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西部荒漠化地區生態治理路子

青海 65℃ 0
摘要:在八百裏瀚海戈壁中,一叢叢梭梭點綴其中,瘦削的枝條灑脫伸展,鵝黃的花朵熱烈綻放。它們不懼怕荒凉,即使是被風蝕出了根,只要有那麼一點兒與大地的聯系,也從不放弃生命。
在八百裏瀚海戈壁中,一叢叢梭梭點綴其中,瘦削的枝條灑脫伸展,鵝黃的花朵熱烈綻放。它們不懼怕荒凉,即使是被風蝕出了根,只要有那麼一點兒與大地的聯系,也從不放弃生命。

柴達木盆地是中國荒漠化面積較大、分佈較廣、危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風沙危害嚴重……近年來,當地林業部門結合國家一系列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因地制宜、科學治理,通過產業化發展模式,不僅改善了盆地內的生態環境,還新增了羣衆收入,提高了農牧民植樹造林的積極性,探索出了一條適合於西部荒漠化地區的生態治理路子。

  奮起鏖戰——

創造綠色奇跡

柴達木盆地是全國八大沙漠之一,是全國沙化土地分佈海拔最高、全省沙化面積最廣、治理難度最大、保護任務最難的地區。有資料顯示,柴達木盆地沙漠化土地總面積0.095億公頃,其中流沙地133.6萬公頃,半固定沙地102.2萬公頃,固定沙地72.6萬公頃,戈壁灘411萬公頃,風蝕殘丘169萬公頃,潜在沙漠化土地60.7萬公頃。

“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曾經是柴達木生態環境的真實寫照。

但監測資料顯示,柴達木盆地沙區風蝕荒漠化程度正在趨緩,近幾年荒漠化面積明顯減少,沙化土地正以穩定的速率逆轉。

見微知著,正是因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不斷加快青海高原西部生態屏障建設步伐,從而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青海的優勢和驕傲提供了强力支撐。

一抹抹綠色的人造林就是答案。多年來,海西州爭取各類林業建設投資15億元,國土綠化造林12.63萬公頃,草原治理37.53萬公頃。完成城鎮綠化造林893公頃,濕地保護8.62萬公頃,國家重點公益林保護面積122.2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4.1%。柴達木梭梭林、格爾木胡楊林、可魯克托素湖、諾木洪4個省級自然保護區攜手烏蘭縣哈裡哈圖國家森林公園向外輻射,將45萬公頃的土地攬於“懷抱”之中保護起來。烏圖美仁等3個重點封禁保護區,將88.2萬公頃的區域劃了進來,在休養生息中,孕育出彰顯生態活力的“柴達木風景”。

隨著植被情况的好轉,柴達木盆地的野生動物數量也大幅增加。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林業部門調查顯示,柴達木盆地北部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犛牛種群數量較以前顯著增加,岩羊、棕熊等過去難得一見的野生動物數量也得到明顯恢復。

位於柴達木盆地中部的格爾木市,近年來甚至還發生了棕熊進城傷人的事件。不僅僅是棕熊,近幾年,野犛牛、野驢、岩羊等動物數量也大幅增加。

此外,柴達木盆地的湖泊面積也在不斷擴大。最新的衛星監測資料分析顯示,柴達木盆地9個典型湖泊中有6個湖泊的面積新增,湖泊面積總體呈新增趨勢。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為了更好地構築柴達木荒漠生態區,海西州圍繞推動生態文明,將在“十四五”期間走向縱深,以强化重要生態系統保護為抓手,規劃出前行路線圖。河湖濕地水生態保護努力取得新成就,以格爾木河、那陵格勒河、香日德河等為重點,實施流域生態保護,保障綠洲用水安全;實施濕地禁牧封育工程,恢復濕地水源涵養功能;林草和荒漠生態系統保護力爭再上新臺階;實施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退化林修複、國家重點公益林等專項重點修復工程,穩步提升森林生態系統功能;落實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恢復草地生態調節功能……力爭在推進保護與發展並重的道路上,既保護了“綠水青山”,又能贏得“金山銀山”。

  科學造林——

支撐綠色成長

“在南方插下一根扁擔,幾乎都能發出芽來,而在柴達木要種活一棵樹苗,這比養活一個孩子還要難。”林業人常掛在嘴邊的這番話,形象道地出了柴達木在國土綠化的跋涉之路上,每一步前行都要付出的難以想像的艱辛。

柴達木盆地自然區域分佈十分明顯,東部都蘭、烏蘭、德令哈是綠洲農業區,西部茫崖、大柴旦、格爾木基本屬於荒漠化或半荒漠化地區。在生態治理過程中,海西州林業部門根據東、西部不同的特點,採取了不同的生態治理辦法:對純牧業區的天峻縣,採取種草還草措施;在綠洲農業區,則採取“小治理、大封育”,堅持宜林則林,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喬灌草結合,帶片網結合、楊柳深栽、滴灌、林草間作,林藥間作等,保證種栽質量。在西部特別是氣候惡劣、土地鹽鹼化嚴重,樹木成活率極低的茫崖、大柴旦地區,則採取換土消堿辦法種樹種草。

採取了因地制宜的造林辦法,過去因寸草不生而被人們稱為“月球地貌”的柴達木西部地區,如今也改變了“年年種樹不見樹”的局面。

除了因地制宜,大力推廣科學造林也是柴達木盆地生態建設取得成功的重要經驗。

由於乾旱缺水,柴達木盆地的土地鹽鹼化程度比較高,植樹造林异常困難。從2007年開始,海西州從以色列引進滴灌科技,滴灌科技的應用在確保節水節能的同時,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稀釋土壤中的鹽鹼,解决了盆地林業發展的最大困難。

眼下都蘭現代農業產業園內,正是枸杞果頭茬採摘的時候,以前澆水用漫灌,不僅浪費水資源,而且費時費力。如今得益於推廣高效節能的滴灌科技,在近1.2萬公頃的枸杞園中,暢通田間的“毛細血管”佈滿了整個園區,這種滴灌管道不僅做到了“精准”澆水、施肥,也讓原來的用水大戶,成了最有潜力的節水能手。

不僅在種植業,滴灌科技還被運用在草原生態植被恢復中,在德令哈市的柏樹山草場,草原滴灌成了這裡引水綠化,保護生態的“最優解”。當地採取節水灌溉措施後,减少了草場的水土流失面積、涵養了水源。如今憑藉著良好的生態環境,當地試圖通過發展旅遊業提高綜合效益,讓區域社會經濟環境得到良性發展。

  凝聚合力——

推動綠富同興

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多年的植樹造林、封沙育林,逐步實現了人進沙退,當地實現了可持續發展,在保護中實現更好發展,讓當地的農牧民羣衆在生態保護中收穫了綠色紅利,為全省提供了更多經驗。

以國土綠化中“嫁接”出來的柴達木枸杞為例,作為全國第二大枸杞產區,海西州枸杞種植面積已達3.14萬公頃,乾果產量9.13萬噸,有機枸杞出口量占全國的94%,全產業鏈產值達108億元,獲得歐盟等國際知名認證機構有機產品認證的企業、專業合作組織31家,認證面積0.87萬公頃。深加工企業27家,生產、保鮮、色選等生產線900餘條,開發生產濃縮汁、枸杞酒等枸杞系列產品100餘種投入市場,產品遠銷美國、德國、紐西蘭、日本、韓國、新加坡等18個國家。

藜麥、沙棗、白刺、沙棘等抗旱作物的廣泛種植,在荒漠化治理過程中充分發揮了“節水、固沙、增綠”的優勢,在帶動產業發展的同時,實現林地面積、森林覆蓋率“雙增長”,荒漠化和沙化面積“雙减少”,探索出了一條高原生態保護、生態經濟效益顯著的多贏之路。

在枸杞產業和藜麥種植中,農牧民羣衆收穫了“真金白銀”,通過種苗基地建設,綠色產值效益更加凸顯。海西州建立的520公頃各類苗木繁育基地年產苗木420萬株,形成1000萬元的產值;肉蓯蓉種植取得突破,面積達到493.33公頃,成為撐起林業產業不斷壯大的有力臂膀。

風物長宜放眼量。放眼望去,八百裏瀚海正走出一條由荒到綠的“涅盤”之路。(馬振東)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