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都市財力排名,果然“表裡不一”

北京 70℃ 0
摘要:一個人富不富裕很容易判斷,而一個都市富不富裕,除了看都市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也是重要名額,它决定了城市建設、民生支出、契稅優惠等方面的投入,更能反映一座都市的競爭力。各大城市上半年財政收入中,上海、北京和深圳屬於第一梯隊,均超過2000億人民幣。這三座都市自2016年鎖定前三甲後,排名格局延續至今。

一個人富不富裕很容易判斷,而一個都市富不富裕,除了看都市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也是重要名額,它决定了城市建設、民生支出、契稅優惠等方面的投入,更能反映一座都市的競爭力。

隨著上半年財政收入數據陸續出爐,各大城市財力狀況逐漸清晰,下麵主要聊聊這些都市的排名情况,排名變動原因,以及各自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度~

地方財政收入:狹義上是指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也就是財政總收入减去上繳收入。

各大城市上半年財政收入中,上海、北京和深圳屬於第一梯隊,均超過2000億人民幣。其中,上海以4732億人民幣高居榜首,北京以3254億人民幣排名第二,深圳也有2353億人民幣,排在第三。這三座都市自2016年鎖定前三甲後,排名格局延續至今。

第四名到第十名屬於第二梯隊,上半年財政收入均超過1000億人民幣,分別是杭州、蘇州、天津、重慶、寧波、武漢、南京。相比於2020年,排名最大變化是廣州掉出前10;杭州、蘇州兩座都市佔據第四名和第五名。其次是武漢上升了5個名次,重新回到前10。武漢名詞變動大的原因是2020年受疫情影響,武漢經濟一度停擺,政府為此大力度減稅降費,財政收入大幅下滑,今年經濟進入復蘇後,武漢財政收入隨之反彈。

第11名到第20名可以看作第三梯隊,這些都市財政收入普遍不足千億,高於450億。其中廣州作為老牌一線都市,非常罕見地位列其中。其實這並不是說明廣州不强,原因在於廣州是三級財政,除了上繳中央,還要上繳省內,自留稅收比例較低。實際情況是,上半年廣州全市財政預算總收入2323.6億元,上繳了6成稅收。前20名都市中,同屬三級財政的都市還有成都、長沙、合肥三座都市。

總體來看,在財政收入前20都市中,8座分佈在長三角,3座在珠三角,2座分佈在長江中游,2座位於成渝城市群,2座在京津冀,2座在山東半島,1座位於中原城市群。談到經濟實力,最常提及的是長三角和珠三角,但從財政收入角度再去看,長三角都市對其他城市群堪稱碾壓。如果再加上2座長江中上游都市,前20都市中長江流域就佔據了半壁江山。

財政收入雖然越高越好,但也要看財政收入構成。

過去20年,房地產的高速發展,已經讓土地財政成為都市稅收大頭。但經濟結構轉型,房產調控政策不斷加碼,一味靠土地出讓金支撐財政,顯然是難以為繼的。

我們用土地出讓金除以財政收入,可以得出一個反映都市土地財政依賴程度的數值,數值越大依賴程度越高,數值越小依賴程度越低。

在2021上半年財政收入前20都市中,三個都市土地財政依賴度超過100%,12各都市土地財政依賴度超過50%,僅有5個都市土地財政依賴度在50%以下,可見各大城市對土地財政依賴已經非常普遍。

其中,廣州以140%的依賴度位居第一,刨除三級財政方面影響,依賴度也在100%以上。而杭州、南京兩座都市,在不用繳納省級稅收情况下,土地財政依賴度均超過120%,說明財政收入已經虛胖了。

土地財政依賴度低於50%的都市分別為北京、上海、嘉興、青島、深圳,其中北上深經濟實力强,財政收入廣,財政壓力比其他城市低很多,囙此財政收入並未過度依賴土地財政;而青島和嘉興兩座都市雖然經濟體量並不出眾,但二三產業發達,房地產擴張也相對溫和,因而對土地財政依賴程度也非常低,財政收入比較健康。

總之,一座城市富不富,强不强,財政收入當然是比較直觀的名額,但其中也有諸多影響因素,比如廣州等都市的三級財政,杭州等都市的過度依賴土地財政。除了財政收入外,都市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就業率等都是可參攷的維度。所以,判斷都市的富裕程度,確實是一件很複雜的事。

當然,在經濟內迴圈,房住不炒等政策背景下,國內都市有望逐漸脫離土地財政依賴,這無疑會促成一場都市大洗牌,誰會就此隕落,誰又能脫穎而出,我們會在未來繼續給大家解讀。

——完——

再看一篇?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