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保護動物”,在湖南卻成下酒菜,當地人:問題不大

江西 50℃ 0
摘要:都說“民以食為天”,中國人為了吃可以說是挖空了心思,一個時代就有一個時代的流行食物。在宋代,最流行的是現在看來習以為常的羊,甚至到了全民熱火朝天的熱衷於吃羊把羊吃到快滅絕的地步。不過,讓人更想不到的是在如今的湖南,我國的“保護動物”,在當地卻成了下酒菜,當地人則表示:問題不大。例如接下來提到的保護動物,就是法律規定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食用和捕獵,以此保護瀕臨滅絕的生物的。

都說“民以食為天”,中國人為了吃可以說是挖空了心思,一個時代就有一個時代的流行食物。在宋代,最流行的是現在看來習以為常的羊,甚至到了全民熱火朝天的熱衷於吃羊把羊吃到快滅絕的地步。這是為什麼呢?一來是由於宋代人十分講究吃,飲食業蓬勃發展,自然就形成了新的飲食風尚。二來是由於宋代皇宮貴族們都喜歡吃羊肉,讓禦膳房變著花樣的做羊肉,據記載皇宮裏一年能吃掉近450000斤的羊肉,同時有羊肉的宴席被看作招待親友的最高禮遇,導致民間爭相模仿,形成了吃羊肉的風氣。

除此之外,宋代能够養羊的遊牧之地幾乎都被遼、西夏等國家佔據了,這就導致了遊牧資源的稀缺,這樣下去羊肉自然就不够吃了,羊也曾一度被吃到瀕臨滅絕的地步。任誰也想不到,在現今唾手可得的事物在宋代會成為人人追捧的美食,甚至誰能吃到羊肉就是有身份有地位的象徵。畢竟當時尋常百姓也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吃得到羊肉這種珍饈美味。不過,讓人更想不到的是在如今的湖南,我國的“保護動物”,在當地卻成了下酒菜,當地人則表示:問題不大。原因何在呢?

一、成為當地美食的“保護動物”

正如前面提到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的飲食風尚,事實上每個地域的飲食風格也大有不同。例如在我國,西部地區的三餐大部分以麵食為主,北方的餐館最大特點就是量大管飽,川渝地區有火辣辣的待客之道,而在南方則講究做菜的精細,以清淡為主。即便是這樣,也不是什麼東西都可以當做食材被送上餐桌的。例如接下來提到的保護動物,就是法律規定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食用和捕獵,以此保護瀕臨滅絕的生物的。

說到瀕危的物種,大概人們熟知的就是大熊猫、華南虎等等在深山老林裏或者被關起來保護的猛獸,事實上還有許多在人們身邊但往往被忽略掉的瀕危動物。正如體型較小的娃娃魚,就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也就是說如果有人捕食或者濫殺了娃娃魚是直接構成犯罪的。但就是這樣一個珍貴的動物,在湖南省張家界這個旅遊的名勝都市,幾乎隨便走進一家飯店,選單上都赫然寫著“娃娃魚”這道菜。

而且這道菜在當地的出名程度也讓人訝異,可以說是一道人人都愛的下酒菜。這讓來此地旅遊的遊客乍見之初都覺得驚訝,甚至有人大驚失色看到之後想要報警,舉報有人殘害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後來在當地人的解釋下人們才明白,在湖南當地,人們端上餐桌的娃娃魚不是野生的,而是自家養殖的,當然也就不算什麼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了。此番解釋之下,才真的是讓人松了一口氣。

二、最珍貴的兩棲動物——娃娃魚

“娃娃魚”的學名叫做中國大鯢,它是兩棲動物,既可以生活在淡水裏,也能在山間爬行,甚至有的可以直接爬到樹幹上活動。之所以親切的叫它娃娃魚和它的外觀一點關係也沒有,體型龐大的它是肉食動物,和可愛無害的娃娃是大相徑庭。不過叫聲卻是像娃娃的哭聲,這點“反差萌”才是人們稱之為娃娃魚的真實原因。據考察,娃娃魚這種生物最早可以追溯到1.65億年前,只是發展到現在,它的生存環境經歷了太大的變遷,沒有了合適的生長環境自然現存的數量也大大减少。

物以稀為貴,1988年,我國將娃娃魚列為了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迄今為止,娃娃魚的專用保護區已經達到了20多個,而上述湖南省張家界也在其列。國家對它的保護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人們也漸漸意識到這一野生動物的稀缺程度,從而提升了對娃娃魚的關注度。隨著人們保護動物自覺性的提高,像是幾年前新聞報導過得廣西一家餐館在售“紅燒孔雀”菜肴的事件,想必是不會再發生了。

結語

野生動物是自然界生物鏈裏不可或缺的一環,任何一樣的滅絕都可能會導致整個生態系統的紊亂,隨之會影響到身處在生物鏈裏的人們,最後必將導致十分嚴重的後果,囙此,保護野生動物實際上就是保護人類自己。遺憾的是,據調查,全球範圍內的動植物種消失的速度可以用分鐘來計算,這無疑是讓人心痛的數據。按照這個趨勢不加制止的話,恐怕真的將迎來不堪設想的後果了。

參考文獻:

《東軒筆錄》

《遊山西村》

标签: 湖南 娃娃魚 滅絕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