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建國以後,一直試圖定都西安,但最終沒能成行。表面上看來,是因為西安的氣候惡劣、都市殘破,漕運不足等。但事實上,還有更深層的原因。這個更深層的原因,甚至是連朱元璋自己都沒看清楚。不過,雖然他沒看清楚,但是他已經隱隱感覺到了。那麼,這個深層的原因是什麼呢?
朱元璋建國以後,確實想過要遷都。畢竟南京雖然在歷史上也曾經多次作為都城,但是南京僅僅屬於南方的都市。在南京建都的朝代,大部分是一些比較小氣偏安的朝代,只能算是割據政權。真正大統一的朝代,是很少在南京建都的。
而且,中原國家的概念,已經深入到每一個人的文化基因之中。要想真正成為“天下共主”,建立一個大統一國家,都城就必須在中原地區。作為中原地區的都市,有過長時間建國傳統的,是西安、洛陽、開封、北京。所以選擇在這些地方建都,就是朱元璋首先想要考慮的地方。
朱元璋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把太子朱標派了出去,讓朱標去西安考察,瞭解西安的情况。
朱標從西安回來後,給予了朱元璋否定性的建議。他認為,西安不太適合建都,原因有三方面。一是西安經歷了唐末及五代戰亂以後,宮殿早已灰飛煙滅,整個都市比較破爛,如果要在這裡建都,所要投資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修建宮殿所花費的資金,會非常大。明朝剛剛建國,如果就開始大興土木修建大型宮殿,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老百姓的觀感也非常不好。
二是西安的氣候變得越來越惡劣。由於人類對環境的破壞,西安缺水少雨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缺水少雨是不適合人類的聚集和生存的,同時,也不利於漕運。畢竟要供給中央各種物資,是需要有漕運的。漕運跟不上,物資供應就沒有辦法得到保障了。
三是遷都的成本會非常大。一般來說,每次遷都可能都會遭到很多朝中大臣的反對。因為朝中大臣的各種產業,可能都在京城一帶。一旦離開了這裡,那麼他們的利益就會受到嚴重影響,所以他們肯定反對遷都。
這個話確實有道理。歷史上,無論是盤庚遷殷,還是魏孝文帝遷都洛陽,都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宋朝初年的時候,宋太祖一度想遷都,因為開封無險可守,在開封建都,需要配寘大量的拱衛部隊,所以宋太祖希望遷到有山川之險的洛陽去。可惜最後在趙光義等朝中大臣的極力反對之下,這件事沒能成功。沒有成功的原因,就是損傷了趙光義等人的利益。
朱元璋同意了朱標的建議,最終沒有遷都。
不過,其實朱元璋之所以沒有遷都,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這個深層次的原因,是由中國古代的歷史發展所决定的。朱元璋也許不一定想得那麼透,但是他敏銳地感覺到了這個問題。那麼是什麼問題呢?
中國古代的歷史發展,其實和西方的歷史發展大致是差不多的,也都經歷了一個從陸地文明向海洋文明發展的過程。中國在漢朝、唐朝的時候,是典型的陸地文明。他們對外交流,開闢的路線也是一種陸上路線,比如從長安出發的絲綢之路,就是一條明顯的陸地路線。當時的中國,也就通過這條路線,和外地進行物資交流。
不過,歷史發展到宋代以後,由於西北地方被少數民族所建立的國家給割斷了,囙此這條絲綢之路基本上被阻斷了,至少沒有沒有大漢、大唐那時候活躍了。宋朝沒有了西北地方對外交流的絲綢之路,囙此他們只能轉向開啟海洋貿易。由於海上貿易的活躍,也使得宋朝變成了一個在歷史上經濟最發達的朝代之一。
歷史發展到了明朝的時候,作為曾經的那條活躍的絲綢之路,依然沒有得到很好的恢復。因為西北部的那一大片的土地,明朝並沒有完全收回來。沒有完全收回來,囙此明朝對外的交流,其實靠的還主要是海上貿易。所以如果把都城定在西安,西北那一帶又被阻斷了,世界各地想到中國來,就變得不是很容易。那樣的話,西安將成為一個比較封閉的地方。一個封閉的地方當都城,顯然是十分危險的,不但不能保證各種物資的流通、文化的交流和人才的聚集。更重要的是,這個國家很可能陷入倒退。
應該說,朱元璋是隱隱地感覺到這一點的。雖然他當時可能思路不是很清晰,但他知道定都西安,有這樣的麻煩。
不過,朱元璋雖然感受到了這些東西,但是朱元璋本身又是比較烦乱的。他在享受到了豐富物資的同時,其實又有些隱隱的擔心。他擔心這種交流,會影響到國家的根本。朱元璋骨子裡是比較傳統的,是堅持重農抑商的。他認為,如果商人太活躍,一方面會影響農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可能引起社會的動盪不安。動盪不安,就會動搖國家根本。所以朱元璋建國後,正是因為看出了海上貿易太活躍,才製定了禁止海上貿易的政策。
中國近代的閉關鎖國政策,可以說正是從朱元璋開始的。
也就是說,一方面,朱元璋已經感覺到了歷史發展的一些規律,這種規律不可逆轉,另一方面,他又害怕這種規律的延續,要固守在傳統的管道裡面。
種種衝突烦乱,囙此朱元璋想遷西安,最終又沒有遷都。
後來,朱棣把都城遷到了北京。北京離海上其實是比較近的,應該說,北京不但位於中原地區,而且也有利於海洋文明的發展。這樣一來,明朝的這個都城就很恰當而穩定了。
(參考資料:《明史》等)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