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謀事’和‘幹事’結合起來,動態對標對錶,堅持改革蓄能,激發內生活力。”龍江森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旭東在談到森工集團改革時這樣說。
這是龍江森工認真落實黑龍江省委、省政府部署,充分踐行了大型國有生態公益性企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宗旨,努力改革、發展的“所作所為”。
從全力推進重點國有林區改革,到正在進行中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龍江森工集團公司黨委重塑生態建設新模式、重建林業產業新體系、重聚產業發展新動能、重構公司治理新機制的責任擔當,帶領著龍江森工人攻堅克難,在改革中蓄能前行。
破題:向改革要動力
制度,是破題之鑰、治理之基;治理,是運轉之效、制度之能。結束了70年政企合一管理體制的龍江森工集團,改革一直處於“進行時”。
張旭東表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是在體制與機制改革接續推進、企業與事業單位改革交織進行、歷史問題與現實衝突同步化解、思想觀念更新與發展模式重構相互促進的特殊歷史背景下開展的,具有森工的複雜性、艱巨性和特殊性。必須樹立全域、系統的治理理念,使各項改革相得益彰。
面對各種困難和壓力,龍江森工牢牢把握大型國有生態公益性企業的功能定位,集團黨委召開改制專題會議,明確了改制目標任務、時間表、路線圖,建立了改革台賬,推動一系列改革舉措落地。
截至目前,已完成132家全民所有制企業公司制改制,建立健全董事會制度,建立了133人外部董事庫,向各林業局有限公司派駐了外部董事,實現了外部董事占多數。完成了山河屯林業局有限公司三木藥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對符合混改條件的15家企業進行了科學評估;推進林業局有限公司所屬單位生態保護類、商業企業類和社會服務分類改革。初步建立起權責清晰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正在加快從政企合一的行政管理模式向公司治理模式的轉型。
對於難啃的硬骨頭——事業單位改革,森工全面摸排底數、綜合研判、精准施策,37家事業單位全部改制成公司制企業,啟動公司化市場化運營;65家事業單位綜合為56家,做到了領導班子配備、人員安置、辦公場所確定、機构掛牌“四到位”。
在森工上下全面深化改革、推進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集團黨委敢於直面黨員幹部存在的突出問題,狠抓林業作風轉變,以沾河林業局有限公司為試點,開展了“强黨性、守黨紀、爭做生態文明建設先鋒”集中教育活動,著力解决部分黨員幹部存在的思想、組織、紀律、作風等問題,以點帶面,不斷推進龍江森工集團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
“現在沾河局機關人員的工作作風有了很大轉變,服務態度不好、辦事效率不高的問題沒有了,想幹事、能幹事、真幹事的人越來越多了。”沾河林業局有限公司職工關鶴飛表示。
現時,集團公司總部董事全部配齊,110家子企業完成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制定出臺了《龍江森工黨委前置研究討論重大經營管理事項清單》《龍江森工黨委審議和决策重大事項清單》《龍江森工黨委會議事决策規則》等制度,做到管理有規章、製定有依據、履行有監督、違約有追責。一項項具體的改革創新帶來的優勢正在逐漸固化成制度,成為任何人不能逾越的紅線。
通北林業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薑君表示,如今公司班子成員在上項目、做決策時,首先想到是否符合國家利益、生態效益、企業收益和職工利益,不符合的堅決不做。
轉型:向綠色要活力
作為改革後被省委、省政府定位為生態公益型企業的龍江森工,全力推進生態建設,在嚴守“林地和森林、濕地、植被、物種”四條生態紅線上也取得明顯成效。
積極實行天保資金科學規範封閉運行,森林資源得到逐步恢復和穩定增長,森林面積不斷增加,森林質量顯著提高,生態功能持續增强。截至2020年底,龍江森工林區森林覆蓋率達84.68%。
在東京城林業局有限公司英格嶺經營所森林撫育現場,所長王甡介紹說:“這麼多人搞撫育在過去是不多見的,這樣做就是為了通過更多的人工干預,讓森林生長得更好,從而提高森林質量,達到森林永續經營的目的。”
產業是經濟之本。改革後龍江森工集團通過探索打通“兩山”價值轉換通道,推進產業市場化發展,構建了營林、旅遊康養、森林食品、種植養殖、林產工業五大產業體系。
清河林業局有限公司打造全國最大的五味子種植基地,迎春林業局有限公司建起全國唯一特大型黑蜂產品加工廠;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大黑土耕地保護力度,建立了森工林區耕地“田長責任制”,探索實施了土地集約化經營模式;大力推動紅松經濟林建設,積極營造大榛子、藍莓、藍靛果、沙棘等堅果漿果經濟林,將生態建設與長遠產業發展、促進職工就業增收緊密結合;綜合二浪河亞雪線旅遊景區,計畫引進戰略投資者,帶動雪鄉、鳳凰山等旅遊景區提檔陞級,打造大雪鄉品牌;“黑森”森林食品進駐物美110家量販店,推進森林食品標準體系建設;發展林業碳匯經濟,近期將簽署森工碳資產公司與光大銀行黑龍江分行的碳中和業務契约;作為院牆企業的佳木斯木材有限公司,通過政府征地拆遷補償,將實現資產盤活變現5億元,為企業轉型發展、產業升級奠定堅實經濟基礎……森工產業由“一林獨大”逐漸走向“五指成拳”。
服務:勇擔國企責任
全面轉企後,集團仍然承擔著大量林區內大棚房和違建別墅清理、河湖長制等政府專項工作,同時還承擔著社區服務、醫院、城鎮消防、“兩供兩治一業”、城鎮環衛等社會性服務工作,每年需無償投入資金近10億元,充分發揮了國企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方面的中堅力量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行政職能、社會職能已陸續移交的情况下,龍江森工不等不靠,主動配合地方政府,在林區6.6萬平方公里範圍內,承擔起了疫情防控任務。兩年來,疫情防控累計投入1.6億餘元,展現了國企擔當。
全面轉企後,森工集團還承擔著37.45億元隱性債務,包括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清算、省級養老保險收支缺口等費用。集團公司多方籌措資金,償還了近30億元。
2021年,為助力龍江鄉村振興,開展“雙百”行動,累計支持綠化美化鄉村174個、提供苗木107.5萬株。這既是龍江森工集團對焦“生態强省”戰略辦實事的行動之一,也是彰顯國企社會責任擔當的又一具體體現。
“兩供兩治一業”、都市環衛管理、市政設施管理等機构部門實行“管辦分離”、收支兩條線管理,採取社會購買、企業兜底等管道保障運營,確保改革後林區社會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不降低。同時不斷完善住房、教育、醫療、養老、就業、社會保障等體系,持續補齊民生短板,努力提高職工的幸福感、獲得感。
據統計,在今年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著力為民辦實事解難題,累計建設林區公路1600多公里,維修農田道路580餘公里,新建改建供熱供水設施546處,新改建公廁167座,建設林農業種植養殖基地26個,開辦農業技術培訓班62期。
龍江森工在改革行程中,獲得了森工黨員幹部和廣大職工的理解和大力支持,努力彰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講政治、特別講奉獻、特別講擔當、勇於去勝利”的森工精神。(楊雪楠王天馳)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