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東西跨經度約62度長達約5200公里、南北跨緯度約50度相距近5500公里,擁有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以及約470多萬平方公里的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
我國的熱帶地區有哪些?
我國位於大洋的西岸,也就是瀕臨地球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背靠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且南北跨度大,囙此是世界上水熱條件較為優越的國家之一,水資源總量排名全球第六比特(前五位分別是: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印尼)。
由於我國南部有熱帶與北溫帶的分界線北回歸線穿過,具體來說就是臺灣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省被北回歸線橫穿,囙此熱量豐富、雨量充沛,不過由於廣西受南部沿海沿岸寒流等因素的影響,起到降溫减濕的作用,導致廣西的氣溫相對較低、降雨量較少,達不到熱帶氣候定義上的月平均氣溫和平均降水量的“要求”,故而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只有臺灣省南部、廣東湛江的雷州半島以及雲南南部(包括西雙版納、普洱的部分大部分區域)、海南大部分區域按照積溫數量達到“熱帶”的標準,不過有明顯的旱季、雨季,囙此都不是熱帶雨林氣候,而是熱帶季風氣候,只不過植被(自然景觀)表現為熱帶雨林。
我國天然的“物種基因庫”
此前筆者在科普雲南印度野牛(亞洲野牛、白肢野牛)、圓鼻巨蜥等珍稀野生動物的時候講到過,由於雲南位於我國西南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且海拔高差异常懸殊,囙此氣候類型多樣,中部和北部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南部屬於熱帶範圍、滇西北屬高原山地氣候,動植物種類位居全國第一位,脊椎動物種類和高等植物種類分別占全國的60%以上和58.9%,被譽為“動物王國”和“植物王國”。
而海南省位於我國的最南端(屬於華南地區),這裡處在熱帶地區的北緣,全境基本上屬於熱帶季風氣候,除極個別年份冬季有低溫陰雨天氣外長夏無冬、降雨充沛,雨源主要有“鋒面雨”、“熱雷雨”以及“臺風雨”,不僅氣候宜人,非常適合“北方人過冬”,而且也有利於熱帶動植物的生長和繁衍,是我國南繁育種的理想基地。
海南光溫充足、光合潜力高,被譽為我國的“天然大溫室”,島上不僅有神奇的熱帶原始森林(熱帶雨林),而且還有102種稀有動物被列入國家一、二類重點保護動物名錄,其中包括黑冠長臂猿、海南坡鹿等珍惜物種。而且還有野生稻、小粒稻、野荔枝、等野生物種,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由於海南的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可以說是我國“物種基因庫”和最大的“自然博物館”,因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別樣的風土人情而形成豐富的旅遊資源。
海南黑冠長臂猿喜“添丁”
據海南日報等媒體的報告,記者在9月5日舉行的海南長臂猿喜添嬰猿海口-馬賽聯合新聞發佈會上獲悉,“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監測到海南長臂猿B群、D群兩個家族群分別新增嬰猿1只”,也即是說“海南長臂猿的種群數量由2020年的5群33只新增至5群35只”。
提起海南黑冠長臂猿,有些朋友可能比較“陌生”,它是哺乳綱靈長目類人猿亞目長臂猿科長臂猿屬,在全球20種長臂猿中唯一在我國海南省有種群分佈的物種,也就是屬於海南省的“特產”了。
海南黑冠長臂猿有“海南長臂猿”、“黑長臂猿”、“吼猴”、“撩梆猴”、“料猴”、“風猴”、“黑猴”等別稱,與其它物種靠拉屎撒尿來標記領地不同,海南長臂猿靠“吼聲”來確定“領地”,活動領域比較固定,主要是吃“堅果”,在食物比較匱乏的季節偶爾也會以嫩葉、花苞和小昆蟲、鳥蛋等動物性食物“充饑”。
從棲息地環境來看,海南長臂猿棲息在海拔約100米到2500米的原始熱帶雨林和南亞熱帶山地濕性季風常綠闊葉林中,且活動、覓食、休息等均在高度在15米以上、樹徑在20釐米以上的大喬木冠層或中間層進行,很少下至5米以下的小樹上活動,過著“高大上”但又居無定所的生活,也就是從不落地,“吃喝拉撒睡”都在樹上且沒有固定的“窩”。
從外表上來看,雄性和雌性的毛色相差明顯,主要表現為公猿全身幾乎是黑色,母猿通體金黃且頭上有恰似戴了一頂“小黑帽”的冠斑,故而被稱為海南黑冠長臂猿,不過與其它有些物種雄性體型略大於雌性不同,海南長臂猿公猿的體形要比母猿略小。
海南長臂猿屬於全世界極瀕危的25種靈長類物種之一,已被列入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受到法律的保護。
海南長臂猿為何如此珍稀?
實際上在20世紀初,海南森林覆蓋率達90%的時候海南長臂猿還曾有較大範圍的分佈,到了20世紀50年代森林面積的减少其種群數量降到了2000多只,而隨著人類活動影響的擴大,其棲息地不斷被壓縮或棲息地被碎片化種群被隔離成島狀分佈,導致種群數量銳減,至90年代初除了“霸王嶺自然保護區”尚有兩個族群不足10只個體外,其它區域幾乎沒有了踪迹,屬於極度瀕危物種。
儘管現如今的海南長臂猿種群規模已經恢復到了5群35只,且我國為了恢復其種群恢復做了很大的努力,但依然處於病危的邊緣,這主要是與海南長臂猿所依賴的棲息地環境和其自身的繁殖速度等有關。
一、海南長臂猿生境獨特
上文中講到,海南長臂猿“棲息地”非常特別,棲息在原始森林的大型喬木的頂端或中間層,從來不下到地面活動,可以說不僅對原始森林的生境非常“挑剔”,也非常“挑食”,囙此人工林或殘次林很難達到它的棲息標準。
而且這種“高大上”的生活方式,既不利於工作人員對其種群數量的統計,而且由於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性極高,不能像大熊猫、朱鹮等物種那樣通過抓捕進行“人工繁育”的管道擴大種群規模,只能通過保護和擴大其棲息地生境,依靠改善雨林的生態環境這種自然的管道來恢復。
二、會像人類一樣組建“家庭”的海南長臂猿
對於老虎、鬣狗等大多數動物來說,要麼是獨居,要麼是群居,並沒有“家庭”的概念,大多數動物只是在“發情期”的短暫“結合”或者是“在一起”,但是海南長臂猿來說情况就不一樣了。
海南長臂猿一般生活在“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群中”,由一隻公猿、一隻母猿以及一到三頭幼獸組成,也就是一個海南長臂猿“家庭”大約由5個左右的“成員”組成,可以說這種“家庭結構”與人類的非常相似。
不過海南長臂猿的繁殖速度非常緩慢,公猿要到7-8歲才能達到性成熟,而母猿要到9歲,每隔2-3年才能繁殖一次,孕期為7-8個月,且1胎僅產1只幼崽,成年體重7-10公斤,壽命最長可達30餘年。
通常情况下,公猿“成年”後就會“分家”過上一段獨立的生活,而在此期間若無法在其它猿群中奪取“首領”地位就很可能孤獨一生,所以海南長臂猿的繁殖速度是相當緩慢的。
總結
海南長臂猿在上世紀初在我國海南島有著廣泛的分佈,五指山、鸚哥嶺、吊羅山、黎母山、東方以及白沙的原始雨林高大喬木都是它們重要的棲息地。
然而隨著工農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原本適合海南長臂猿棲息的大面積原始森林遭到砍伐,取而代之的是農田或人工經濟林,由於開發過度或原始生態林被分隔碎片化嚴重,缺乏生態廊道等,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在短短的百年內急劇下降,成為“瀕危物種”之一。
不過好在從上世紀90年代初起海南省全面停止了對天然林的砍伐,加强了生態環境的保護和修復,特別是在保護區周邊種植了大面積的酸棗、榕樹等適合海南長臂猿喜歡活動、采食的樹木,使得其棲息地範圍不斷擴大。
此次海南長臂猿2只嬰猿的發現,說明了“長臂猿”保護取得了重要成果,同時也表明海南的生態環境變好,熱帶雨林生態越來越適合“長臂猿”的生存。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