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交城間神秘古城,只聞其名不見其城

山西 54℃ 0
摘要:古城大陵,是山西古代的地名,故址位於今山西交城縣、文水縣一帶。春秋時期晉國稱之為平陵邑。戰國時期,趙國稱之為大陸,亦曰大陵。王莽時,稱之為大寧。到南北朝時期,又複稱為大陵,北魏太平真君九年城廢。直到2020年,仍是交城人和文水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疑,上述地不止十裏,當為文水大城南村),改名曰受陽。

古城大陵,是山西古代的地名,故址位於今山西交城縣、文水縣一帶。春秋時期晉國稱之為平陵邑。戰國時期,趙國稱之為大陸,亦曰大陵。王莽時,稱之為大寧。到南北朝時期,又複稱為大陵,北魏太平真君九年(西元448年)城廢。

古大陵城距今將近三千年的歷史了,幾千年來,它的繁榮及在歷史上所起的作用,翻開《史記》、《左傳》、《漢書》《隋書》、《唐書》、《水經注》、《元一統志》、《明讀史方興記要》、《交城縣志》、《文水縣志》均有記載,可見其歷史意義之重大。直到2020年,仍是交城人和文水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

春秋時期,晋置大陵邑,即今古大陵城伊始。曆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到南北朝北魏晚期(西元534年)廢,建縣約為一千餘年。後魏遷治於大陵城西南十裏(約為今交城西城、文水東西舊城一帶。疑,上述地不止十裏,當為文水大城南村),改名曰受陽。隋開皇十年又更名為文水。到宋代元豐年間,因水患,受陽城陷。又徙置南淳東村(一說章多裏村南),即文水縣治。

西周初,周成三十年(西元前1106年)成王桐葉封弟叔虞為唐侯,叔虞子燮父即位後,因唐地臨晋水,便該國號為晋。晉國置縣為春秋中期,到後期,晉國已置有四十九縣。據《左傳》所記,,昭公二十八年分祁氏之田為七縣(鄔、祁、平陵、梗陽、塗水、馬首、盂)。

秋,晋韓宣子卒,魏獻子為政,分祁氏之田以為七縣,分羊舌氏之田以為三縣。司馬彌牟為鄔大夫,賈辛為祁大夫,司馬烏為平陵大夫,魏戊為梗陽大夫,知徐吾為塗水大夫,韓固為馬首大夫,孟丙為孟大夫,樂霄為銅鞮大夫,趙朝為平陽大夫,僚安為楊氏大夫。謂賈辛、司馬烏為有力於王室,故舉之;謂知徐吾、趙朝、韓固、魏戊,餘子之不失職、能守業者也;其四人者,皆受縣而後見於魏子,以賢舉也。——左傳·昭公(傳二八.三)

七縣之一的“平陵”即今大陵是也。這大概是史書上關於“大陵置邑”最早的記載。戰國年間,晋大夫趙哀的後代趙籍和魏、韓瓜分晉陽(今晋源一帶),為趙國。《史記》言:事趙肅侯六年(西元前334年),遊大陵,大戊舞諫曰:耕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肅侯下車謝。

又載:趙武陵王十六年(西元前310年)遊大陵,夢處女鼓瑟而歌。由此可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大陵即為古晋國、趙國文化中心之一。

西元前140年,漢武帝劉徹在全國各地設定四十八處鐵官,大陵即為其一。見《漢書》地理志:大陵,有鐵官,莽曰大寧。史載大陵故城周十餘裏。大陵縣城建築之規模便可想而知了。

交城置縣始於隋開皇十六年(西元596年),故城在今古交一帶。武則天天受元年(西元690年),移置卻波村(今縣治)。北魏前,交城地境史載為古晉陽之西南境,然不盡可信。據考,古大陵縣位於卻波村西南十五裏,文水縣東北二十五裏處。南北朝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所著《水經注》載:

汾水南過大陵縣東,文水(南徑文山下,山因以名,亦謂之文穀水。今文峪河)出大陵文穀,東到其縣,屈南到平陶縣(今平遙)東址,東入於汾。

查《文水縣志》,亦無“鐵官”之說,《寰宇記》雲:縣(交城)西北四十裏有大通監,管東西二冶烹鐵務,東冶在綿上縣,西冶在交城縣北山義泉社,取狐突山鐵礦烹煉。宋白曰:大通監本古交城地。又縣西北八十裏有大通鐵冶,宋設都提舉司及鐵冶所巡司,今俱廢。故漢代大陵縣境應是狐爺山以南,西即今交城平川、西冶川、東西葫蘆川、中西川、關帝山及文水本地一帶,狐爺山東北之地、古交一帶為古晉陽之地。史書卻以交城故縣(即今古交)歸屬為據,將交城全部算作了晉陽縣西境,實不足為信。此雖未見於史書,但亦有遺跡可考。今交城縣石壁玄中寺現存的唐開元二十九年六月《大唐太原府交城縣石壁寺鐵彌勒像頌並序》曰:

石壁穀,隋隸西壽陽縣,唐改壽陽為文水(壽陽者,受陽也,晋置),先朝析置交城,而寺立焉。

其文雖將隋置交城縣與武則天置靈川縣混為一談,但據而知,交城縣境西南部分原來應屬於古大陵城。《山西通志》論曰:石壁寺在縣西二十裏,與卻波村或本皆文水縣地,故雲為文水之古縣城,亦為交城之古縣城。

隋唐以後,大陵一直隸屬文水,明末清初,交城割土安都易之,才歸屬交城所有。此事見於《交城縣志》。

關於古大陵城遺址的問題,交城人多說為交城故地,原因是交城縣至2020年今仍保留以“大陵”為名的村落,即今位於山西省交城縣西營鎮境內的大陵莊村,且大陵莊村附近的村落多為以“營”、“城”、“寨”為名的村落,如“大營”、“西營”、“東營”、“城頭”、“寨子”等;大陵莊村內耕地也多以“城”為名,如“城曲”“鐵市地”等。

文水人又認為古大陵城遺址在文水境內,原因是文水至2020年仍保留以“大陵”命名的街道的習慣,如“大陵街”、“大陵坊”等。

另外據互聯網上蒐索“春秋古城大陵”所得,“山西省圖書館·走進山西·歷史地理·歷史地名·交城縣”載:

(大陵)漢時為晉陽縣西境,北魏屬受陽縣,北齊置牧官於此,隋開皇十六年(596)置交城縣,以縣城位於汾、孔二水相交處,故名。歷代縣名均不改。隋屬並州,唐屬太原府。故治即今太原市古交區。天授二年(691)移治卻波村,即今縣城。五代因之。元屬冀寧路,明、清屬太原府。民國屬冀寧道。抗日戰爭時期本縣北部為我根據地。1941年置交東、交西二縣。1945年8月30日二縣合併,屬晉綏八分區。建國後初屬汾陽專區,1951年劃歸榆次專區,1958年交城、文水、汾陽三縣合併為汾陽縣,1959年恢復交城縣原建制。

也就是說,所謂的古大陵城,漢時為晉陽縣西境,北魏屬受陽縣,北齊置牧官於此,隋開皇十六年(596)才正式稱為“交城縣”,原因是該縣城位於汾、孔二水相交處,故名。1958年交城、文水、汾陽三縣曾合併為汾陽縣,現今的交城縣是1959年後才重新劃分的格局。

“山西省城鄉資源資訊資料庫·城鄉建設·縣城建設·城池”載:春秋時期,本縣境屬平陵縣,城邑建於縣境西南5公里大陵莊一帶。據測算古城面積225萬平方米。城東南建有子城、航城,城西南建有洗城。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城廢,清初尚餘城樓1座,今僅留其名。

“山西省城鄉資源資訊資料庫·城鄉建設·縣城建設·橋樑”載:……東城橋建於北魏前大陵城護城河上,今大營村東,久毀。

可見,春秋時期古大陵城應該建在今山西省交城縣大陵莊村一帶無疑。

歷史事件

《史記》載,西元前334年,前310年,趙肅侯、趙武靈王遊大陵。

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太原商曜以大陵叛,徐晃攻破大陵城,

二十一年七月,曹操分南匈奴為前後左中右五部,中部都尉所統六千戶,居大陵縣。

北魏太平真君九年壽陽遷大陵城,並改名受陽。

來源:百度百科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