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成都,當被敵人包圍時,為何劉璋可以堅守,而劉禪卻要投降?

四川 70℃ 0
摘要:在《三國演義》中,劉備建立的蜀漢一直因為小說的文宣而廣為人們所喜愛,但是在史學界卻是以北方的曹魏政權為國家正統的,因為三國對劉備政權的褒揚,很多細節也都不被人們所看重,比如同樣是益州的首府成都,都是被敵軍包圍,為什麼劉備進攻劉璋的時候可以憑藉城池堅守,而劉禪在聽到鄧艾兵臨城下以後要開城投降呢?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建立的蜀漢一直因為小說的文宣而廣為人們所喜愛,但是在史學界卻是以北方的曹魏政權為國家正統的,因為三國對劉備政權的褒揚,很多細節也都不被人們所看重,比如同樣是益州的首府成都,都是被敵軍包圍,為什麼劉備進攻劉璋的時候可以憑藉城池堅守,而劉禪在聽到鄧艾兵臨城下以後要開城投降呢?

這其中很大因素就和劉備政權在蜀地的種種作為有關係了,相比於之前的劉焉劉璋父子,劉備政權其實對當地人來說並不是特別友好,尤其是對蜀地本地的豪族和百姓來說,只是這些都被三國小說中的層層擁劉思想所掩蓋,這也就讓越來越多的人將蜀漢投降歸結於後主劉禪的無能,但如果看到真實的歷史情况的話,就會發現其實根本就是此時的蜀漢已經失去了人心。

在此之前就要先回顧一下劉璋父子在蜀地的一系列政策了,蜀地因為自然地理的緣故,相對於北方來說是非常安穩的,所以吸引了大量的流民前來,而劉璋父子二人都沒有什麼向外拓展的意圖,只是安心的在蜀地發展,囙此一時間蜀地成為了亂世之中少有的桃源,百姓安居樂業。

而且劉璋父子作為外來戶,大量重用提拔了蜀地當地人為官,囙此劉璋父子在蜀地非常受歡迎,不過也因為這樣,蜀地的軍隊戰鬥力因為缺少實戰而非常衰弱,這也成為了後來劉備能够快速佔領蜀地的原因。

到最後,劉璋在經過了兩三年的抵抗後,最終還是被劉備圍在了成都市內,但此時蜀地雖然出現了不少像法正、張松這樣的巴州官員叛變,但是以成都為中心的蜀郡官民還是力保劉璋,最後在劉璋為了避免城裡居民受苦選擇投降的時候,城內官民阿兵哥哭成一片,哀歎賢主失去。

不過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幾十年後鄧艾兵臨成都時,城內官民紛紛規勸劉禪投降,甚至有的人還跑去歡迎魏軍,一反很多人認知中曹魏政權暴虐而蜀漢仁慈的形象。

其實出現這樣的情况,也不能怨劉禪無能,只是這些年劉備政權的統治實在是讓蜀地人民非常艱難了,一方面蜀漢頻頻北伐,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這些東西最後都要蜀地人民來承擔,因此他們儘早盼望著戰爭結束的一天。

另一方面,雖然劉備政權也是外來,但是在入蜀後大量任用荊州官員、巴郡官員等,比如諸葛亮、法正、李嚴等人,大力打壓蜀地本地豪門,囙此蜀地的一些大家族也盼望著一個新的政權來取代蜀漢。

最後,就是劉備在蜀地的一些政策確實激怒了民心,歷史上的蜀漢政權遠沒有小說中那樣仁義,而是使用了嚴刑峻法統治,只是在後來被糾正了回來,但這也極大的加深了蜀地官民對劉備政權的不認同。

此外,劉備濫發貨幣,使得蜀漢的經濟一度崩塌,最著名的就是“值百銖錢”,這樣一種經濟剝削更是讓下層百姓苦不堪言,囙此在最後魏軍進入蜀地的時候,百姓夾道歡迎也就成了這個政權最後沒落的景象了。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