法,等於讓王爺們再次成為了小“國王”。由此可見,清朝對於王爺私自出京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在清朝,皇帝們解决了王爺們一言不合就殺進京城的問題,以及安置他們的問題。

中國古代有一種統治制度,叫作分封制。天子登上皇位之後,把幅員遼闊的土地一塊塊分給諸侯王們(王室子弟和功臣),讓他們有自己的小藩國,眾星拱月一樣拱衛王室。後來秦始皇確立了封建王朝,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會參攷分封制的經驗,來尋找讓王朝穩定的辦法。

西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建立明朝。然後,他頒佈了這樣一道聖旨:“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朕非私其親,乃遵古先哲王之制,為久安長治之計。”

說白了,朱元璋的意思就是,天下那麼大,必須得有藩王在四處鎮守,才能保衛國家和平。如今我兒子們都長大了,應該把他們都封為王,派到各地去駐守。我這麼做可不是為了骨肉私情,是為了學習古代賢王的制度,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

於是朱元璋把自己的20多個子侄都封到了各地做藩王,允許他們擁有自己獨立的軍隊。這在當時可以說是一件逆歷史潮流的事了,因為以前的封建王朝,君王們都忙著用郡縣制、行省制取代分封制,避免王爺們的權力太大,威脅到中心皇權。

而朱元璋的做法,等於讓王爺們再次成為了小“國王”。不過就當時的情况而言,朱元璋這麼做是有好處的,一是明朝剛剛建立,天下還有不少敵對殘餘勢力(外蒙古、張士誠、陳友諒)存在,像燕王朱棣、甯王朱權他們,都是上過戰場的,可以作防衛之師。

二是為了內政的穩定考慮。這些王爺們都大了,要是長期留在京城,難保不發生兄弟鬩牆、爭奪皇位的事。不過朱元璋還是考慮了利弊的,分封藩王同樣有弊端,於是他規定藩王們3年才能進京一次,而且時間錯開,避免他們跟大臣們結黨。就連1398年朱元璋駕崩前,都下詔不許王爺們進京服喪,生怕他們威脅建文帝朱允炆。

時間推移到了西元1644年,清軍入關,定都北京,順治皇帝成為天下之主。清朝定鼎後很多制度都向明朝學習,但只有分封藩王這一點,跟明朝截然不同。除了清朝初年時,因為歷史原因讓吳三桂駐雲南,尚可喜駐廣東,耿精忠駐福建,之後清朝再也沒有出現過一名藩王。

康熙皇帝在位時“平三藩”,徹底了結了藩王制度。清朝的皇子宗室,不管是親王、貝勒、還是貝子、郡王,沒事都只能老老實實蹲在北京王府,想擁有自己的封地簡直是做夢。他們要去外地,除非是皇帝特派了任務,不然輕易離京,都有謀反嫌疑。

就比如康熙四十八年(西元1709年),康熙帶了太子爺和八爺去出塞行圍,十四阿哥胤禵不知有什麼事要和八爺私下商議,他只敢喬裝打扮離開京城,來到塞外找八爺,不敢聲張。由此可見,清朝對於王爺私自出京是非常敏感的。

明朝不讓王爺留在京城,清朝不讓王爺離開京城,哪種管道更聰明?實際上,這兩種方式看似背道而馳,目的卻是完全一致的,都是為了維護封建皇權統治的穩定。在明朝發生過最大的藩王作亂事件,就是燕王朱棣揮師進京,取代建文帝朱允炆,自己稱帝了。

不過這跟建文帝登基後沒把握住平衡,太急著“削藩”有很大關係。之後朱棣沿襲了藩王制度,但他注意了逐步削弱藩王的軍事權力等,沒想一口氣吃成個胖子。後來明朝再也沒出現過像他一樣厲害的藩王,明武宗時期的“甯王之亂”,才1個多月就被王陽明平定了。

總的來說,明朝王爺們散落各地,對明朝的延續還是起了積極作用的,1644年,李自成進京,崇禎帝自縊後,那些分散各地的藩王還支撐了幾十年,如果他們都留在京城,怕是會被李自成的人馬團滅吧?

再說清朝,清朝不讓王爺離開京城,王爺們的日子也不好過,除非像多爾袞、代善那樣獲封世襲“鐵帽子王”,不然其他皇子王爺的爵位是要一代代降低的,如果自己不去找點門路擔任職位,怕是降到後面就降成平民了。

所以在清朝,皇帝們解决了王爺們一言不合就殺進京城的問題,以及安置他們的問題。不過這種管道同樣有弊端,就比如1722年康熙皇帝駕崩之後,留在京城的四王爺獲得先機,在隆科多等人的支持下登上皇位,遠在邊地的十四爺,即使手握兵馬,還是遲了一步。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