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文化傳承創新構築共有精神家園

云南 90℃ 0
摘要:近年來,省委、省政府以民族文化保護傳承和“雙百”工程為抓手,積極推動民族文化的繁榮發展,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泱泱文明千年傳,美美與共不勝收。七彩雲南,漢族、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傈僳族等26個民族在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多元的民族文化在這裡相互交融、共生共榮。

“要讓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在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中迸發新活力,為‘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工作,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魂魄,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的根脈。近年來,省委、省政府以民族文化保護傳承和“雙百”工程為抓手,積極推動民族文化的繁榮發展,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繁榮共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北有絲綢之路,南有茶馬古道”。茶馬古道不僅是一條連通中國西南的商路,也是雲南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一個大走廊。茶商、馬幫在沿途融入各民族,相依共存、團結協作,共同構成了茶馬古道上流動的文化載體。

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同心鎮那柯裏村,曾經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驛站,也是一個哈尼族、彝族、傣族、漢族等多民族共同生活的村落。在那柯裏村,有兼具漢族、彝族、傣族3個民族風情特色的“坡屋面、灰色瓦”幹欄式建築、保存完好的茶馬古道遺址以及民族融合特色飲食,還有將當代藝術與茶馬文化融合的普洱絕版木刻藝術,拉祜族、佤族、彝族、哈尼族等少數民族的日常生活被生動地展現在木板上。歷經30餘年發展,絕版木刻現已成為中國四大版畫流派之一,成為普洱獨特的“文化符號”。

一路北上,茶馬古道進入迪慶藏族自治州,在白馬雪山下留下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動人歌曲。塔城“神川熱巴”是流傳在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塔城鎮境內的一種古老的祭祀禮儀歌舞。家住塔城鎮啟別村的王學禮、王學軍哥倆去年組建起了一支20人左右的熱巴愛好者表演隊,茶餘飯後,大家聚在一起探討熱巴唱跳的新形式,有時還跳上一段。

熱巴舞起源於北宋時期的西藏,流傳到迪慶州境內後,由藏族、傈僳族和納西族學習並傳承下來,在學習過程中分別融入了各民族的文化,包羅萬象的迪慶熱巴舞是多民族文化交融、和諧共融的真實寫照。

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全省各民族傳承了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並相互影響、相互交融,增强了中華文化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不斷豐富和發展著中華文化的內涵,提高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感和向心力。

“十三五”期間,雲南省共扶持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搶救保護項目709個、世居少數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項目110個、民族文化“百項精品”項目102個、民族文化“百名人才”100人,建設85個民族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29個少數民族特色鄉鎮、780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有效推動了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交融,增强了文化認同,夯實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基礎。

保護傳承民族文化煥發新光彩

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生活著我國56個民族中最後一個被確認族名的民族——基諾族,他們也被稱為“從大鼓裏走出來的民族”。景洪市基諾山基諾族鄉巴坡村民小組基諾大鼓舞傳承人白臘先說:“按照傳統,基諾大鼓不能隨便放,也不能隨便敲,必須供在卓巴(長老)家中,基諾大鼓舞也只有卓巴才會跳。”但是,自小喜愛大鼓舞的白臘先打破了這個禁忌,成為將大鼓搬出卓巴房的基諾族第一人。

如今,基諾大鼓成了展示基諾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在基諾山寨景區,每天都有大鼓舞展演,參演的青年男女幾乎都是白臘先的學生,通過他30多年來的傳習,6歲到60歲的基諾人中,至少有一半會跳簡單的基諾大鼓舞。“將基諾大鼓在世界各地敲響,是我最大的心願。”白臘先說。

隨著保護意識的增强,七彩雲南不僅敲響了基諾大鼓,還建立起了騰沖佤族清戲、楚雄彝族左脚舞、西雙版納傣族造紙技藝以及陀螺、吹槍等一批民族文化傳承基地,為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提供了空間和土壤。

走進省圖書館一樓的古籍修復室,工作人員正在國家級古籍修復導師楊利群的帶領下,研究製定來自雙柏縣文化館的瀕危彝文古籍《查姆》的修復方案。

“推動各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交融,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亯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是我們的初心,也是我們的使命。”省圖書館館長、省古籍保護中心主任馬雲川介紹,2009年,省圖書館成為國家級古籍修復中心。2014年10月,國家級古籍修復技藝傳習中心雲南傳習所在省圖書館揭牌。

近年來,我省借助數位化手段,打造了一批民族文化資源資料庫,推進了民族文化的有效保護與傳承。現時已建成雲南少數民族古籍資料庫、雲南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資源庫、雲南人口較少民族口頭傳統典藏資料庫以及雲南邊疆少數民族農耕文化傳習共亯平臺等。同時已整理出版《雲南少數民族古籍珍本集成》100卷,翻譯出版《漢族題材雲南少數民族古籍譯注叢書》9卷,編纂出版《雲南少數民族中華文化認同文獻典藏》10卷,這些古籍成為各民族追根溯源、傳承民族復興使命的見證。

創新發展民族文化賦能產業動力

茶馬古道將雲南的茶葉帶出深山,展現了敢為人先、勇於創新的精神,浸染著一路經過的地方。

“我們這裡是白沙細樂、熱美蹉、納西古樂、勒巴舞、東巴文化5種非遺文化的保護傳承點。”麗江市古城區文林村鄉賢會會長楊爾剛說。今年已經77歲高齡的他依舊參與文化園非遺文化傳承保護的日常工作,希望文林村能成為遊客們最難忘的地方。文林村內的大研古城民族文化園是由文林村集體經濟自主興建起來的民族文化傳承基地,園內設有古城歷史文化展示館、東巴文化展示館、民族文化傳習館等。

“叮噹、叮噹……”在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縣新華村,小錘敲打的清脆聲在白族人家房前屋後縈繞。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寸發標採用微雕、鏤雕、浮雕、圓雕等多種雕刻技法,歷時4年雕刻出了“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大型銀雕屏風。銀雕屏風以人文景觀和壯美山川為背景,塑造了112名來自56個民族的中華兒女歡聚天安門前的場景,傳遞出中華民族休戚與共、攜手共進的團結風貌。現時,該大型銀雕屏風已被國家民委民族文化宮收藏。

在從事銀器手工藝的40多年裏,寸發標從過去走村串寨的“小爐匠”成了如今新華村勤勞致富的“帶頭人”。回鄉25年來,在他的帶動和影響下,在外闖蕩的手工藝人紛紛回到村裡,將民族手工藝創新推向更高的起點。如今,新華村及周邊村寨學習銀器鍛制技藝蔚然成風,開創了“家家有工匠,戶戶是作坊”的生產格局。新華村也獲得了“民族旅遊村”、“國家4A級旅遊景區”、“雲南省特色小鎮”等殊榮。

“我從十二三歲開始學習彈吉他,十七八歲的時候開始歌曲創作。那個時候我還不太會說漢語,叔叔是老師,就幫我把歌詞翻譯成漢語。”在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酒井鄉老達保村民小組,李娜倮仔細擦拭著吉他說,2005年,她帶領能唱會跳的村民開始了“闖央視”之路,許多觀眾通過節目認識了她們,也認識了老達保和拉祜族。李娜倮沒想到,從前農閒時候唱的歌、跳的舞,如今成為穩定的收入通路,她也從一個愛唱歌的拉祜族靚女成長為瀾滄縣酒井鄉老達保快樂拉祜演藝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悠揚的《哈尼古歌》在寧靜的山鄉響起,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哈尼古歌傳承基站沙拉托傳承點,州級傳承人羅們妹和23名同事正在吟唱古曲。被稱為哈尼族“無字百科全書”的《哈尼古歌》,從紅河岸邊唱到了義大利米蘭,氣勢恢宏的梯田美景、風情濃郁的民族舞蹈、宛若天籟的原生態音樂帶領觀眾穿越千年,跟隨周而復始的四季輪回,見證哈尼兒女對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

“我們把《哈尼古歌》打造為文化旅遊產品,圍繞哈尼梯田的四季和哈尼族人在梯田裡面的人生四季,以歌舞管道呈現出來。希望來到哈尼梯田的每一位遊客都能進一步瞭解哈尼文化。”元陽縣文化館館長、非遺中心主任何志科介紹,現時,《哈尼古歌》已在元陽縣哈尼歷史文化博物館進行常態化演出,《春季調》、《哈尼搖籃曲》、《開秧歌》等極具哈尼族特色的節目也將上演。

從文字、手工技藝到民族歌舞,從麗江古城、鶴慶壩子到拉祜山寨、紅河梯田,雲嶺各族兒女追溯民族根源的初心不變,傳承弘揚民族文化的信念堅定,以民族文化帶動產業發展的期盼熱切。

翻越山川河流,走進村村寨寨,各族人民親如一家,各族文化生機勃勃、相織交融。一曲一調、一字一句中凝結著少數民族羣衆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全省各族群眾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團結統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向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前行。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