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世界最大跨度公軌兩用鋼桁梁斜拉橋——重慶白居寺長江大橋成功合龍,標誌大橋距離年底通車目標又邁進了一步。首席記者龍帆攝/重慶視覺
9月1日,重慶白居寺長江大橋正式合龍,該橋創下了世界公軌兩用鋼桁梁斜拉橋跨度紀錄。據悉,該橋預計於今年年底建成通車,届時市民駕車從大渡口到巴南南泉,僅需10多分鐘時間。
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重慶市七橫線跨越長江的控制性節點工程,白居寺長江大橋全長1384米,主跨660米,是直接連接巴南龍洲灣片區和長江文化藝術灣區的重要通道。
水滴橋塔
展現重慶人“水滴石穿”奮鬥精神
白居寺長江大橋在設計、施工等方面擁有許多亮點。從遠處看,該橋的鋼桁梁採用倒梯形佈置,上寬下窄,特別是橋塔採用了水滴造型,十分新穎。負責設計該橋的林同棪國際工程諮詢(中國)有限公司橋樑專業副總工程師鄧宇介紹,一般斜拉橋的橋塔是三角形或閘形,而重慶最大的特點是山水之城,囙此設計白居寺長江大橋時,就選擇了“水”的概念。橋塔呈現水滴形狀,一方面滿足支撐功能,另一方面表達“一滴水融入長江”的概念,展現重慶人“水滴石穿”的奮鬥精神。
鄧宇還透露,白居寺長江大橋未來將“橋如其名”,採用具備自潔淨功能的白色塗裝,與“水滴”概念匹配。此外,大橋還融入了智能化檢測科技,將感知元件與橋樑結合,在今後維護中,可通過健康監測系統,隨時瞭解橋樑狀態。
鄧宇表示,在白居寺長江大橋這種跨度上,可以選擇的橋型包括斜拉橋或懸索橋。在前期設計中,考慮到如果選擇懸索橋,橋塔兩側的岸上就需要設定錨碇,將大橋的主纜牢牢地拴住,但大橋橋比特處並沒有足够的空間來佈置錨碇,囙此最終確定採用鋼桁梁斜拉橋的形式。這樣的桁架結構與汽車、軌道上下分層的功能佈置更加匹配,結構效能以及橋樑整體景觀也更具優勢。
4.43萬噸
用鋼總量超過“鳥巢”
除了整體造型,白居寺大橋在其他方面也頗有亮點。例如,主橋鋼桁梁共劃分為93個節間,每個標準節間長15米、重約500噸,由16個構件、1.1萬套高强螺栓栓接而成。全橋鋼桁梁共使用約110萬套高强螺栓,鋼桁梁總重約4.43萬噸,超過“鳥巢”的用鋼總量。
0.1毫米
建造精度行業領先
這座橋樑的建造精度也堪稱行業領先。城投建設公司人士介紹,鋼桁梁的架設,是通過4臺全回轉橋面吊機進行吊裝,大渡口側和巴南側各佈置兩臺,以兩個主塔為支點,同步向兩側對稱懸拼。合龍時,先將兩端各重2萬多噸的鋼樑向岸側頂開約10釐米,然後按照下弦杆、上弦杆、腹杆、邊縱梁的順序連接,其螺栓孔誤差控制在0.1毫米內。
0.1毫米是什麼概念?普通人一根頭髮的直徑是0.05毫米到0.08毫米,也就是誤差最多不能超過兩根頭髮絲。據瞭解,由於在工廠製作的鋼桁梁是不受力的,但在安裝時,會因為斜拉索、風、溫度等因素產生的力而變形。要保證最終的精度,就需要“打提前量”進行精密計算,並做出相應的調整。
防止落物
研發的防護平臺獲國家專利
施工中,鋼桁梁需橫跨茄子溪火車站、茄子溪碼頭以及大濱路和巴濱路,施工安全防護要求高。為此,大橋項目部建立了全橋類比計算體系及全過程監控監測體系,並在跨鐵路施工中,研發了自行式一體化防護平臺,掛在鋼桁梁下方,與鋼桁梁同步推進,防止落物,確保跨線施工安全。現時該平臺已獲得國家專利授權,並在鋼桁梁橫跨大濱路、茄子溪碼頭過程中得到了檢驗。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