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古裝劇就會發現,古代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是非常拮据的,日子總是緊巴巴的,出門買東西好容易才能從口袋裏掏出一枚銅板,能够“一擲千金”掏出銀錠、金錠的,往往身份都不簡單。其實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衡量一個家庭生活條件好不好的標準,除了固定資產之外,手頭握有多少貨幣才是硬道理。不過相較於現代人來說,古代的貨幣主要集中在有錢人手裡,普通老百姓們家裡不缺糧食就算是很富足了。
每朝每代的貨幣都是不一樣的,為了便於攜帶、便於交易,自從秦始皇統一了貨幣之後,全國老百姓們的交易才變得更加公平了一些。隨著時代的發展,貨幣的樣式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如今我們在使用的是紙幣和硬幣兩種,而在古裝劇中了,我們經常看到的是“銀子”“銀票”等,普通老百姓們有時候也會掏出一些碎銀來,有錢人或者當官的才能掏出金元寶來。
我們都知道,在不同年代,貨幣的價值也是不一樣的,那麼古時候的這種“白銀”,如果和現在的人民幣相比較,哪個更加值錢呢?如果換算成人民幣,可以換多少呢?在影視劇中,通常我們聽到最多的就是“一兩紋銀”,那麼1兩銀子相當於多少錢人民幣呢?
在古時候,銀兩算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貨幣了,從漢代起源,盛行於明清時期,最常用的貨幣單位就是“兩”了,所以很多人直接稱銀子叫做銀兩。值得注意的是,在清代,銀兩也是有2類區分的,一種就是大家熟知的銀錠子,另一種就是用於記帳的“帳面數位”,需要進行付錢的時候,才會兌換成銀元。1933年,“廢兩改元”後,銀兩才正式退出歷史的舞臺。
每個朝代的發展都是不一樣的,老百姓們的消費能力也不同,咱們可以直接從糧食的價格著手來進行一番計算。唐朝算是經濟發展非常好的朝代了,在貞觀之治時候,購買大米只需要花費5文錢,1000文是1兩銀子,可以購買200鬥米,簡單來說,在唐朝鼎盛時期,一兩紋銀相當於2000元人民幣的價值。
宋朝時候,因為受到了天氣、戰亂影響,市面上的糧食價格波動較大。在當時,一兩銀子大約可以買到4石左右的大米,而宋朝的以兩銀子=1500元人民幣左右;來到明朝,一二兩銀子可以買到兩石中等大米,一石=95公斤左右,所以換算下來,明朝一兩銀子約等於200元人民幣左右。
那麼咱們的月薪水,放在各個朝代,能不能和“大官”相提並論呢?就拿清代來說,當時的文官和武官都有9品之分,最高的就是一品大員了,最低的通常被稱為“9品芝麻官”。當時9品官員的年收入大約是1.8萬元,月薪1500元,1品官的年收入約290萬元,月薪24萬元。除此之外,2品年收入236萬,3品112萬,4品70萬,5品46萬,6品25萬,7品23萬,8品2.1萬。
綜上所述,“一兩紋銀”在不同朝代的價值是不一樣的,國家越强大,銀子“價值”越高。而按照現在薪水來看,很多人的工資水準在8品以上,在古代還算是能混個“一官半職”了。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