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開放的服務貿易環境吸引參會企業關注
“到海南去”成為共同心聲
海南日報特派記者 蘇慶明
“我國第一張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就是關於海南的,這充分說明了海南的開放力度。”
9月3日,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正在北京火熱舉行。服貿會開幕前幾天,海南自貿港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開始施行,這一舉措傳遞的訊號十分明確——開放。開放能帶來商機,這讓不少企業“盯”上海南。
“我們都知道負面清單出臺實施後,海南已經成為國內服務貿易最開放的地方之一。”當天服貿會國家會議中心展區開館後,從事醫療行業的鄧先生便來到海南綜合形象館,流連在介紹海南自貿港政策及博鼇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等園區的展板前。
鄧先生介紹,他所在的企業需要拓展發展空間,嘗試國際化路徑,而擁有“零關稅”優勢,如今又疊加更開放服貿政策的海南,成為他關注的目標。“去海南從事醫療服務,有可能涉及跨境業務,具體要做什麼,我們現時沒有想好。”面對海南日報記者的提問,鄧先生如此回答,“但我們就是覺得海南是值得考慮的,應該先去海南考察一番。”
青島都市大腦投資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寅虎也來到海南館,尋找建設數字城市、數字園區的投資機會。
“海南自貿港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中有一類是資訊傳輸、軟件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的負面清單。”劉寅虎表示,整個行業的開放有助於資訊互聯網產業發展,這也能使國內企業受益。他說,海南自貿港企業和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對企業極具吸引力,公司希望深度參與自貿港建設。數位化建設市場潛力巨大,希望能借助海南的開放機遇到海南投資,為海南各地及產業園區提供數位化解決方案,拓展公司業務版圖。
“如今海南的現代服務業越來越開放,我們公司也想儘早把業務拓展到海南。”黑龍江億林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甲子對海南日報記者表示,該公司同樣從事資訊互聯網行業,聚焦“雲服務”和網路安全。
“我來到海南館就是想進一步瞭解海南的特殊政策。”在海南館向海口市投資促進局有關負責人瞭解有關投資優惠政策後,孫甲子向記者表示,公司有意把從國外接過來的外包業務落地海南,“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我們將儘快召開股東會討論。”
(本報北京9月3日電)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