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的這首《江南春》道出的不僅僅是春天秀麗、怡人的景色,更多的是在借曾經的興盛繁華抒古今興亡之歎,五千年的中國歷史,每一個地方都有著她動人的故事,用歷史的印記無聲地傾訴著過往。
除了那些歷史名人之外,出土的文物也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那些遺留至今的古代建築,經歷了幾百年、上千年的風雨侵蝕之後,仍在印證著中國古老的文明,尤其那些古都更是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大家都聽過“六大古都”,那麼究竟是哪六座都市,你能搞清楚嗎?
十三朝古都西安
西安是實至名歸的古都,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晋、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先後有十三個王朝在這裡建都,只不過那時候還不叫西安,多名為“長安”,而長安以大唐時為最盛。
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長安有著中原最為繁華的經濟與貿易,其留下的文化也自成一體,無論是秦始皇留下的兵馬俑,還是盛唐遺跡華清池,無一處不彰顯著古都盛世時期的文明。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自古以來有多少詩人留下名句,長安在他們心裡不僅僅是國都,同時也是文人墨客喜愛的逗留之地,在這裡處處都是他們離不開的“長安情結”。
十三朝古都洛陽
洛陽是僅次於西安的十三朝古都,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後樑、後唐、後晉,洛陽是這十三個王朝的國都,而且還是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足見其悠久的歷史淵源。
洛陽也有著很深的文化底蘊:西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左思耗時十年創作了著名的《三都賦》,由於這篇文章太優秀,很多文人學者爭相傳抄,抄到什麼程度呢?抄到洛陽的紙囙此都漲價了,這就是成語“洛陽紙貴”的由來。
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也是在此建都,修建了明堂、萬國天樞等著名建築,後來這些建築在歷史朝代變遷中損毀。如今洛陽博物館參照歷史上的天樞形態設計了旅遊觀光塔,未嘗不是對歷史建築的追憶,更是向世人證明洛陽曾經擁有的輝煌。
八朝古都開封
開封是夏朝、魏國、後樑、後晉、後漢、後周,宋朝,金朝這八個王朝的國都,以宋朝時期最為繁華,別看宋朝經常受外敵入侵,但在盛世時期東京開封府曾達到“八荒爭凑,萬國鹹通”的程度,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大都市。
眾所周知的《清明上河圖》生動而又形象地描繪出開封城內各階層的日常生活狀態,見證了開封當年繁榮興盛的景象。而歷史上最著名的清官包拯也是在此任職,他一生清正廉明的事蹟也是開封古都的一大文化特色。
六朝古都北京
春秋戰國時期,北京是燕國的都城,只不過那時候不叫北京,稱為“薊”,之後又是遼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一共是這六個古代王朝的國都,以明、清兩朝時最盛。明朝到了朱棣這代皇帝時遷都於此,命名為北京,由於臨近北部邊境,因而有“天子守國門”一說。
如今的故宮就是出自於朱棣之手,根據“天人合一”的規劃理念,紫微宮乃是天子居住之所,囙此這座帝王宮殿被稱為“紫禁城”。紫禁城見證了明、清兩代帝王的皇宮生活,裡面珍藏著的大量珍稀文物,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除了故宮之外,長城、天壇、十三陵等諸多的名勝古跡流傳於世,為研究古代歷史、經濟與文化留下了重要的參考資料。如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心,北京又成為了令世界矚目的焦點。
六朝古都南京
先後在南京建都的有:東吳、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因而被譽為六朝古都。南京古稱金陵、建康。歷史上在南京城內建造的“建康宮”曾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最壯麗的宮殿,存世三百六十年,史書記載“窮極壯麗,冠絕古今”,可惜的是如今已經無法看到當初的輝煌,只能在遺跡中尋找當年的盛景。
除了六朝古都之外,南京還是南唐的國都,稱為江寧,唐後主李煜的一首“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道出了當年的繁華與興盛,只是都湮沒在曆史的長河之中。
之後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歷時27年建造的南京明城牆是世界第一大城垣,至今仍屹立在那裡無聲訴說著明朝初建時的繁榮景象。
兩朝古都杭州
杭州存在的歷史悠久,在歷史上雖然只有吳越國和南宋的將其作為都城,但絲毫不影響杭州古都的稱謂。杭州人傑地靈、景色秀麗、氣候怡人,在古代就是眾多文人墨客喜愛的流連之地,這裡不但有美景、美人,還有清幽雅麗的詩詞之風。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這句古詩雖然說出了北宋亡國之後的苦楚,但也能從中看到杭州在南宋時期的奢華景象。杭州的西湖、靈隱寺等諸多美不勝收的景色使其成為“六大古都”之一,可謂是實至名歸。
小結
西安、洛陽、開封、北京、南京、杭州之所以被譽為“六大古都”,其主要原因就是這六座都市中不僅在悠久的歷史文化,還有更多的建築與文物流傳於世,結合這些都市經歷過的歷史事件,可以看到它們過去曾經的盛景。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朝代更迭、歷時向前,這些古都都經歷了繁華與衰落,唯一不變的就是曾經的發生過的歷史,在古籍中我們能够尋找到過去的脚印,去瞭解不同時期的社會與文明。
參考資料:《江南春》《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