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真的那麼落後嗎?鴨綠江隔開中國與朝鮮,兩國差距有多大?

辽宁 46℃ 0
摘要:中國邊境城市丹東與朝鮮新義州之間,僅僅隔著一條鴨綠江,一個是中國四線都市,另一個是朝鮮的第四大都市,但是江兩岸的發展卻是天差地別。朝鮮在國際上的形象一直是不已開發國家,在中國、俄羅斯以及韓國這幾個大國的重重包圍下,朝鮮就顯得過於樸素以及與世隔絕,朝鮮真的還是想像中的那樣落後嗎?朝鮮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位於東亞朝鮮半島的北部。身處中國的丹東市,就能隔著鴨綠江看到我國鄰國朝鮮的景象。

中國邊境城市丹東與朝鮮新義州之間,僅僅隔著一條鴨綠江,一個是中國四線都市,另一個是朝鮮的第四大都市,但是江兩岸的發展卻是天差地別。朝鮮在國際上的形象一直是不已開發國家,在中國、俄羅斯以及韓國這幾個大國的重重包圍下,朝鮮就顯得過於樸素以及與世隔絕,朝鮮真的還是想像中的那樣落後嗎?

一、一江之隔,兩派景象

朝鮮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位於東亞朝鮮半島的北部。朝鮮被中國、俄羅斯以及韓國包圍著,朝鮮北部與中國隔著一條鴨綠江,與俄羅斯也有一小段的邊境線。在南部,與韓國以三八線相隔。朝鮮的西邊瀕臨黃海,東邊隔著日本海與日本相望。國土面積約12.3萬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約2500萬。

身處中國的丹東市,就能隔著鴨綠江看到我國鄰國朝鮮的景象。丹東市是中國遼寧省的地級市,位於遼寧的東南部,南邊是中國黃海,所以丹東也是我國海岸線最北端的起點。與丹東隔江相望的是朝鮮第四大都市新義州市。

從外觀上可以看出,兩座都市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自從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經濟便呈現出飛速發展的態勢,這不僅僅表現在一些大型都市,就連邊境城市也被包括在改革開放的輻射圈內,丹東就是這樣一個都市。

因為丹東獨特的地理位置,所以丹東的發展充滿了可能。丹東位於東北亞地區的中心,又與東北地域、環渤海以及黃海交匯,這為丹東在工業、商貿、港口以及物流等產業提供了優良的條件,在穩定發展中,丹東已經高樓林立,居民生活幸福安康。

丹東的對岸就是朝鮮的新義州,所以兩地的商貿往來十分頻繁,中國與朝鮮之間的貿易很多都是在丹東進行的。而且因為與朝鮮離得很近,所以很多中國人慕名前來旅遊,體味一下异域的風情。所以丹東的旅遊業發展十分發達,為這個城市帶去很多新興產業。

反觀朝鮮的新義州,新義州市朝鮮的第四大都市,是朝鮮的鐵路重鎮,也是朝鮮的經濟特區,但是新義州的發展明顯比不過中國丹東。遠遠望去,新義州只有寥寥幾座高樓,其餘的地方都還只是低矮的無瓦房,雖然從外觀來看,這路更像是鄉鎮地區,但它卻是朝鮮極為重要的邊境貿易都市。

除了都市景觀上的差距,都市的在經濟方面的差距更是天差地別。根據相關資料顯示,丹東市在2020年的全地區生產總值達到了779.4億元,而新義州僅有丹東市的二分之一,雖然兩座都市有著944米的大鐵橋相連,但是都市命運卻完全不同。

但是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與中國比較似乎顯得有些為難。但是朝鮮真的有我們想像中這麼窮嗎?發展真的處於與世隔絕?

二、朝鮮發展狀況,國民幸福

朝鮮的首都平壤與一般現代化大都市相差無幾,雖然沒有中國北上廣的大型都市那般繁華,但卻也在靜謐中獨自發展,不輸中國的二線都市。在平壤還有一座飛機場,中國的北京與瀋陽都有飛往此處的直達飛機。

平壤還有一項世界之最,那就是擁有一條全世界最深的捷運,這條捷運的深度超過100米,最深處達到了200米,乘坐自動扶梯需要兩到三分鐘才能到達地下,有人調侃這完全就是地下的戰時避難所,而這一條捷運也正是為備戰備荒而建造的。平壤捷運的設計是由蘇聯規劃的,而建造則是由中國來完成的。

除了平壤的捷運以外,朝鮮的鐵路總里程達到了8800千米,公里總長度也超過了77.5公里。但是朝鮮國內汽車的保有量並不多,只有政府機關等國家會分配車輛,其餘群眾都只能選擇公交車、自行車等管道出行,所以朝鮮的道路上一般不會出現堵車等,道路也很乾淨。

因為國情以及政策的原因,朝鮮對外國遊客開放的都市只有平壤市、南浦市、開城市等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有萬景臺、萬壽臺等景點可供遊客參觀。但是在朝鮮旅遊比較嚴格,隨便拍照、隨意發表觀點是不被允許的,在參觀板門店的軍事分界線時,也禁止與韓國的阿兵哥打招呼,雖然要求眾多,但在朝鮮還是能看到很多美麗風景。

朝鮮從建國開始就十分重視發展教育,朝鮮政府經過幾十年來的努力,讓朝鮮做到了每兩公里就有一所學校,都市以及農村都能保證存在學校。當前朝鮮國內已經實現了12年制的義務教育,文盲數量大大降低,全國十分之一的人口都是知識份子。

三、朝鮮設立經濟開發區,大力發展經濟

朝鮮在還沒有建國之前,是一個徹底的農業國。1945年朝鮮擺脫日本的殖民統治後,大力發展工業產業,並且實施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雖然計劃經濟對於朝鮮來說對經濟的發展十分不利,但卻是最適合朝鮮的經濟制度。

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朝鮮開始仿照中國,開始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經濟特區。1991年年底,朝鮮設立了羅津先鋒自由經濟貿易區,而這一貿易區的建立也拯救了朝鮮衰敗的經濟。這一經濟特區的位置相當優越,正位於中國、俄羅斯以及朝鮮三國的交界位置,可以很好地展開邊境貿易,為朝鮮實現了經濟的恢復性增長。

除了與中國和朝鮮展開合作,朝鮮還與韓國進行合作。在2002年建立了開城工業區與金剛山旅遊區,這讓朝鮮正式擺脫了在計畫經濟體制下以工農業為主的窘境。在平壤市,朝鮮還有一個尖端科技開發區,用於進行科技的研究。

由於朝鮮缺少耕地面積,而且一些自然灾害也頻繁發生,所以國際上一直在對朝鮮進行人道主義的幫助,其中就包括中國。中國不僅在糧食方面對朝鮮進行援助,還在石油領域給予優惠政策,大大幫助了朝鮮的發展。

其實深入瞭解朝鮮的話就會發現,雖然朝鮮的經濟發展得並不是那麼好,但是整個國家的人民安居樂業,幸福指數遠高於金錢。朝鮮在發展之中也正在向現代化邁進,我們可能只看到了它的傳統面貌,如果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朝鮮,朝鮮以後的發展還有很大的空間,朝鮮正在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