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出土的一墓碑,揭開了李世民真面目,玄武門之變另有隱情

甘肃 100℃ 0
摘要:一直以來,眾人都覺得李世民是千古名君。雖然他弑父殺兄,發動玄武門之變,但從他內心來說,他是不想這麼做的,這都是被逼無奈。回看歷史,許多人會不由自主的將錯誤歸咎在李建成、李元吉的身上,認為是這兩人“先撩者賤”。孰不知,這件事情可能另有隱情,李世民或許並非像史書記載的那般“無辜”。其次,甘肅出土的《常何墓碑》的墓誌銘也從側面證明了李世民的不簡單。所以,李世民提前行動,這是正確的。

一直以來,眾人都覺得李世民是千古名君。雖然他弑父殺兄,發動玄武門之變,但從他內心來說,他是不想這麼做的,這都是被逼無奈。回看歷史,許多人會不由自主的將錯誤歸咎在李建成、李元吉的身上,認為是這兩人“先撩者賤”。孰不知,這件事情可能另有隱情,李世民或許並非像史書記載的那般“無辜”。為什麼敢說這樣的話?這當然不是空口胡說,而是有根據的。

首先,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史書不僅是記載歷史、反映歷史的書籍,它也是勝利者引導輿論,彰顯功績的工具。在《舊唐書》這本書裡面,有一大段稱讚李世民的話語,裡面大篇幅的讚揚了李世民玄武門之變的正確性,順便還描繪了“貞觀之治”的盛况。正是裡面的這些“彩虹屁”,讓後人們對李世民頗為稱讚。大家都覺得,李世民無辜可憐,受著李元吉等人的欺壓,最終小白兔急了咬人,這也能理解。

縱觀歷史,無數活生生的例子告訴我們,能够稱王稱霸的人,絕不會是單純的傻白甜。如果哪本書裏,提到某個人的時候,都是無數讚揚的話。那麼,需要警惕這本書的真實性了。當然,反過來也一樣,要是哪本書裏對某人說盡了詆毀的話,這也是不正常的。這樣看來,《舊唐書》裏對李世民、李建成的描述,是有猫膩的。想想看,如果李建成真的一無是處,是個讓人厭惡的人,李淵可能立他為太子嗎?這肯定不可能,因而,李建成這個人,並不像書中描繪的那般不堪。他之所以會給世人留下這樣惡毒的形象,是有人做的手脚。而這個人是誰?不用想都知道,定是李世民了。

或許你會說,這怎麼可能呢?《舊唐書》可是在玄武門之變後300多年,才出現的書籍,李世民再有本事,也不可能操作這本書。其實,這沒什麼不可能,他想要影響後世作者的寫法,這很簡單。他坐上了皇位,史官們就得在他手底下小心翼翼的討生活。他讓這些史官怎麼寫他的工作日志,這些人就得怎麼寫,甚至,他還可以讓人將他以前的記錄全部篡改一遍。後世的作者,要寫關於他的故事時,參照的就是這些史官們留下的日誌、日記等。所以在不知不覺中,後人的看法就被影響了。

其次,甘肅出土的《常何墓碑》的墓誌銘也從側面證明了李世民的不簡單。根據這上面的記載來看,一比特叫常何的唐朝將領,參與到了李世民的稱王之旅中。這份墓誌銘中,先是提到了常何是瓦崗軍時發生的事,接著提到了投降後,他跟在李建成身邊的事,最後提到了他統領北門禁軍一事。他本來是李建成的人,當了禁軍以後,他效忠皇帝。從歷史的記載來看,李世民之所以能够成功的發動玄武門之變,是因為他提前收買了禁軍,在玄武門做了埋伏,這才成功除掉了李建成等人。但是,常何是李建成的人,除了他以外,肯定還有禁軍是李建成的人。既然如此,李世民怎麼可能在短時間內就將這些人收買了呢?看來,事情有隱情。

這個疑惑,在《常何墓碑》中也能找到答案。

這上面提到了李世民賞賜一事,給常何的就有“賜金刀子一枚,黃金三十挺”,給禁軍的有“仍以數十金刀子委公錫驍勇之夫”。從這些賞賜中可見,李世民很捨得在禁軍身上下血本。都說不利不起早,他這麼做是幹嘛呢?不可能是心血來潮想做好事吧?這很明顯,李世民在收買人心,他已經有了打算,幹一件大事。他這一番行動,不可能了無生息,於是,李元吉覺得不安了,對李建成進言:“托疾不朝,以觀形勢。”但李建成表示:“兵備已嚴,當與弟入參,自問消息。”看來,李建成很有自信,覺得一切盡在掌握中。

李建成不擔心,一是他覺得禁軍忠於皇帝,想收買他們,很難。二是他覺得禁軍裡面有他的人手,一旦禁軍有風吹草動,他能立即知曉。這兩點因素,確實能讓人安心,可惜他低估了李世民。要知道,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心中有想法,並且肯為想法去付出,那麼終究能成事。更何况,有錢可使鬼推磨,在李世民不計血本的誘惑下,這些人怎麼抵得住。一比特皇子,費盡心思的收買禁軍,他目的為何,這不言而喻。李世民這哪裡是單純無辜的小白兔呀,這分明是扮豬吃老虎。

果然,真相都是藏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史書對李世民的記載,明顯失真。不過想想也能理解,這弑父殺兄的名頭不好聽,李世民不想背著這個污點讓世人謾駡,他自然就會想些辦法來美化自己。所以,史書上的記載,無聊時看著消遣下就行,當不得真。不過,裡面蘊涵的道理和智慧,卻是值得細品的。

就說李世民收買禁軍一事,這是他未雨綢繆的表現。如果他沒有早早做好準備,等到李建成對他發難時,他就會成刀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李建成早早就被李源當成繼承人培養,能力肯定是有的,他絕對不像史書記載的那般平庸。他只是被暫時的自信迷了眼,要是他反應過來,察覺到了李世民對他的威脅,就會行動,到時候,李世民就被動了。所以,李世民提前行動,這是正確的。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