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最佳實踐地

上海 73℃ 0
摘要:錢國平說的加速度,指向“全過程人民民主”。把“全過程人民民主”融入上海都市發展的全過程,立法是其中一環。

  在今年7月舉行的一場關於推進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座談會上,七寶鎮人大主席錢國平說道:“聯系點雖‘小’,卻承載著推進民主政治建設的‘大’責任,我們正努力跑出‘民意直通車’加速度。”

  錢國平說的加速度,指向“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全國人大指導下,在市委領導下,上海人大充分發揮職能優勢,擔當作為、攻堅克難,把全過程人民民主融入上海都市發展的全過程,融入人民城市建設的各方面,努力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最佳實踐地。

  基層立法聯系點的功能內涵在延伸深化

  6月17日,40多國駐華使節參訪長寧區虹橋街道古北市民中心等地。

  “72條建議被寫入全國性法律,這很好。”智利駐華大使施密特感慨,此前從來沒有在其他國家看到這樣一個社區,所有人都可以進來發表他們的意見,並以這種管道參與立法過程,“這是中國的一個特色”。

  虹橋街道基層立法聯系點,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在上海設立的首個基層立法聯系點。設立6年來,共有55部法律草案在這裡徵詢意見,上報1001條建議,其中72條被全國性法律採納。

  虹橋街道黨工委書記、人大工委主任胡煜昂說,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來聯系點考察時,首次提出“全過程民主”重要理念。在建黨百年重要時點,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進一步提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要求,使我們備受鼓舞,倍感責任重大。這一年,虹橋街道還專門成立“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基地”,將聯系點與黨群服務站、人大代表“家網站”、人民建議徵集點、社區議事廳等合併建站,延伸了傾聽民意的觸角,做到羣衆關切在哪裡,全過程人民民主就實踐到哪裡。

  這輛民意“直通車”也新增了更多班次,從街道、鄉鎮拓展到園區、企業和協會。現時,全市基層立法聯系點擴大至25個,覆蓋16個區。據最新統計,5年來,各聯系點參與20件國家法律和64件地方性法規徵求意見工作,提交立法建議6530條,獲得採納533條。

  七寶鎮人大是市人大首批設立的聯系點之一。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意見徵詢中,聯系點徵詢了不少建議。代表在執法檢查中發現,七寶商城菜場設立了便於監督的台賬箱,台賬上記錄了垃圾來源、傾倒時間和去向。聯系點隨即推動這一舉措在全鎮範圍內複製推廣,助力七寶成為上海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鎮。

  “這些年,聯系點的功能和內涵在不斷延伸深化。”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丁偉告訴記者,市人大常委會製定了《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指引》《關於徵詢基層立法聯系點意見建議的若干意見》,推動25家聯系點從立法徵求意見向監督執法、促進守法、文宣普法延伸,成為人民群眾全過程參與立法工作、向社會全方位展現人民民主的重要陣地。

  開門立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盤點今年上海人大的幾部重大立法,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立法理念,與都市發展息息相關。把“全過程人民民主”融入上海都市發展的全過程,立法是其中一環。

  初夏的興業路,梧桐繁茂,位於76號的一幢舊式石庫門小樓正在做最後的內部細節修繕。

  這裡是中共一大會址,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歷經數月打磨,《上海市紅色資源傳承弘揚和保護利用條例》5月21日表決通過,7月1日起正式施行。

  記者瞭解到,在這部法規的製定過程中,立法者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開門納諫,聽取和採納了各方意見。大家認為,上海作為黨的誕生地和初心始發地,在百年征程中形成了豐富的紅色資源、積澱了深厚的紅色底蘊,紅色基因已深深融入這座城市的血脈。在建黨百年這樣一個歷史時刻,製定和出臺一部傳承弘揚和保護利用紅色資源的地方性法規,正當其時。

  如果說,紅色資源立法是賡續百年紅色文化,那麼浦東新區法規,則是面向未來。6月10日,全國人大授權上海市人大常委會製定浦東新區法規。

  奮進新時代,勇擔新使命。兩周後,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就全票表決通過《關於加强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法治保障制定浦東新區法規的决定》,現時,首批浦東新區法規草案正向社會公眾公開徵詢意見。僅僅幾天,市人大就收到了來自各方的建議。

  《上海市城市更新條例》是開門立法的另一個樣本。對這座超大都市來說,城市建設已進入新階段,即從外延擴張轉向內涵提升,從大規模增量建設轉向存量更新為主。向存量要效益,以更新促發展,需要更高層面的制度創新。8月25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上海市城市更新條例》。

  “上海都市更新工作自此有了更加權威、更高階比特的法律依據。”拿到新法規後,幾比特代表深有感觸,“早在這部法提交審議前,我們就參與了立法調研和意見徵詢工作,什麼是‘全過程人民民主’,這就是!”

  打通代表聯系羣衆“最後一公里”

  7月,烈日當頭。吳淞路海甯路路口,72歲的宋老伯欣喜發現,這裡的天橋新裝了一部無障礙垂直電梯。“以前一上一下要爬近一百個臺階,現在只要幾分鐘!”

  宋老伯的這份舒心便利,與虹口區人大代表章雷堅持多年呼籲大有關係。早在2017年,他就建議為天橋加梯。資料顯示,本市既有道路人行天橋264座,已設垂直電梯或自動扶梯133座,按照規劃還將加設電梯38座。

  為回應代表的建議,全市合力推動人行天橋無障礙化建設。上海人大是其中的力推者,將這項工作列入了今年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羣衆辦實事”項目清單,推動政府“一橋一策”推進天橋“加梯”,力爭解决更多困難人群的“過街難”。

  要把“全過程人民民主”融入上海都市發展的全過程,也要融入人民城市建設的各方面。人行天橋的“加梯”,背後映射的正是這種理念。

  為了讓人民群眾隨時找得到人、說得上話、辦得了事,上海已建成近6000個代表之家、代表聯絡站、代表聯系點,打通了代表聯系羣衆的“最後一公里”,基本實現全市每一平方公里就有一個,有效推動解决事關羣衆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

  6000座代表“連心橋”還連到了“雲端”。近日,市人大將全市1.3萬餘名各級人大代表編入“家網站”,將全市近6000個“家網站”資訊在上海人大網上公開,同步開展運行情况績效評價,讓人民群眾找得到人大代表,反映得了情况。市民們興奮地說:“我們和代表架起了一座空中連廊。”

标签: 人民民主 時政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