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頁-台海網]
6天內重走古絲綢之路,途經甘肅河西走廊的武威、張掖、嘉峪關、敦煌四座都市,初次到訪甘肅的《臺灣導報》廈門分社社長彭後磷直言“震撼,且深深被吸引”,並試圖借鑒該報此前策劃的“尋找兩岸同名村”的創意,在古絲路上找尋、連接兩岸讀者的“共鳴點”。
9日至14日,由甘肅省台辦組織的“臺灣媒體看甘肅”活動,吸引了《臺灣導報》、臺灣《中華農業報》、臺灣《中華社區報》、臺灣東森電視臺、臺灣東森ET新聞雲、海峽衛視等十餘名媒體人參加。該活動旨在通過臺灣媒體人眼睛所看、耳朵所聽、心中所想,體驗大陸經濟發展成就,從藝術造詣、城市建設、生態環境、美麗鄉村、人文生活等多個角度,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地域風情,增强臺灣青年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中華民族的歸屬感。
臺灣媒體在甘肅張掖國家濕地公園採訪。丁思攝
探古訪今,找尋兩岸讀者的“共鳴點”
早在2000多年前,被高原、山脈、沙漠、草原包圍的狹長區域河西走廊,站在了那個時代“對外開放”的前沿。有人比喻,河西四郡組成的“敦煌-酒泉-張掖-武威城市群”,恰如今天海洋時代,由香港、深圳、廣州、澳門領銜的粵港澳大灣區。
眼前是“荷塘花葉慕幽香”的靜謐,身邊不時有棲息於此的野生動物路過,若不是抬頭看見遠處的祁連山脈積雪,第一次置身於甘肅張掖國家濕地公園的彭後磷彷佛以為自己“穿越”到了江南水鄉。“大陸西北地域廣闊,雖早有耳聞,第一次到訪戈壁灘,讓我印象深刻。”他說,相信很多臺灣讀者也希望能夠“到此一遊”。
當下,臺灣青年是彭後磷非常關注的群體。他接受記者採訪說,大陸發佈的關於就業、養老、創業等資訊都是臺灣青年很關注的,相較於南方都市而言,他們對於大陸西部的瞭解較為空白,將這裡深厚的文化底蘊、創業機遇等傳遞給臺灣群眾,是非常及時且必要的。
“要找尋到兩岸讀者、觀眾所共通的契合點,讓兩岸群眾能够互動,彼此相互學習。”彭後磷說,媒體人是兩岸交流的橋樑和紐帶,該報此前策劃開闢“走進廈門社區”欄目,從社區基層的角度來找尋雙方民間交流的元素,例如兩岸的同名村、農業技術、社區建設等話題,吸引了大量臺灣年輕人參與。此次河西走廊之旅,也將策劃從文化、旅遊、農業等角度來做成系列報導。
無獨有偶,兩岸同根同祖的文化情緣,成為臺灣《中華農業報》記者高芳關注的焦點。到訪“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後,她說,走訪河西走廊的4個古郡都市,在嘉峪關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和保家衛國的雄心壯志,在武威又看到了如此現代高科技的絲路寒旱農業,其發展都是一步步努力走出來的。作為媒體人,要將這些古往今來的故事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傳遞給當下年輕人,讓他們看到真實的大陸。
不僅是網紅打卡地,還要講述背後的故事
13日,臺灣媒體採訪團一行來到了莫高窟參觀,走進鳴沙山月牙泉景區,近距離感受千年敦煌文化,此行也是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黃圓媛最為期待的部分。
隨著中秋、國慶小長假的到來,絲綢之路國際旅遊名城甘肅敦煌旅遊市場日漸火爆,駱駝延綿不斷地穿梭繞行於鳴沙山。但這在黃圓媛看來,敦煌莫高窟、鳴沙山景區都不僅只是“網紅打卡地”,“我們更要看到如今這些繁榮背後的故事,這是當下臺灣媒體記者更應該努力追逐的事情。”她說。
無論是面對來西部落戶的台商,還是走進張掖祁連山黑河流域生態保護區,抑或是登上嘉峪關城樓,黃圓媛總是提前一天通過網絡搜尋相關資訊,和同事現場採訪當地的群眾、台商、相關部門,詳實做好記錄。
“臺灣民眾對於大陸的刻板印象還停留在過去,如今在疫情之下,我們還能够到西部來探訪,除了記錄大陸當下的發展面貌,我們還一定要將這些背後的故事講述好。”黃圓媛說,此前她還採訪過黃河源頭生態保育的故事,節目播出之後,收視率非常好,受到臺灣民眾的青睞,觀眾也會更深刻感知到繁榮發展背後所付出的努力。
對於此行,她還想更多關注敦煌莫高窟文物保護、數位化科技修復等內容,還有關於月牙泉生態保護的故事。(完)(來源:中新網)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