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渤
來源:十點讀書(ID:duhaoshu)
本文共2988字
閱讀時間3分鐘
1921年的天津,一場轟轟烈烈的婚禮引得全國注目。
新娘是當時紅遍大江南北的坤伶劉喜奎。
劉喜奎何許人也?
她與國劇藝術表演大師梅蘭芳齊名,是中國第一位現代戲女演員,有五位總統追過她。
她為何會有如此大魅力呢?
人生的華麗逆襲
劉喜奎,祖籍是河北省南皮縣的黑龍村。
民國初年,劉喜奎藝名遠播,在京津兩地,她的戲場場爆滿。
連伶界大王譚鑫培看了都感慨萬千,自愧不如:
“男有梅蘭芳,女有劉喜奎,吾其休矣!”
當時的報刊記載:
每一登臺,彩聲雷動,天津戲園,卑詞厚幣聘之,唯恐落後,亦足見其聲價矣。
劉喜奎未出場,滿臺都是鶯鶯燕燕,個個美如西子,她一出場,六宮粉黛無顏色。
她身材曼妙,五官精緻立體,眉目如畫,氣質高雅,如天女下凡。
她唱腔清麗獨特,表演生動傳神,不僅是偶像派,更是實力派。
在報紙鋪天蓋地的文宣下,劉喜奎的名字很快家喻戶曉,她便成了謄滿全國的藝員。
面對社會的各種褒獎,劉喜奎虛心接受,一絲不苟地對待每一場演出。
她的認真執著,源於飽嘗了顛沛流離的童年生活。
1894年,劉喜奎出生於一個沒落的官宦之家。
劉喜奎5歲那年,日俄戰爭在旅順爆發,他們一家不得不返回老家,途中父親病死於營口。
母親帶著孤女劉喜奎,在營口靠洗衣做針線活勉强度日。
生活的艱辛,讓小小的劉喜奎明白了“薄技可以立身”的道理。
為了賺錢貼補家用,她去李海的童伶班拜師學戲。
師傅見她是祖師爺賞的戲飯碗,心裡喜歡,收她為徒。
母親卻強烈反對,在當時,戲曲藝人這種職業被視為賤業。
劉喜奎對母親說:“誰說唱戲的就一定被人輕賤?”
這句話成了她一生的行為準則。
劉喜奎說服母親,八歲在營口正式參加科班演出。
之後,走南闖北,天賦加後天的勤學苦練,終成大器。
精彩的人生,需要自立自强,堅持不懈,更需要有清醒的頭腦,堅定的立場,才能守住底線。
不近權貴,堅守自我
古人雲:“樹大招風風撼樹;人為名高名喪人。”
劉喜奎的美豔,惹得權貴們垂涎三尺,追求者爭風吃醋,大有“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的盛况。
追求者裡面,有五位總統,他們是袁世凱、徐世昌、曹錕、黎元洪、馮國璋。
其中,袁世凱和曹錕的追求最為强烈與無恥。
袁世凱利用總統的身份,請劉喜奎去中南海唱堂會,利用劉喜奎在後臺梳妝時間,叫人找來劉喜奎。
劉喜奎深知他不懷好意,不卑不亢地問正在和幕僚打牌的袁世凱:
“大總統找我有什麼事?”
袁世凱說沒事,就是聊聊天。
劉喜奎冷臉說:“我還要梳妝,沒事就要先走了。”
說完,劉喜奎快步離開了。
袁世凱討了個沒趣,只好感歎,這個女戲子不好惹呀!
這時一個幕僚出主意,讓袁世凱娶劉喜奎為十姨太。
袁世凱立刻讓副總統黎元洪、相國徐世昌和清史館館長趙爾巽去當說客,以三千兩黃金為聘禮。
面對三人,劉喜奎斬釘截鐵地說:
“不要說三千兩黃金,就是三萬兩我也不會出賣自己!”
三個人灰溜溜地走了。
老子死了心,兒子不甘休。
二公子袁克文,三公子袁克良依然想霸佔劉喜奎。
面對他們的野蠻,劉喜奎守住內心的底線,不卑不亢。
而曹錕曾經對劉喜奎百般騷擾,迫使劉喜奎兩年沒有上臺。
直到曹錕用六十大壽的名義,讓劉喜奎不得不上臺。
演唱完後,曹錕還想行苟且之事,手下崔承熾把此事告訴曹錕的老婆,她非常生氣,放走了劉喜奎,這件事情才算結束。
劉喜奎身處複雜環境中,始終牢記學戲之處答應母親的話,堂堂正正做人,大大方方演戲。
自尊自愛,出污泥而不染。
情斷梅蘭芳
1915年,中華民國外交總長陸征祥辦堂會,幾乎邀請了北京所有名角,劉喜奎與梅蘭芳初次同台演出。
兩人一見,似曾相識,相互欽敬,欣賞,乃至深愛,情定藝術舞臺。
劉喜奎比梅蘭芳小一歲,他們是是二十世紀初中國戲曲舞臺上的一對金童玉女。
天賜良緣,情有獨鍾,定能開花結果嗎?
劉喜奎心裡明白,在這亂世中,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如果和心愛的人結婚,梅蘭芳必定會遭到報復,斷送他的藝術生涯。
個人幸福是小事,京劇藝術傳承是大事。
痛定思痛後,深明大義的劉喜奎與梅蘭芳斷絕一切來往。
劉喜奎下一步該怎麼辦?
民國時期,戲子的身份很卑賤。許多坤伶迫於淫威,最終都淪落為軍閥政客們手中的玩物。
劉喜奎不願意喪失自己的尊嚴,又擺脫不了政客軍閥的無盡騷擾。
於是,她意識到只有嫁人,才能落得個平安。
受騙錯嫁,終身守寡
終身大事,劉喜奎是有原則的。
她要嫁的男人,不需要功成名就,不需要高官厚祿,更不需要家財萬貫。
她想嫁的人,如果不是自己喜歡的,就一定是心中有家國,有民生的人。
有一次,武清縣崔承熾在報紙上公開發文,揭發上司陸錦貪污克扣軍餉的醜聞,引起不小的社會轟動,是大快人心之舉。
從那慷慨激昂的文筆、字字珠璣的語言中,劉喜奎感受到了這位中年男人的正直與大義。
在這個男人的文筆下,她看到了值得託付的影子。
劉喜奎派人前去說親,崔承熾受寵若驚,怕自已太醜劉喜奎反悔,就派了一個年輕的勤務兵冒充自己。
劉喜奎見此人身材魁梧,儀錶堂堂,就定了這門親事。
二十七歲的她,做了崔承熾的新娘。
一時間,劉喜奎結婚的消息成了街頭巷尾談論的焦點,也成了報紙娛樂版的頭條。
洞房花燭夜,劉喜奎揭開蓋頭的一刹那,當頭澆了一盆凉水。
崔承熾的顏值和健康值都相當感人,又高又瘦,還患有肺病,雖然只有四十歲,但看起來像六十多歲的老頭。
劉喜奎心如死灰,反悔不得,只能認命。
雖然沒有愛情,但丈夫的人品、才華俱佳,相敬如賓,舉案齊眉也是一種不錯的婚姻狀態。
但世事的走向從來不會如她所願。
曹錕聽說崔承熾娶了劉喜奎,氣急敗壞,不但免去崔承熾所有職權,還聯合陸錦施計加害崔承熾。
結婚第四天就將崔承熾調離,加重公務,使他常年奔波於江西,福建,河南等地,與劉喜奎聚少離多。
1925年,崔承熾積勞成疾,撒手人寰。
這一年,劉喜奎剛三十歲,終身守寡,足不出戶,退出演藝舞臺。
正如她自己後來說的:“不肯犧牲身體,就得犧牲藝術。”
愛國憂民,無私奉獻
七七事變爆發後,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華夏大地,國家支離破碎,風雨飄搖,人民飽受苦難。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與那些苟且偷生的女子相比,劉喜奎則是女中君子,深明大義。
當日本人重金請劉喜奎登臺演出,來粉飾太平,劉喜奎想都沒想,一口回絕。
她連夜逃離日占區,轉到抗戰後防,登臺義演,籌集資金支援抗日。
聽說安徽遭遇水灾,她立即從自己為數不多的積蓄裏摳出兩千大洋,賑濟災區。
她沒讀過書,她的人生哲學都是從唱過的戲文裏得來的。
她說:“大道理我不懂,但什麼叫‘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我懂。”
新中國成立以後,在周總理的親自邀請下,劉喜奎再次回到了夢開始的地方。
劉喜奎積極參加中國人民赴朝鮮慰問團的義演,在炮火連天中,一次次為志願軍戰士演出。
當中國戲曲學校成立後,她開始在這裡授課,將畢生所學毫無保留傾囊相授,把自己熱愛的戲曲發揚傳承下去,讓千千萬萬的人感受到它的魅力。
兜兜轉轉一大圈,份已散,緣未盡,她最終給自己的戲曲之夢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1964年,七十歲的劉喜奎病故於北京,葬於八寶山革命公墓。
她的一生,傳奇跌宕,波瀾起伏,半生動盪,一朝安定,雖然愛情和婚姻不曾如意,但好在,戲曲的光和熱一直照亮著她暗淡的生命。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活得有尊嚴就要不卑不亢,
活得有骨氣就要自尊自愛,
活出精彩人生就要自立自强,堅持不懈。
人生不完美,但一定要守住底線!
作者:王渤。文章來源十點讀書(ID:duhaoshu),超30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號。轉載請聯系十點讀書。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