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有多愚蠢?東施效顰害死人

湖北 85℃ 0
摘要:真的萬古之人不及嗎?拿“隆中對”與“將壇對”,一比較就知道:諸葛亮遠遠不及韓信,而且顯得很愚蠢。毛主席曾責備“隆中對”道:“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隆中對”的根本致命傷是東施效顰。東施之所以效顰,是因為西施皺著眉頭的樣子楚楚可憐令人讚美,就眉目模仿,結果令人作嘔。同樣,“隆中對”的戰略構想,是生搬硬套漢高祖“因益州以成帝業”的歷史。

諸葛亮因為“隆中對”,被讚歎為“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真萬古之人不及也!”

真的萬古之人不及嗎?拿“隆中對”與“將壇對”,一比較就知道:諸葛亮遠遠不及韓信,而且顯得很愚蠢。

毛主席曾責備“隆中對”道:“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隆中對”的一個致命傷是分散兵力。

——“隆中對”的根本致命傷是東施效顰。

為什麼說“隆中對”的根本致命傷是東施效顰?

東施之所以效顰,是因為西施皺著眉頭的樣子楚楚可憐令人讚美,就眉目模仿,結果令人作嘔。東施效顰之所以事與願違,是因為只知道皺著眉頭好看,卻不知道皺著眉頭好看的原因。

同樣,“隆中對”的戰略構想,是生搬硬套漢高祖“因益州以成帝業”的歷史。但是,諸葛亮只知道漢高祖“因益州以成帝業”的結果,卻沒有透徹瞭解漢高祖“因益州以成帝業”的原因——不明白漢高祖的成功有特殊的歷史條件,而這些歷史條件是不可以複製的

那麼,漢高祖“因益州以成帝業”有哪些特殊的歷史條件?

說簡單點,是群眾基礎,是民心向背。

說具體點,從韓信的“將壇對”中可以看到——

1.楚霸王項羽本身不得民心。

——“項王所過無不殘滅者,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特劫於威强耳。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

2.楚霸王任命的三秦長官更不得民心。

———“且三秦王為秦將,將秦子弟數歲矣,所殺亡不可勝計,又欺其眾降諸侯,至新安,項王詐坑秦降卒二十餘萬,唯獨邯、翳、翳得脫,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愛也。”

3.漢王劉邦既得關中民心,又具有做關中王的合法性。

——““大王之入武關,秋毫無所害,除秦苛法,與秦民約法三章耳,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於諸侯之約,大王當王關中,關中民鹹知之。大王失職入漢中,秦民無不恨者。”

結論:關中非劉邦莫屬,劉邦取關中易如囊中探物。

——“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

為什麼關中的群眾基礎、民心向背這麼重要?

因為“因益州以成帝業”的一個必要條件,是出益州之後,必須能够牢牢佔領關中才能持續發展

蘇洵在《權書·項籍》中指出——

孔明以為有西蜀之險,就可以免於滅亡。而實際上,西蜀之險,守不可出,出不可繼,想久安一隅都難保證,以此為根據地謀取中原就更不可能了。

蘇洵還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要成為富人,必須佔據四通八達之都,收取天下之利。而賺到一點小利,就藏在家裡守著,是求不失,不是求發達;如果來了大盜,未必能守得住。

——西蜀之險,守不可出,出不可繼,决定了出西蜀之險後必須牢牢占有關中作為根據地。

——而劉備在關中根本不具備劉邦那樣的群眾基礎、民心向背,囙此他出西蜀之險後是不可能持續發展的。

蠻幹的結果,諸葛亮與薑維已經反復證明過了。

囙此,諸葛亮在《隆中對》策劃的進取天下的基本方針是不切實際的:“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這個戰畧,早已决定了益州是大本營,是主攻方向;而荊州是橋頭堡,輔助方向。

——這個決策,不僅决定了復興漢室是敗局;而且决定了荊州之失與夷陵之敗。

為什麼說《隆中對》不僅决定了復興漢室是敗局;而且决定了荊州之失與夷陵之敗?

——四個字:不可持續。

——《隆中對》早已决定了益州是大本營,而荊州是橋頭堡;囙此决定了主力佈置在益州,主攻方向是秦川。

——從而决定了三分之一的荊州是遲早會在魏吳夾攻中喪失的,因為後勤與兵力都難以持續。

——從而决定了徹底失去荊州的劉備,在夷陵之戰是必然失敗的,因為根本就打不起持久戰——從益州提供後勤供給是難以為繼的。即使劉備不慘遭火燒連營,遲早也不得不把軍隊撤回益州。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