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記者從自治區黨委編辦瞭解到,為助推民族地區基礎教育事業發展,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羣衆辦實事”實踐活動,依託大資料管理手段,我區在全區範圍內統籌近6萬名事業編制,在今年秋季開學前全部投放到各地中小學校,實現區、市、縣全面達標,歷史性解决了中小學教職工缺編問題。
近年來,全區各級機構編制部門在編制總量與事業發展供需矛盾非常突出的情况下,通過精簡撤並其他領域事業機构擠出編制、核定“聘用教師控制數”等管道優先保障中小學用編需求,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校用編衝突,但畢竟擠出來的編制有限。
“今年8月,自治區黨委編辦、教育、財政、人社等部門聯合發文,建立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周轉池”制度。經過精細測算和建模分析,我區運用大數據手段統籌全區常態化空編資源,在不改變各級各事業單位編制數的前提下,把沉澱的空編‘使用權’彙集起來,拿出一定比例建立全區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周轉池’,調劑用於基礎教育領域,有效解決了‘無米下鍋’的問題。”自治區黨委編辦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瞭解,建池前我區有11個設區市本級、77個縣(市、區)中小學校教職工編制沒有達到國家基本標準,事業編制總量缺口近6萬名。根據各地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缺口情况,按照“一市一策”“一縣一策”原則,我區將全區“周轉池”中的編制分配下達到市縣,市縣建立分池接收管理周轉編制,並負責調節分配到校,全區未達標的設區市本級、縣(市、區)共分配周轉編制5.89萬名,其中人口基數大、在校學生多、編制缺口較大的南寧、玉林兩市共調劑獲得周轉編制2.3萬名。在確保各地總量達標前提下,再由市縣區分小學、國中、高中不同學段,統籌調配編制資源,儘量使各學段教職工編制都達到國家基本標準。
今後,我區還將根據各地在校學生總量變化情况,每2—3年重新核定各地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總量,並回收和重新分配周轉編制,市縣則根據中小學佈局調整、在校生規模變化等情况,按學年動態調整周轉編制配備,做到“一校不少、校校達標”,及時用編補充教職工,保障學校開齊開足開好課程,確保每個孩子不僅有學上還要上好學,就近接受有質量的教育。(董文鋒 陳宏 汪雨絲)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