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十强都市,定了!

黑龙江 63℃ 0
摘要:持續公佈的七普人口數據,仍在製造都市格局變化。最近,四川、湖北、黑龍江等省份公佈了七普數據,又有一個都市斜刺裏殺出!同時,中國人口十强都市,也已定局。四川七普資料顯示,2020年成都總人口達到2093.78萬人,首次突破2000萬!成為中國第四個人口超過2000萬級別的都市。亮出家底後,成都被嚴重低估了。2016年,成都被列為國家中心都市。鄭州同樣突破1200萬人,反超杭州、武漢,成為中國人口第十大都市;

持續公佈的七普人口數據,仍在製造都市格局變化。

最近,四川、湖北、黑龍江等省份公佈了七普數據,又有一個都市斜刺裏殺出!

同時,中國人口十强都市,也已定局。

1

製造“驚喜”的都市,正是成都。

四川七普資料顯示,2020年成都總人口達到2093.78萬人,首次突破2000萬!成為中國第四個人口超過2000萬級別的都市。

要知道,2019年成都的常住人口統計資料,只有1658萬人。

亮出家底後,成都被嚴重低估了。

從增量上看,10年時間成都增量達到581.92萬人,年均增長接近60萬!人口吸引力,並不比北上廣深差多少。

而這背後,歸功於成都10年經濟的高速發展。過去10年,成都緊抓電子資訊等支柱產業,吸引大量人口流入,尤其是省內人口的流入,反而帶動了農民工返鄉潮。

2009年,成都GDP只有4502億元,排在全國13比特;到了2019年,成都GDP達到1.7萬億元,排名也上升到第7比特。10年的增幅更是高達277%,位居全國第四位。

2016年,成都被列為國家中心都市。2020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獲批,成都、重慶正式上升為中國第四極。

一系列的利好,都讓成都的人口吸引力持續攀升。

就連坊間給出的新一線都市排名,成都也是連續多年排在第一位。

但成都的強勢,也讓四川其他城市略顯落寞。

10年時間,四川21個都市只有6個人口在增長,15個都市人口淨流失。而除了成都外,凉山、綿陽、宜賓的人口增量只在10-35萬的區間。

那個常被詬病“一城獨大”的四川,依然沒有改變。

2

類似的“一城獨大”,也出現在湖北省內。

湖北七普資料顯示,2020年武漢總人口達到1232.65萬人,在湖北是妥妥的大哥,身後第二名的黃岡也僅588萬人,比武漢差了一半。

同樣,在10年間的人口增量上,武漢達到254萬人。而第二、第三位的咸寧、恩施增量還不到20萬人。

在湖北17個地級市中,10年間只有5個都市人口在增長,12個都市人口淨流失。

武漢“一城獨大”的嚴峻程度,並不比成都差多少。

儘管如此,但武漢這一成績,並未達到理想狀態。

對比中部六個省會城市,2010年時,武漢是妥妥的老大,是唯一一個突破900萬人的都市。

而到了2020年七普,鄭州以397萬的增量反超武漢,成為中部人口第一大都市!

長沙,10年增長也超過300萬,總人口達到千萬級別,在武漢身後虎視眈眈。

順帶說一句,中部六個省會城市的人口增量都超過了100萬,這是東西部、東北都沒能出現的場景。

還記得2017年打響“搶人大戰”第一槍的,正是武漢。為何成績卻比鄭州、比西安、比長沙都要差的多?

問題依舊出在大學生群體上。

武漢的教育資源,尤其是高校資源,在中國是數一數二的存在。84座高校排名全國第二,僅次於北京,其中7所211高校;在校本專科學生106萬人排在全國第三,僅次於廣州、鄭州。

但尷尬的是,武漢大學生的留存率太低。有研究顯示,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的畢業生,大概只有四分之一選擇留在武漢,而兩所名校各有接近30%的本科畢業生都奔向了廣東。

而這背後的癥結,在於武漢的產業結構單一以及薪資水準較低。

過於依賴鋼鐵、汽車等傳統工業的武漢,在近些年風生水起的互聯網行業面前並不吃香。那些偏向金融、新媒體、互聯網、遊戲等專業的學生,只能去北上廣深杭打拼。

再加上周遭鄭州、長沙、杭州、合肥、南京等一眾網紅都市,大學生流失率就更高了。

如此局面,讓武漢僅僅成為一個人才培養基地,甚是尷尬。

好在,武漢近兩年開始發力新興產業,但脚步必須加快了。

3

比武漢更不高興的千萬人口都市,非哈爾濱莫屬了。

黑龍江七普資料顯示,10年間13個地級市人口全部呈現淨流失狀態,全省淨流失646萬人,全國墊底。

儘管遼寧尚未公佈具體數據,但黑龍江應該是全國唯一一個全部地級市都在人口流失的省份。

也囙此,2010年就有1063萬人的哈爾濱,到了2020年只剩下1000.99萬人,跌破千萬只剩下9900人。

要說哈爾濱是最落寞的省會城市,應無抗告。

此外,還有多個都市跌破重要關口。10年流失166萬人的綏化,從541萬直接跌至375萬;齊齊哈爾跌破500萬,伊春跌破100萬,鶴崗跌破100萬。

如此看來,“白菜價房子”出現在鶴崗等地方,就不足為奇了。

而另一個東北省份——吉林,只能說情况稍微好一些。

七普資料顯示,吉林10年間淨流失338萬人,排名僅高於黑龍江。

而不同於黑龍江全面流失的局面,長春10年間增長了29.54萬人,算是勉强撐住了場面。

但除了長春之外,10個地市也是全部處在人口淨流失狀態。吉林市流失79萬人跌破400萬,松原流失62萬人,白城流失48萬人跌破200萬,都是比較嚴重的都市。

東北人口流失,已是老生常談的話題。

轉型過慢的產業結構,常被詬病的營商環境,老齡化嚴重的人口結構,都在證實“投資不過山海關”的正確性。

年輕人都在離開家鄉,東北給不了他們想要的未來。

4

在成都、武漢、哈爾濱公佈七普數據後,中國的千萬人口都市終於定局!

與2019年公佈的數據相比,七普後的千萬人口都市格局可謂大洗牌:

成都總人口突破2000萬,牢牢佔據中國第四城的位置;

廣州、深圳反超天津,來到第五、第六比特;

西安爆發突破1200萬人,反超蘇州、杭州、鄭州等一眾都市,躍升至第八位;

鄭州同樣突破1200萬人,反超杭州、武漢,成為中國人口第十大都市;

東莞、青島、長沙突破1000萬人,成為榜單新客;

哈爾濱從第九掉落至第十八比特,僅差不到1萬人就即將跌出榜單;

而南陽,成為唯一一個正式退出千萬人口的都市。

與2010年六普數據相比,18個都市的增量表現,可謂天差地別。

深圳10年間增長720萬人,高居第一。爆發式的人口增長,和狹小的土地面積,讓深圳開始收緊落戶政策。

5月26日,深圳市發改委對《深圳市戶籍遷入若幹規定(征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與此前深圳落戶規定相比,修訂了6個方面的內容。

其中備受熱議的當屬“將核准類學歷型人才的底線要求調整為全日制本科”,這意味著全日制大專將無法直接入戶。而年齡限制也收緊至本科35歲,碩士45歲。

一線都市中落戶門檻最低的深圳,面對人地衝突,已經釋放最明顯的訊號:“來了,就不一定是深圳人了”。

廣州、成都10年間增長都超過580萬人,位居二三比特。西安增長448萬,位居第四位。

鄭州、杭州、重慶、長沙4個都市的增量,則超過300萬人。

與此同時,還有臨沂、天津、哈爾濱3個都市的增量低於100萬,哈爾濱更是淨流失62萬人無奈墊底。

人口加速向大城市流動,已是無可爭辯的事實。但新的衝突已經凸顯,中心都市的規劃已跟不上人口流入的速度,現行的交通設施、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也無法滿足現有的人口規模。

像深圳一樣收緊落戶條件,或許成為未來風潮。

人們向覈心大中城市,尤其是一線、新一線都市輕鬆落戶的大門,即將面臨關閉!

都市大洗牌,遠未大結局。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