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重慶)科學城白市驛鎮,一號人行天橋正在施工工作。該鎮本月有兩座人行天橋完工,解决周邊羣衆出行不便的難題。首席記者龍帆攝\視覺重慶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市各地各部門各單位積極開展“我為羣衆辦實事”實踐活動,瞭解羣衆需求,解决突出問題,推出了一批惠民利民的政策措施,讓廣大群眾切身感受到實踐活動效果。
市人力社保局:
直播帶崗促進13.7萬人就業
9月6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人力社保局獲悉,自去年6月我市在全國首創“重慶英才·職等您來”網路直播招人招才公共服務以來,已開展直播60場,403家企事業單位攜9.6萬個招聘崗位做客直播間,同步統籌發佈208萬個崗位開展線上招聘,促進13.7萬人就業。
為積極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和智慧就業新形勢發展需要,市人力社保局緊密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我為羣衆辦實事”實踐活動,採取“公共+市場”“線上+線下”“主播+導師”新模式,在全國首創“重慶英才·職等您來”網路直播招人招才公共服務,並率先建成全國首個省級直播招人招才公共服務基地,以更直觀的“屏對屏”管道全免費為求職者提供線上簡歷投遞、遠程視頻面試、線上職業指導、電子合同簽訂等求職招聘服務。
除直播招聘外,我市還全力打造“智慧就業”資訊系統。該系統除線上求職招聘平臺外,還包括線上培訓平臺、線上創業平臺、線上政策辦理平臺、線上監控平臺以及數據視覺化和智慧預警監測平臺。
“借助這些大數據手段,我們的服務模式實現從線下服務到‘線下+線上’相結合轉變。”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業務模式實現從“便我管理”到“便民服務”轉變;管理模式實現從數據壁壘到數據大融通轉變,全面提升了我市公共就業服務資訊化水準。
據瞭解,截至目前,該智慧就業系統已覆蓋全市所有區縣、街(鎮)、社區(村),累計使用人次數超過千萬。
市司法局:
今年以來成功調解衝突糾紛17.73萬件
9月6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司法局獲悉,我市通過提檔陞級衝突糾紛大調解體系,將“我為羣衆辦實事”實踐活動落在實處,今年以來,已累計受理衝突糾紛18.1萬件,調解成功17.73萬件,調解成功率達98%。
“許多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如果調處不及時或處理不好就會釀成大的社會矛盾。”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說,為此,全市司法所和人民調解組織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及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聚焦“急難愁盼”為羣衆辦實事解難題,以衝突糾紛大調解體系提檔陞級為牽引,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社區)、大事不出鎮街、衝突不上交。
該負責人介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高位推動衝突糾紛大調解體系建設,並以區域性綜合調處平臺建設為基礎,打造市級統籌指揮、區縣聯動聯控、鎮街實戰應用、村居源頭治理的四級衝突糾紛綜合調處平臺。
同時,我市通過完善衝突糾紛管控責任鏈條,加强源頭排查化解機制、評估預警防範機制、交辦跟踪督辦機制、動態評估考核機制、辦理結果迴響機制建設,形成了部門聯動、無縫銜接、分級管理、分類處置各類衝突糾紛的工作閉環。
重慶圖書館:
設黨史類圖書文獻專區方便讀者閱讀
“終於找到《文獻中的百年黨史》了,接下來的幾天,我準備在家認真閱讀這本書。”9月6日,位於重慶圖書館三樓的“學習黨史慶黨百年”圖書文獻專區內,市民張凱從書架上取下《文獻中的百年黨史》後,對重慶日報記者說。此時,該圖書專區內聚集了不少讀者,他們穿梭於各個書架之間,選擇自己心儀的黨史類圖書。
“今年4月,我們在圖書館三樓開闢了‘學習黨史慶黨百年’圖書文獻專區。現時,該專區共有904種、1152册圖書。”重慶圖書館館長任競介紹,這些圖書中既有《論中國共產黨曆史》《中國共產黨簡史》等黨史理論圖書,也有《黨費》《天山牧歌》等文學作品。為方便市民閱讀,重慶圖書館還在專區內設定了桌椅、沙發。
除了“學習黨史慶黨百年”圖書文獻專區外,重慶圖書館還在二樓的少兒閱覽室內設立了“建黨百年紅色經典”少兒圖書專架。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專架上擺放著《紅星照耀中國(青少年版)》《中華英烈事迹讀本》等黨史類書籍。“這裡擺放了近400册圖書,不同於‘學習黨史慶黨百年’專區內的圖書,該專架上的黨史類圖書更偏故事性。”任競說。
建設銀行重慶市分行:
新服務解决養老待遇資格認證痛點
“養老待遇資格認證的時間快要過了,我腿脚不方便,正愁怎麼去村委會辦呢。沒想到,你們會到屋頭來幫我辦,實在是太好了!”近日,建設銀行銅梁支行“裕農通”專員和村幹部走進銅梁區白羊鎮金鈴村8社93歲村民龍欽海家,為老人辦理了養老待遇資格認證。
按照相關規定,符合養老金領取條件的村民,每年都要進行養老待遇資格認證。以前,由於必須本人到村委會面對面進行系統認證,難倒了一些腿脚不方便、臥病在床的高齡老人。
如何高效開展相關認證,才能在有效遏制騙領、冒領養老金行為的同時讓羣衆少跑路?
2020年下半年,建設銀行重慶市分行開始探索解决這道難題的辦法——深入永川區進行實地調研,全面瞭解社保部門相關需求,收集養老待遇資格認證的流程要素資訊及騙領、冒領養老金的風險點。在此基礎上,他們對接社保部門,依託建行“裕農通”業主綜合運用平臺開發“社保養老待遇資格認證”功能,推進相關試點工作。
2021年1月7日,建設銀行重慶永川支行率先上線養老待遇資格認證服務。其操作模式是:通過該行遍佈各村社的“裕農通”業主作為“社保專幹”,開展村社老人的養老待遇資格認證工作。對於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建行“裕農通”專員和“社保專幹”還可以提供上門認證服務。
繼永川之後,建設銀行重慶市分行又陸續在巫山、銅梁、大足、武隆、巴南等區縣支行上線了此項服務。截至7月底,上線此項服務的支行已達13家,共計為2.9萬多名農村老人辦理了養老待遇資格認證。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