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23日,湖北省天門市馬灣鎮,69歲的蔣媽媽,從報紙上看到一個晴天霹靂般的消息:兩天前,44歲的兒子在加拿大跳橋身亡!
蔣國兵的頭上是一串耀眼的光環:17歲時是湖北省理科狀元,考進了清華大學,取得了碩士學位後留校任教,31歲評上副教授,還是美國和加拿大,頂尖大學的物理、化學雙料博士。
2001年,蔣國兵一家4口移民加拿大多倫多,出生在那裡的小女兒只有兩歲,最近又剛買了房。這樣的生活,原本是令人羡慕的。
她想不通,兒子為什麼突然自殺?
1、清華學霸:31歲被評為副教授,公費留學美國讀博
蔣學兵的人生被一分為二,出國前,他是一個令人羡慕的幸運兒。
他從小就是學霸,不但聰明還特別刻苦。他的一切榮耀和不幸都來自於這個特長。
1962年12月,蔣國兵出生於湖北省天門市下轄的一個農村家庭。蔣家世代務農,到了他父親這輩兒,才算勉强當上了知識份子。父親在當地一個小學當校長,母親在衛生院工作。家中還有一弟,一妹,他排行老大。
上高中時,他就顯露出對學習濃厚的興趣。
高中時學生都要住校,深夜同學們都睡了,他躲在被窩裏,打著手電筒學習。
放暑假,村裡放電影,別人都興奮的去看,只有他穿著套鞋,學習到深夜。他的性格有些內向,卻也不是書呆子,業餘時間還學會了拉二胡、喜歡看各類的書。
他高中畢業時,正好是70年代末,中國重新開始停止了10年的高考。有些年紀的人都知道,那個年代的大學生有多麼稀有、多麼金貴,上大學就等於跨越了階層,前途無量!
對於蔣國兵那一代知識青年來說,高考無疑是他們人生中最大的機遇,而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1979年,年僅17歲的蔣國兵,以湖北省理科狀元的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核物理系。
清華大學的物理系有多牛?國家授予的“兩彈一星功勳”的科學家中,有10比特在這裡工作學習過。
能考上這個學校,足以證明蔣國兵的出類拔萃。
考上清華以後,同學是來自全國各地最優秀的學生。儘管上了大學,大家依然沒有放鬆學業。
雖然競爭激烈,蔣國兵仍然保持著他的優秀。在35名同學的班級裏,不但成績名列前茅,還擔任著班代。他博覽群書,喜歡打籃球、學會了武術,熱心組織和參加各種活動。
他還把自己的獎學金拿出來,給比較貧困的同學買書。
本科畢業後,想上研究生的人很多,名額只有兩個。很多人不得不轉考外校,而蔣國兵一下就考上了。碩士畢業後,他選擇留校任教,受到清華大學的重用。
工作沒幾年,年僅31歲時就評上了副教授。期間,他結婚、生子。
蔣國兵的出色在家鄉遠近聞名,父母家人都以他為驕傲。這幾年,是他一生中最順利也最幸福的時光。
1996年,34歲的蔣國兵公費出國留學4年,攻讀美國普渡大學的核子物理博士。這所大學是美國工科排行前十的名校,被稱為公立常春藤,鄧稼先、梁思禮就畢業於這所大學。
孝順的他還將父母接到美國小住。父母看到兒子在大學,很受人尊重,十分開心。
那時的蔣國兵無憂無慮,有時間就帶著父母四處遊玩。
他的學識和地位,達到了人生中的頂峰。有句話說,頂點之後往往是拐點,它向上還是向下,關鍵看你怎麼選擇。
人生最關鍵的往往就是那幾步,一步錯步步錯。
母親希望他學成之後回國,離自己也近一點,他也滿口答應。如果回國,蔣國兵就能從事他熱愛的專業,以他的學識和才幹,為我國的核子物理作出貢獻,個人也能獲得光明的前途,。
這種可能性不說100%,也一定是大概率事件。
可惜天往往不隨人願。
這一切的平靜和幸福,如曇花綻放般短暫,危機已經悄悄出現。
2、移民後的悲劇人生:雙料博士只能幹油漆工,買房後壓力大跳橋自盡
蔣國兵博士畢業後,是回國還是移民國外?夫妻倆有著不同的打算,產生了激烈的衝突。
在媒體的渲染下,和一些移民華人的描述下,發達的美洲地區是人間天堂。在那裡能獲得很好的發展,輕鬆掙大錢、住上大房子。在普渡大學留學時,他看到有清華校友在那裡任教,收入高,住別墅。
受此影響,蔣國兵的妻子盧彩榮,產生了要移民國外的想法。妻子比他小7歲,是他同學的妹妹,雖然學歷不高,卻有很强的適應能力。
直接移民美國難度較大,妻子希望先移民到加拿大多倫多,還瞞著他辦好了移民手續。蔣國兵則堅持要回國,夫妻二人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他一怒之下撕破了移民紙(手續)。
爭吵的結果是,誰也沒有說服誰。
2001年,盧彩蓉帶著兒子,去了加拿大多倫多。蔣國兵孤身一人回國,到清華大學核能研究院工作。
半年後,盧彩蓉見丈夫不肯來,正猶豫要不要回國時,蔣國兵還是割捨不下妻兒,辭掉了清華大學的職務。次年4月,一家人在加拿大多倫多團聚。
來到加拿大意味著,放弃國內的一切,從頭開始。殘酷的現實給了他當頭一棒——
堂堂中國頂尖大學的核子物理碩士、美國核子物理博士,在加拿大竟然找不到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
他投了很多簡歷,上面是一連串耀眼的光環:“清華大學副教授”、“美國普渡大學物理學博士”。
令人意外的是,他青睞的含金量很高的職務,並沒有向他伸出橄欖枝。
原來,加拿大多倫多是以移民和旅遊業為主的都市,工業並不發達,此類職位很少,重用的本國人。它歡迎移民,帶著大量財富來此定居和消費。而且,華人表面上風光,實際上很難融入西方主流社會,地位低,連黑人都能欺負。
這些深層次的原因,蔣國兵並沒有瞭解。
幾個月的失業,家人的生活需要錢,這是現實問題。他不得不委屈自己,去做現時能找到的油漆工的工作。他想,不管怎麼樣先幹著吧,機會慢慢找。
半年的工作,酬勞只有5000元,還經常沒活幹。妻子在一家服裝廠做會計,收入也很微薄。
他想可能是自己的核子物理專業,在加拿大用處不大。再說自己也不可能一直靠體力掙錢,也許再讀一個本國的文憑,能新增自己的競爭力。
2002年,他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轉讀化學專業的博士學位,這年他40歲。
在陌生的化學專業,他依然表現的很優秀,發表了多篇研究論文。化學博士畢業後,蔣國兵如願以償的,獲得了一份博士後研究的工作。
可是這份工作是臨時性的,契约2006年春季就要到期。他他在合同到期之前,努力尋找新的工作機會。簡歷發了許多,卻連一封拒絕信也沒有收到。
他拼盡了全力,卻依然看不到希望。
為什麼中國的學術青年精英,出國後連續獲得了兩個博士學位,連一個對口的工作都找不到?
如果要改行從事其他行業,30多年的書不是白讀了嗎?
一連串的問題,蔣國兵怎麼也想不通,開始鑽了牛角尖兒。
此前,他剛剛購買一套面積不大,價格卻很昂貴的鎮屋。買房之後,家裡的錢幾乎花光。到加拿大後添了二胎女兒,只有兩歲。
這些都成了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他徹底崩潰了。
2006年7月23日淩晨4點多,盧彩蓉聽到有人敲門。她以為是丈夫外出散心回來了,開門一看竟然是警詧。對方告訴她,丈夫剛剛跳橋身亡了。
因為清華學霸、雙料博士的身份,蔣國兵跳橋身亡一事,在國內外都引起了震撼。因其妻兒生活窘迫,當地的校友和同鄉,對其家中進行援助,共捐款10萬餘元加幣。
3、雙料博士的面子:找不到對口工作,就自殺?
“蔣國兵曾經有過回國的打算,包括在買房之前,但遲遲沒有下决心。”盧彩蓉含著淚水回憶道。
是啊,蔣國兵為了在加拿大過上好的生活,已經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就算找不到對口工作的話,也不一定要自殺呀。
他可以有許多選擇,比如改行、回國。
他有過回國的想法,最終沒有回,是愛面子害的。他的性格,就如妻子評估他的那般“為人十分正直,有的時候又很固執,有點‘老古董”。
當年,能出國的人在人們眼裡都是人中龍鳳,回國來也一定是衣錦還鄉。蔣國兵在國內一直過的順風順水,在加拿大混的如此落魄,哪有臉去見培養自己的老師,混的比自己好的同學。
他自己把回國的路否定了。
還能用清華大學同學人脈尋找出路,他選擇了封閉自己。
2002年初夏,比蔣國兵早一年來加拿大的同學許長明,聽說他也到了多倫多,特地去探望。許長明運氣不錯,到加拿大不久就找到了對口的工作。
當時,蔣國兵當了一陣子油漆工,正處於失業狀態。他告訴許長明自己打算再去拿個學位,他還懇求:10年內,不要把我的聯繫方式告訴其他同學。
他的理由是:想集中精力做點事情。實則是他窘迫的處境,不想被人知道。
從此,許長明知道他清高,便不再與他聯絡,再一次聽到他的消息,竟然是天上人永隔。
如果說他能放下面子,肯張開口和同學溝通,或許能得到很好的機會。畢竟,清華大學這樣的頂尖名校出來的人都是很厲害的,校友也很願意幫忙。
比如,曾經十分窮困的,北大屠夫陸步軒他有相似之處。
陸步軒和他一樣,都是農村出身,憑藉個人的努力,考上了中國最好的學校。同樣不善交際,抓不住機會,最後沒有飯吃,只好去賣豬肉。他們都是擅長學習,卻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愛面子的性格。
但是陸步軒在賣了幾十年猪肉後,因為北大高材生淪落為屠夫的新聞,成為名人。引起了同為北大學長陳生的注意,邀請他一起開啟了全國猪肉連鎖店。
個體肉販陸步軒,人生如開掛般成了上市公司的股東,身家數十億,還給母校北大捐了9億。賣豬肉也能賣出北大水准!
當時,加拿大清華的校友,在南安省一帶就有500多人,如果蔣國兵能積極的和他人溝通,也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蔣國兵的悲劇,不能否認有其個人性格原因。
4、華人移民後,生活艱難不是個例
就業不理想,買房壓力大,是蔣國兵的自殺的外部原因,也是外國移民的共同問題。
21世紀初,中國的經濟發展剛剛起飛,許多精英們熱衷出國。其實人們吹捧的西方,現實中並不是那樣美好。
根據加拿大有關移民狀況調查顯示,只有40%的外國移民,在三年內能找到滿意的工作。
像蔣國兵這樣的科技人移民,能達到移民條件的,年齡大多數在30歲以上。由於加拿大不承認外國的學歷和工作背景,許多人只好從頭再來。
當有的人好不容易,重新學了一門兒科技、拿了一個學位,又因為年齡偏大,競爭不過當地的年輕人。
一個50歲的南亞語言專家,好不容易學了一門理髮科技,還拿到了相關證書。因為老眼昏花,拿不穩理髮工具,只好失業在家。
在華人開的連鎖超市裏,幾比特切肉工可能是社科院研究員,理貨員是林業專家。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放下尊嚴,放弃自己學了多年的專業,幹起了工人的體力活。
還有一個更重深層次的原因是,西方社會對華人的排斥和歧視,這個原因釀成的血案不是個案。
1991年11月1日,中國留學生盧剛,在美國愛荷華大學製造了槍擊案,死傷6人,自己開槍自殺。他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曾經也躊躇滿志,理想是獲得諾貝爾獎。盧剛通過中美聯合培養物理類研究生計畫,到美國攻讀博士學位。引起這起慘案的原因,是因為他遭受了教授的嫉妒和刁難,畢業無期,求職又屢屢受挫。
另一個悲劇的主角是中國著名詩人顧城。
1993年10月,他用斧頭砍死自己的妻子後自縊身亡。一個偉大的詩人為什麼會變成殺人犯?
除了他自身性格的缺陷,和西方社會的殘酷生存環境不無關係。
從1987年開始,顧城受西方各國幾所著名的大學的邀請,到歐洲進行訪學,受到了各大高校的熱情款待。他對那裡的田園風光,高大的建築、繁華的都市流連不已,最後決定帶上全家到紐西蘭定居。走馬觀花領略到的,是表面的美好。只有常住在這裡時,才體會到這裡的醜惡。
顧城在奧克蘭大學亞語系,從事教學工作。後來漸漸地不能適應複雜的工作環境,被迫辭職。他選擇遠離塵世,隱居在激流島,和妻子一起以養雞為生。
因為缺乏經濟頭腦,生活很快陷入窮困。靠妻子謝燁賣雞肉、春捲等食品,勉强度日。一次,謝燁給兒子花1.99美元,買了一個玩具。作為父親的顧城,嫌妻子亂花錢,竟然坐在地下不肯走了。
如果不是窮到極點,堂堂詩人怎會做出這樣的舉動?
異國生活帶來的巨大壓力,加上沒有親友幫助的孤苦無依,顧城和謝燁兩人感情產生了巨大的裂痕,最終導致了慘案的發生。
對一個人來說,選擇很重要,時機更重要。
許多人不惜放下,在國內的大好前程,盲目的來到久慕盛名的西方樂土。卻發現這裡不是天堂,幸福生活在被自己拋弃的中國。
今天的形勢是,中國的飛速發展有目共睹,我們也被其他國家的人羡慕。
錦城雖樂,不如回故鄉;樂園雖好,非久留之地。歸去來兮。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