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特別”:新青海建設的精神動力——青藏高原精神述評(下)

青海 60℃ 0
摘要:青藏兵站部官兵前往大通縣向化藏族鄉達隆村開展幫扶活動。特別是進入新時代後,“五個特別”的青藏高原精神更加成為青海各族人民在新青海建設的征程中砥礪前行、不懈奮鬥的強大動力。

青藏兵站部官兵前往大通縣向化藏族鄉達隆村開展幫扶活動。青藏兵站部提供

格爾木河線路所插鋪道岔、撥接施工現場。劉建軍攝

 

天路兵車行。青藏兵站部提供

青藏兵站部指戰員在雪山下巡護。青藏兵站部提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歷史使命,如今,保障好青藏鐵路的正常運行,就是這一代青藏鐵路人“青藏高原精神”的最好體現。青藏集團公司提供

精神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氣,最寶貴的是精神。”新中國成立以來,青海各族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立足特殊省情,主動迎接挑戰,在戰天鬥地、攻堅克難、創造幸福生活的偉大創造實踐中,形成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五個特別”青藏高原精神。

多年來,無論是築路先鋒,還是駐軍官兵;無論是科研工作者,還是石油勘探者;無論是援青的有志青年,還是世代居住在這裡的高原兒女,每一個在青藏高原上工作生活的人,無時無刻不在自覺踐行著“五個特別”的青藏高原精神,接受著“五個特別”的青藏高原精神的熏陶。特別是進入新時代後,“五個特別”的青藏高原精神更加成為青海各族人民在新青海建設的征程中砥礪前行、不懈奮鬥的強大動力。

  凝聚幹事創業的精神動力

72萬平方公里的青海省,大約有96%的土地都在青藏高原上。這就意味著青海的每一步發展,都必須想辦法應對高原環境帶來的挑戰。在高寒缺氧的不利條件下,生活和工作在這裡的人們不畏艱辛、勇於拼搏,在青海建設行程中不斷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勵著一代代青海人為雪域高原的發展書寫下一篇篇華彩樂章。

可以說,青海的每一步發展,都依託著偉大精神的支撐。從“開路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柴達木精神”,再到“可哥西裡堅守精神”“青藏鐵路精神”“尕布龍精神”玉樹“抗震救災精神”,每一個精神的背後,都閃現著時代的光芒;每一個時代的偉業,都深深地烙印著精神的足迹。

“五個特別”的青藏高原精神,正是這一切精神力量的集成。青藏高原精神代表著一個地域的特質,凡是誕生在這片大地上的精神力量都可以被其所包容;青藏高原精神是一股力量的源泉,從每一個偉大事業當中誕生的精神,或多或少都蘊含著青藏高原精神的實質內涵。

青藏高原精神體現的是一種吃苦、忍耐、戰鬥、團結、奉獻的中華民族精神。但凡幹事創業,要想成功,吃苦、忍耐、戰鬥、團結、奉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要想在青藏高原幹事創業,就要“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

這就是青藏高原精神的獨特之處。它在一個特殊地域將中華民族精神與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融為一體,使之成為了青海各個時代幹事創業、謀求發展的强大精神動力。

  傳遞堅毅奮進的意志品質

精神是人意志品質的一種具體體現。“五個特別”的青藏高原精神,就是長期以來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青海各族人民在艱苦環境下求生存、謀發展的文化積澱和積極向上的民族心理的反映,是在建設新青海過程中凝結和聚集的優秀精神和寶貴品格,是青海各族幹部和羣衆團結奮鬥的結晶,充分展示了青海各族幹部和羣衆的精神風貌和思想境界。

自1988年6月參加工作以來,西寧市林業科學研究所所長張錦梅始終不忘初心,在從事國土綠化工作中,始終致力於鄉土樹種的研究與選育。她為西寧市的造林綠化工作奉獻了自己的青春,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並結出累累碩果。30多年來,她的足迹踏遍青海高原的山山水水,以拼搏實幹的銳氣、不勝不休的志氣和“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勁頭,攻堅克難,破解了一個又一個高原造林的難題。

“我父親就是青藏公路的一名養路工,是他們那一輩傳承給我們的奉獻精神和堅定的信念讓我在公路養護崗位上一干就是30年。”都蘭公路段都蘭工區職工馬政軍,從小就在養路道班上長大,對當年艱苦歲月有著很深的記憶和感觸,對父輩們留下來的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精神敬佩不已。“作為新時代的公路養護人,我感到分外驕傲和自豪,我將繼續沿著先輩們的足迹,紮根工作崗位,練就過硬工作技能,做好公路養護保通,為公路事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踐行“五個特別”的青藏高原精神所湧現出的先進典型和模範人物不勝枚舉。“五個特別”的青藏高原精神處處體現和承載著青海各族幹部和羣衆的共同情懷、理想、意志、品格、精神和態度。具體而言,就是紮根高原、熱愛青海、熱愛家鄉的濃濃情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奮鬥、為改變青海落後面貌而奮鬥的崇高理想,在極為艱苦的環境下奮鬥、拼搏、進取、忍耐的堅强意志,不求名利、淡泊物欲、只求貢獻、不求回報的奉獻品格,是各民族相互尊重,誰也離不開誰,共同建設祖國,維護統一的團結精神,是真抓實幹、尊重規律的務實態度。

青藏高原精神所傳遞的就是人在艱苦環境中奮鬥、拼搏、進取、忍耐的堅強意志品質,彰顯的是一個民族在艱難困苦當中勇往直前、迎難而上、百折不撓的性格本色。

  鐫刻綠色發展的時代印記

8月16日,中共青海省委印發《關於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的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率先打造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新高地,打造美麗中國、美麗世界的青海模範。

青海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態”的省情定位,堅持生態保護優先、推動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推動建成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已成為全省各族幹部群眾共識和自覺行動。

青海的生態功能區大部分都位於高海拔地區,這些地方大多高寒缺氧,不要說長期堅守,即便是短暫的停留,都會引起劇烈的高原反應。但世代生活在這片雪域高原上的青海人民熱愛這裡的綠水青山,他們早已習慣與此地的生靈和諧共處。於是,在廣袤的可哥西裡,在連綿起伏的祁連山脈,在奔騰不息的三江源頭,一個個堅毅的身影不畏高寒缺氧和艱苦的生活條件,自願選擇孤獨、選擇堅守。

4.5萬平方公里的可哥西裡夏日沼澤泥濘、大河攔道,冬季冰封雪凍、哈氣成霜,平均海拔4600米,被稱之為“無人區”。但一代又一代的可哥西裡守護者在這裡,用理想信念捍衛著一方平安。從瀕臨滅絕到隨處可見,在一代代巡山隊員的不懈努力下,可哥西裡藏羚羊種群數量已恢復到了7萬多只。

秋培紮西是現任可哥西裡管理局卓乃湖保護站站長。他的舅舅索南達傑、父親紮巴多傑都為可哥西裡獻出了生命。他說,“既然有人在這個地方創造了價值,我覺得這個價值必須延續下去,我願意用生命和青春守護可哥西裡。”

在秋培紮西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種精神的傳承,看到的是青海人民對於良好生態由衷的熱愛。

選擇堅守就意味著要無私奉獻,可哥西裡堅守精神生動詮釋了“五個特別”的青藏高原精神。在我省越來越注重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綠色發展的大背景下,“五個特別”的青藏高原精神也將會被時代不斷賦予新的內涵而愈加豐富,並且隨著一代又一代的雪域高原兒女一直傳遞下去。(鄭思哲)

  採訪手記

以精神力量奏響奮進樂章

精神是一個民族長久發展積澱下來的內在品格,它能够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地傳承演變,並且順應時代需求,成為支撐起時代發展的內生動力。它以人的意志品質來體現,最終通過口耳相傳,群體昇華成為民族心理,生生不已。

青藏高原精神本就是一種帶有民族特質和地域特性的精神力量,只要有人生活在這片雪域高原,無論時代怎樣變換,這一精神就會永遠傳遞下去。而且會隨著時代變遷,它所映射的精神內涵會開枝散葉,不斷豐富地永遠紮根在這片高原大地上。

在我看來,精神的延續有時是一種很微妙的傳承。就好比家風,因為從小耳濡目染,即便你脫離了原來的家族環境,但你在生活當中還是會或多或少展現出相應的行為舉止,並且影響到你家庭裏的下一代。

所以,精神的延續有其自身動力,一旦傳承開始,精神將得以賡續。

囙此,青藏高原精神的傳承將會源遠流長,因為工作生活在這裡的每一個人都需要這樣的精神特質。一大批在長久的堅持、忍耐、奉獻中為青海乃至國家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典型,作為這一精神的標杆,激勵著人們去繼承這一光榮的精神傳統。

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青海的第一批建設者們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憑藉著“五個特別”的青藏高原精神,為我們鋪就了前進的基石,今天為了青海的發展,我們更需要以“五個特別”的青藏高原精神,凝聚起幹部群眾幹事創業的精、氣、神,以精神的力量奏響奮進的樂章。(鄭思哲)

标签: 青藏高原 時政

評論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