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李白在《將進酒》中言道:“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年輕時,李白曾想一展抱負,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是,他的夢想卻被現實擊碎了,他佯裝醉酒,故撒癲瘋,不願效仿“高力士”們之奴顏婢膝,只有一醉,方能解千愁。另外,雖然李白曾自稱是“酒中仙”,甚至還“會須一飲三百杯”,但實際上,古代最能喝酒的人卻不是他。
劉伶,“竹林七賢”之一,在那個時代,他是當之無愧的大才子,但是,他追求的卻不是高官厚祿、名留青史,而是一醉方休。劉伶的社會地位很低,他相貌醜陋,身材矮小,只有6尺左右,根據《中國曆代度量衡考》換算的話,大概還不到1.5米。不過,劉伶卻的腦袋卻十分够用,他喜歡研究“老莊之學”,追求逍遙自在,無為而治,不拘泥於世間萬物。
對一個無牽無掛的人來說,劉伶的這種性格固然是很好的,可是,一旦他當了官,就會對社會產生消極影響。取得功名之後,劉伶曾在建威將軍王戎手下任參軍,晋朝建立之後,每個人都在為發展國力全力以赴,唯有劉伶一人提倡無為而治,他不想這個世界發生什麼改變,只要順其自然就好。囙此,不久之後,劉伶的同僚一個接一個地昇了官,只有他碌碌無為,消極度日。
後來,劉伶罷官了,他再次回到了老家,開始飲酒作樂。泰始二年(266年),朝廷派人去請劉伶回來做官,再怎麼說,他還是很有能力的。沒想到的是,為了逃避被朝廷徵召,劉伶竟喝得酩酊大醉,然後脫光衣裳,跑到村口裸奔。特使一看,在家休養了一年的劉伶不但沒啥進步,反而成了一個“酒瘋子”,他遺憾地搖了搖頭,轉身就打道回府了。
其實對劉伶來說,喝酒只是他寄託內心情感的一種管道,他曾在《酒德頌》中寫道:“惟酒是務,焉知其餘。世俗中的條條框框實在太過於繁瑣,劉伶不願入朝為官,不願被禮法所束縛,他寧願日日飲酒,夜夜笙歌,游離在醉生夢死之間,只有這樣,他才會進一步感受到“天上人合一”的境界。
話雖如此,但劉伶的酒癮實在太大了,每次出門,他必會帶著一個酒壺,而且還讓人拿著鐵鍬跟著。為啥?因為他覺得自己遲早有一天會死在路上,這樣一來,別人埋他也方便些。後來,劉伶被酒水掏空了身體,他不但骨瘦如柴,還會因一時喝不到酒而感到口渴。一天,劉伶對著酒缸飲酒,怎麼都不肯撒手,妻子氣急,一脚便把他踢了進去:既然你要喝,就喝個够吧!說完之後,她就收拾東西回娘家了。
三天后,妻子從娘家回來了,她心中牽掛劉伶,怕他出什麼閃失。然而,進入家門後,妻子卻看到了這樣一幕:劉伶不但把酒缸喝了個底朝天,還醉醺醺地爬起來,一臉得意地說了3個字:還有誰?如今,這3個字已經成為年輕人口頭禪,但他們卻不會像劉伶那樣喝得醉醺醺。另外,劉伶的結局也很不錯,他一直活到了80歲高齡才壽終正寢。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