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敗走麥城,毛主席認為錯在諸葛亮,一語點破“隆中對”的缺陷

河北 72℃ 0
摘要: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敗走麥城,行至臨沮被潘璋設計擒拿,押送到東吳交由孫權處置。東吳勸說關羽投降,關羽嗤之以鼻,最終慘遭東吳斬殺,並把他的首級轉送給曹操。

號稱“萬人敵”的關羽,終究沒有壽終正寢。關羽的人生一直被光環所圍繞,斬殺顏良助曹操擊敗袁紹,坐鎮荊州幫劉備堅守北方門戶,尤其在襄樊戰役中,用“水淹七軍”的計謀,一舉挫敗曹操兩員大將,降伏於禁,斬殺龐德。

此時,關羽的人生已經達到峰值。數月以後,高處不勝寒的關羽卻落得敗走麥城,客死他鄉的結局。

每當討論關羽淒涼的人生結局,大家不約而同地把原因歸咎為關羽的性格高冷,得罪東吳的當家人孫權(孫權想與關羽結為親家,關羽戲謔孫權說“虎女焉能嫁犬子”),造成吳蜀兩國的關係貌合神離。東吳才會趁關羽北伐,荊州空虛之際,出兵偷襲關羽的老營。

這種觀點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只是表面現象。關羽要為“大意失荊州”負直接責任,但絕不是根本責任,真正需要負責的人是劉備和諸葛亮。

作為蜀漢的當家人劉備應該為此負主要責任,作為蜀漢集團的CEO諸葛亮要為此負根本責任。因為從“隆中對”開始,“遺失荊州”已在註定之中。

我貿然一說,讀者或許覺得我在嘩眾取寵。實際上,這種觀點並非我的見解,而是毛主席的點評,原話如下:

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毛主席果然高瞻遠矚,他對此事的評估與其他人不同,其他人是站在關羽自身性格的角度,而毛主席則是以軍事戰略家的眼光去看待關羽、荊州和蜀漢。也可以說,他是從蜀漢的戰略部署角度去評估此事。

毛主席的這番話該怎麼理解?實際上很簡單,他一針見血地指出,關羽和荊州的錯誤根源在“隆中對”,蜀漢的兵力本來就少,結果又兵分三路與敵人對抗,哪有不失敗的道理。說到底,蜀漢沒有認清形勢,企圖以少勝多,結果造成以卵擊石的敗局。

我為什麼堅信毛主席的點評是最正確的呢?因為他點評的客觀真實,沒有誇大决定戰爭勝利的因素。

平時,我們讀歷史聽故事,總是對那些以少勝多、出奇制勝的片段感興趣,但在有戰爭記載的3000年歷史中,以少勝多的戰役屈指可數。絕大部分戰爭的勝負點,無非是看雙方人多人少。人多的一方,勝利的把握就大;人少的一方,失敗的風險就高。

大家都是兩隻肩膀支棱著一個腦袋,在士氣相同的情况下,體力和戰鬥力相差不會太多。

諸葛亮就是犯了這個錯誤,嚴重高估了“隆中對”,低估了兵力的致命劣勢。先看一段《三國志》作者陳壽對諸葛亮的評估:

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諸葛亮屬於“文治有餘,武功不足”型人才,陳壽說他文治的才能不在管仲和蕭何之下,但用兵點將不是他的強項。

陳壽是漢末晋初的人,他更加接近諸葛亮生活的年代,他對諸葛亮的點評具有很强的參攷意義。諸葛亮治國確實很有一套,蜀漢在他的治理下,廣興水利、注重生產,一度迎來短暫的中興局面。與之相比,諸葛亮五次北伐均以失敗告終。

與諸葛亮同時期的司馬懿說得更徹底,他說“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决,好兵而無權”。

由此可見,諸葛亮是一個對自己的才智特別自信的人。諸葛亮一生最引以為傲的成就,莫過於“隆中對”。時年27歲的諸葛亮為劉備描繪出一幅宏圖偉業,提煉一下是“三分天下,北拒曹操,南和孫權”。

聽完諸葛亮的描繪,年近半百依然四處漂泊的劉備立刻“滿血復活”!

的確,隆中對是一個名氣很大的戰畧分析。劉備依照諸葛亮的規劃,用極短的時間建立起三足鼎立之勢,但是欲速則不達。

“隆中對”如同一劑激素,讓劉備的迅速壯大以後,“隆中對”的後遺症也越來越明顯。“隆中對”的缺陷在哪?

正是毛主席說的“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

諸葛亮的“隆中對”是這樣替劉備謀劃未來,他說“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諸葛亮建議劉備站穩腳跟後,兵分兩路進行北伐。一路由猛將率偏師從荊州出發,一路由劉備統主力從益州發兵。

諸葛亮的規劃本身沒有錯,錯就錯在他企圖用人力彌補實力。從諸葛亮的規劃來看,蜀漢必須掌握荊州的主動權。赤壁大戰後,曹操的勢力基本上從荊州撤走,荊州成為吳蜀兩國的角鬥場。

諸葛亮“慫恿”劉備佔據荊州,使得蜀漢面臨兩大阻力,一是吳蜀關係惡化,聯盟瓦解;二是蜀漢佔據荊州後,一旦曹魏大軍南下,蜀漢首當其衝。

曹魏退出後的荊州是一塊燙手的山芋,但在諸葛亮眼中成為蜀漢克復中原的突破口。諸葛亮過於低估孫權的忍耐力,殊不知東吳時時刻刻都沒有忘記要回南郡。多次討要不得,只能殺心四起。

也可以理解為“大意失荊州”必然會發生,關羽比較倒楣罷了,即便是換成趙雲、馬超,南郡不歸還東吳的話,這場突襲依然不可避免。

再說“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的話題。諸葛亮的北伐建議沒有錯,錯在戰略部署。赤壁戰敗後,曹操迅速調整作戰方略,由戰畧進攻改為戰畧防禦,並設定三大戰區:夏侯淵鎮守的關中戰區,曹仁的荊州、夏侯惇的淮南戰區。

三國全盛時期,蜀漢兵力在9萬左右,曹魏的兵力在19萬左右。雖然雙方實力相差懸殊,但蜀漢依然有發揮的空間。因為曹操的防禦重心在夏侯惇的關中戰區,關中平原是天下糧倉,更是長治久安的根本。史書記載:夏侯惇“都督二十六軍”。一軍按5000兵力算,曹操在關中地區佈置15萬大軍,實際在10萬左右,剩餘9萬平均分佈在荊州和淮南。

蜀漢在南部後方穩定的情况下,應該具備與曹魏抗衡的實力。蜀漢也只有採取重兵圍攻,各個擊破的策略,才有可能一步步吞滅曹魏的荊州和淮南。只有吞併荊州和淮南,才能動搖曹魏的根基,才能說蜀漢的北伐取得實際進展。

結果,諸葛亮忽視蜀漢地狹人稀、兵力劣勢的現狀,選擇“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的下策,荊州豈能守住,北伐豈能成功?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