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為王的“騙局”還是內心救贖?徒步西藏“真真假假”背後

西藏 69℃ 0
摘要:得知河南女孩美美在徒步青藏線不幸遇難的消息後,31歲的背包客歎墨唏噓不已:“太遺憾了,她還這麼年輕……”在西藏徒步一個月,他深知行走在公路上的潛在風險。出事前,美美在短視頻平臺上的粉絲數只有7萬多,如今已經漲到近28萬。因為遙遠、神秘,“徒步西藏”在很多人眼中自帶魔力的光環。一路風霜,身體和精神都經歷巨大考驗的路途上,他們追求的是心靈救贖,還是一場以流量為王的“騙局”?

得知河南女孩美美在徒步青藏線不幸遇難的消息後,31歲的背包客歎墨唏噓不已:“太遺憾了,她還這麼年輕……”

變窄的車道、突然下墜的落石、變化莫測的天氣……在西藏徒步一個月,他深知行走在公路上的潛在風險。“我們背包走都要時刻注意,更何况推著車子做直播的。”

出事前,美美在短視頻平臺上的粉絲數只有7萬多,如今已經漲到近28萬。她卻再也看不到了。助力車失控導致的一場意外,讓她生命永遠定格在了追求“遠方”的路上。

因為遙遠、神秘,“徒步西藏”在很多人眼中自帶魔力的光環。於是越來越多的人,以不同的目的、管道行走在這片土地上。夢想和現實是有差距的。一路風霜,身體和精神都經歷巨大考驗的路途上,他們追求的是心靈救贖,還是一場以流量為王的“騙局”?

出事前,美美在短視頻平臺上的粉絲數只有7萬多,如今已經漲到近28萬。

徒步這一路,真的很累

歎墨今年31歲,河南人。7月17日,他在昆明出發,開始以背包行走的管道縮短與拉薩的距離。

8月16日,他走到距離拉薩700多公里的林芝,在米美村,他突然找到自己此行的最終目的,便提前結束徒步坐車到了拉薩。

8月27日,新黃河記者聯系上歎墨時,他已經在拉薩的青年旅社住了一周左右。在私信對話方塊的那頭,他坦誠地告訴記者:“我是出發以後走到林芝就坐車了,如果你想知道關於徒步的話題可以隨便問,我知道的就會說。”

“這一路上真的很苦。”歎墨說,這對身體和精神都是極大的考驗。而天氣、住宿、交通都是影響的因素。尤其是安全。雖然很多路都是柏油馬路,但有的只有雙向兩車道,遇到修路的就會變窄,有的路段頭頂上方就是懸崖,還有墜石,歎墨說他見到過一輛被落石砸爛的寶馬車。

徒步走路,裝備很重要。為了減輕負擔,歎墨已經極盡可能地核算著每個物品重量,厚衣服、睡袋、帳篷、防滑墊、鞋子、短袖……將這些裝備放入70昇的背包以後,他稱了下重量,36斤。

海藍是歎墨徒步路上結識的夥伴,他同樣在西藏感受到了一天四季的真切。“上午衝鋒衣是不能脫的,下午穿短袖,晚上,厚衣服要一件件地穿上。”

“肩膀、腰和胯部,都會疼。”歎墨說,當然最大的考驗就是脚,因為會疼會磨出泡。在路上,他買過衛生巾來塞到鞋裏,但最後沒什麼太大效果。

還有因為風險而動搖的意志。走在路上,每天的路程有限,以歎墨的脚力,平均一天走45公里左右。背包客並不是每天都能找到合適的住宿地,再加上他們希望减少開支,囙此露營搭帳篷是很常見的。“儘量選海拔低的地方,最好能挨著村子,不要獨自紮營。”歎墨說,真的會遇到野獸。

海藍是從康定出發徒步的,起初他有一個同行者,一起走了幾天後就放弃了。“真的很累,如果不是意志堅定,很難堅持下去。”

質疑聲也很多。歎墨選擇在豆瓣用寫日記的管道做記錄,有人看到後“抨擊”他,“那個人說,一看我的面相就像假徒步的。”歎墨很無奈。

雖然身體上很痛苦,但好在這一路精神上也是放鬆的。

歎墨清楚地記得,在翻越海拔約4153米的波瓦山時,望著山、雲和路,他流淚了,在這一刻他被將自己縈繞的大自然所驚歎。而他一路走一路感受,終於在到達林芝時想明白他以後的路,治癒了自己。

推車在公路上直播,真的很危險

歎墨是在來到拉薩以後得知美美遇難消息的,因為是老鄉,又同是在西藏徒步,這兩個“交匯點”讓他唏噓不已。

在背包客眼中,在西藏徒步的可以籠統地分為盈利與非盈利兩種。

在徒步西藏的問題上,他希望能客觀地表達觀點。因為這一路上,他見到了太多推著車做直播的徒步者,還曾經與其中幾個同行過幾日。他告訴記者,他只能說,每個人徒步西藏的目的、心境不一樣,也决定了管道的不同。如果是追求純粹的人,大概都是對這種管道嗤之以鼻的。

海藍曾跟一個推車直播的博主同行過幾天,因為鏡頭裏總是出現他的身影,有的粉絲便喊著他開播。海藍開播了,但3天后他就沒有繼續,因為他覺得自己是來尋求治癒,路上要想事情,這樣的話就“變質”了。

“如果直播的話,我回家以後也能播,沒必要計較這一時。”海藍保持著清醒。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在青藏線做直播可以獲取的短視頻平臺的流量“扶持”,再加上這幾年,經濟和旅遊的發展,整個沿線的網絡訊號覆蓋率的提升,某種程度上也給來西藏直播徒步的人客觀上提供了“支持”。

對於來西藏直播徒步的博主們的“瘋狂”行為,歎墨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認為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短視頻、直播可以賺錢這件事眾所周知,有些人找不到參與的辦法,便索性選擇推車直播。

在徒步西藏的熱潮中,有真正的修行者,也有很多人的確是打著徒步的名號,只為名利。他們每個人都有“故事”,如果本身沒有的,也要給自己硬加上一個,例如抑鬱症啊、夫妻離異等“人設”,也算是噱頭。

當然,在主播們的視頻裏,一人一車一狗是“標配”,而在視頻外,沿途跟隨的皮卡、保障車或許才是真的“必備”。歎墨就遇到過很多,他還聽說有一個很火的網紅,就是有保障車跟著,“他晚上帳篷裏做完飯,就下班了,然後到保障車裏睡。”

“如果說是以盈利為目的直播的,遇到訊號不好沒法播怎麼辦?不就只能坐車找個訊號好的地方再播?”歎墨感慨,所謂的“假直播”也不是完全假,畢竟他們也推著車真走,“所以說有些事是真真假假,也不好說。”

海藍補充道,與是否騙人相比,他更在意的是推車直播人的安全,因為有的路真不好走,另外他們改裝的助力車本身也不安全。“路本身就窄,一個人徒步走的話是可以的,但推著車子就會新增橫向面積,占路是肯定的。拿著手機,推著車,真的很危險。”

保障車背後,是場“真真假假”的直播

在“河南美美事件”後,短視頻平臺也做出了調整,對在公路上直播等行為會做出封號等相應處理。有些徒步者為了規避風險,將原本的“某某徒步西藏”改成了“某某闖蕩西藏”“某某流浪西藏”“西藏觀景”等。

此前出現在媒體報導中的徒步者王江就發視頻告訴粉絲,“鑒於近期在公路上容易封號,我就先不開直播了,等我晚上到目的地再播。”而就在他這條視頻下麵,新增了平臺的提示:“該行為存在風險,請勿輕易模仿”。

儘管平臺已經針對徒步直播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了人為地干預,但這些行走在路上的推車博主們仍然有一批人選擇不放弃,他們想等一等。“打工十年一場空,徒步一年成富翁”“想致富,焊個車去徒步”,因為他們中的部分已經嘗到了直播的甜頭。據媒體報導,一比特名為“天涯浪子”的網友曾透露,他認識一比特行走多年的徒步者,有一周直播收入超過10萬元。

並不是所有徒步者一開始就有保障車“加持”。很多推車的人最初都是沒有團隊的,只能是先一步步堅持,有了流量、收益,才能負擔得起團隊的開銷。

但也有人認為這本身就不“健康”,“一個不需要技術含量的徒步者,僅僅靠拍短視頻騙人掙錢的導向是錯誤的。”

海藍來到西藏以後,他最大的感受就是“沒白來”。雖然他已經在這段“修行”的旅途中尋到了他自認為對的東西,但他依然覺得“沒有下一次了”。“如果再走一次我就算是有病。”海藍說,他給想來徒步的人一些忠告,就是一定要想明白後續的風險,經濟上的、身體上的,以及有沒有意義。

而這短暫“流放”自己的經歷,也讓歎墨感慨萬千。他看到了大自然的美麗,也看到了流量的推力。來西藏前,他是做編導工作的,而離開拉薩以後,他打算嘗試做旅遊視頻博主。

如何保證自己的初心不被商業化侵蝕?歎墨說,這就要時刻保持清醒。

而對於流量平臺來說,如何在追尋流量與規避風險中保持清醒,或許才尤為重要。(應受訪者要求,歎墨、海藍為化名)

新黃河記者:薛冬

編輯:韓璐瑩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