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他是完美詮釋鐵血書香湘軍精神的代表人物

湖南 103℃ 0
摘要:研究近代史和湖湘文化史繞不開一個人——曾國藩,關於他至今眾說紛紜,是一比特極具代表性和爭議性的歷史人物。縱觀清朝,只有晚清授予三比特股肱漢臣以侯爵封號。在“船山學社”對湖湘文化8比特代表人物的介紹裏,曾國藩排在第二,位居王夫之之後。長沙於1982年2月被公佈為中國第一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至今為止,國務院公佈的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共有134座。

研究近代史和湖湘文化史繞不開一個人——曾國藩,關於他至今眾說紛紜,是一比特極具代表性和爭議性的歷史人物。

曾國藩雕像。

曾國藩(1811-1872),湘鄉人(現劃出為雙峰縣),與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並稱為“晚清四大名臣”,曾國藩居首位。縱觀清朝,只有晚清授予三比特股肱漢臣以侯爵封號。其中,曾國藩為“一等毅勇侯”,左宗棠為“二等恪靖侯”,李鴻章為“一等肅毅伯”,死後追晋為“一等肅毅侯”。而功勞甚巨的張之洞只有“太子太保”銜。

在建的紀念館。

在“船山學社”對湖湘文化8比特代表人物的介紹裏,曾國藩排在第二,位居王夫之之後。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章太炎評估“曾國藩者,譽之則為聖賢、讞之則為元兇。”確實,曾國藩組建的湘軍剿滅太平天國,為岌岌可危的清朝延緩了幾十年壽命。

他也是洋務運動的開啟者,他勤思好學,《曾國藩全集》《曾國藩家書》浩浩數十卷,當下仍為暢銷書。他諄諄告誡子孫:“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他在故鄉修建的“富厚堂”與山西“王家大院”“皇城相府”的豪華氣派相比,只能算是“莊戶人家”。但也有人稱他“曾剃頭”“曾屠夫”。

曾國藩雖然不是長沙人,但與長沙的淵源很深。1834年他23歲進嶽麓書院學習。1852年以兵部侍郎身份在長沙與湖南巡撫張亮基興辦團練,以此起家創立湘軍。

1854年,在長沙靖港與太平軍水戰,兵敗投水自盡被救起,次年,連他的座船都被俘虜,上奏“屢敗屢戰”。但終於重整旗鼓,於1864年7月攻陷南京,平定“天國之亂”。8月即裁撤湘軍,之後追剿撚軍,平定天津教案。儘管曾國藩忠於清廷並無野心,但功高權重、湘軍勢大,遭朝廷猜忌。

長沙靖港古鎮。

1870年“張汶祥刺馬案”,從太平軍轉投湘軍的小頭目張汶祥刺殺接替曾國藩出任兩江總督的馬新貽,被稱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

慈禧懷疑背後有曾國藩主使,欲借此整治削弱湘軍,派出刑部尚書鄭敦謹(我母親的曾祖父)到南京會審。鄭敦謹心知肚明,果斷决定維持原審意見,立斬張汶祥以免節外生枝。上奏慈禧的同時,稱病辭官回長沙東鄉,他遠離官場是非之地,活到1885年病逝。

曾國藩也深諳“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早就流露“功成身退,愈快愈好”的想法。1872年曾國藩中風病逝,年僅61歲。死後葬於長沙金盆嶺,後改葬坪塘伏龍山。曾國藩不歸葬雙峰卻囑葬於長沙,足見其對長沙感情之深。曾國藩墓現已抓緊複修,並在周邊修建“湘軍文化園”及“文正書院”等,成為湘江新區大王山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桐溪古寺伏龍山上的曾國藩墓。

曾國藩死後次年,長沙建立“曾文正公祠”,占地百畝。除四進正祠外,有講舍、池塘、亭臺樓閣,規模宏大。

1912年,曾國藩祠改為烈士祠,祭祀辛亥革命元勳焦達峰、陳作新等。祠堂後面的浩園於1919年由曾國藩的重孫女曾寶蓀、重孫曾約農改造創辦“藝芳女中”,以曾國藩宣導的“忠恕”二字為校訓,延綿至今,已是百年名校。

湘軍文化園中的文正書院大堂。

藝芳中學的校名銅牌至今懸掛在局關祠巷的校門口,圍牆上有對曾國藩、曾寶蓀及校史的介紹。校外牆上有他的照片,慈眉善目,便服小帽,似諄諄善誘的教師。

他的雕塑與畫像讓人想起《嶽陽樓記》裏的那句話。“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曾國藩熟讀聖賢書,這兩句話應是一直縈懷在胸。

藝芳中學的校名銅牌至今懸掛在局關祠巷的校門口。

雖然曾文正公祠現已改建為湖南省少年兒童圖書館,除了在船山學社門外角落有一塊不引人注目的“曾國藩祠故址”碑以外,找不到其他痕迹。

曾國藩一生留下許多著作,他的後人為長沙留下一座名校,園中的雕塑與牆上的照片是他在歷史上留下的痕迹。

船山學社門外的“曾國藩祠故址”碑。

【編輯說明】

長沙於1982年2月被公佈為中國第一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至今為止,國務院公佈的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共有134座。名城必有名雕。每個都市都有其標誌性的雕塑,它代表著一個都市的精神面貌、人文歷史和藝術造詣,給到訪者留下深刻印象。與文字、照片、繪畫相比,立體造型的雕塑具有更强烈和鮮明的藝術感染力,“長沙街頭歷史文化名人雕塑”系列將以連載的形式帶領讀者領略長沙系列雕塑。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