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西北、華北等地,蠍子是一種非常搶手的“硬通貨”,市場上一斤活蠍子叫價400~500元。由於蠍子在國內並不是保護動物,再加上市場需求量大、利潤率高,就導致很多村民在夜間組團抓蠍子,有些地方的“抓蠍大軍”甚至能達到上千人之眾(其實早在2010年,月牙湖鄉的捕蠍規模就達到了2000~3000人)。
蠍子的收購市場
每年夏季是蠍子的捕捉旺季,很多放假的學生也都加入了捕蠍隊伍。捕蠍人利用紫外線照射燈、鑷子等工具大規模捕捉蠍子,對草地、灌木等植被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在寧夏賀蘭山一帶(尤其是阿拉善左旗、銀川等地的鄉鎮),20多年前就有人開始捉蠍子了,如今的捉蠍現象更是難以遏制。當地很多人都是捉蠍子的老手,一個人一晚上就能捕獲幾百甚至上千只,“搜刮”力度相當驚人。
野生蠍子的危機
捉蠍子的現象之所以能在寧夏、甘肅、內蒙古等西北地方流行,一方面是因為當地的野生蠍類資源非常豐富,另一方則是受到了市場的强力驅動。蠍子本身就是名貴的中藥材,近年來還成為了夜市街上的“新寵”,油炸蠍子、蠍子烤串等特色美食滿足了不少消費者的獵奇心理,在小吃市場异常火爆。
王府井特色小吃炸蠍子
在阿拉善左旗草原上,濫捕蠍子的現象正在發生。阿拉善位於甘肅、寧夏以及內蒙古的交界地帶,面積8萬多平方公里,氣候乾燥,荒漠廣布。這裡還有5萬多平方公里的沙地草原,占土地總面積的63.5%,是草原蠍的重要棲息地。
據阿拉善草場的管理人員反映,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人到阿拉善摟髮菜、捉蠍子了,專門過來挖草蓯蓉(一種名貴中藥植物)的也有不少。賀蘭山的紅砂、珍珠、針茅草場是其中的重災區,大面積的植被被一併采挖,天然草場加劇退化。
在2006年,阿拉善草原上的“抓蠍大軍”急劇增多,由於周邊交通便利,寧夏、甘肅等地的居民也紛至遝來。在夜間,捕蠍人駕駛機車、農用三輪車以及貨車趕到草場,天黑時展開地毯式蒐索,第二天清晨才陸續離開,給阿拉善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破壞。
賀蘭山區
賀蘭山是野生蠍子的重要分佈區,這裡的捕蠍力度更加瘋狂。本世紀初,山東、河南、河北等地的收購商會專門趕到賀蘭山一帶,集中收購野生的蠍子,每斤的價格從原來的120元一路飆升到300多元,如今更是逼近500元。
在2020年9月,寧夏有關部門針對賀蘭山東麓洪積扇地區的非法捕蠍行為開展了專項整治,當場抓獲3名非法收購蠍子的人員,繳獲野生蠍子15公斤,共計10000多只。對於前來捕蠍的羣衆,當地採取的措施主要還是以勸返為主,同時收繳蠍子和捕蠍工具。
蠍子有多重要?為什麼要保護野生蠍子?
根據《國家野生動物保護法》等相關動物保護法規,現時野生蠍子在我國還不屬於任何一級的保護動物,甚至不屬於“三有動物”。
“三有動物”指的是有益的、有重要經濟和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中國常見的“三有動物”有八哥、黃雀、野豬、鵪鶉、鱉等。蠍子未被我國列入“三有名單”,這多少有些遺憾——因為從概念上來看,野生蠍子其實是符合“三有”的定義的。
首先,野生蠍子對生態環境大有裨益。蠍子是食物鏈中的橋樑物種,對於穩定營養結構、預防病蟲害都有重要作用。一隻蠍子一年能吃掉1萬只蝗蟲、蟋蟀、土鼈蟲等有害昆蟲,是一種地道地道的農業益蟲。如果把蠍子趕盡殺絕,那麼必定會導致害蟲數量增多,而受“下行效應”的影響,農牧業也不可避免地會遭受損失。
蠍子捕食蟋蟀
另外,蠍子本身還是鳥類、蛇類、蛙類、蜘蛛、老鼠、壁虎等高級捕食者的獵物,對其他動物的生存至關重要。以鳥類為例,鳥類行動敏捷,視覺敏銳,能够快速發現目標,是蠍子的一大天敵。一些生活在沙漠地帶的鳥類以蠍子為主食,兩者的種群數量此消彼長,處於動態平衡之中。
鳥類捕食蠍子
其次,蠍子也有重要的經濟和科研價值。蠍子的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不必多說,至於科研價值,則體現在對蠍毒成分的研究上。蠍毒對惡性腫瘤以及神經、消化等系統性疾病都具有一定療效。在歐洲和美國,蠍毒製劑已經應用於臨床,價格不菲,被譽為“液體軟黃金”。
總之,保護蠍子不僅是保護珍貴的種質資源,更是為了保護生態和環境。根據相關條例,在一個自然年內只要累計捕捉的蠍子數量超過1000只,就可以由相關部門提起公益訴訟,進而追究捕蠍人的刑事責任。但總體上看,蠍子的保護依然任重道遠,還需要更多强有力的法律法規作為執法支撐。
野生蠍子會局部滅絕嗎?
令人擔憂的是,從上游的組團捉蠍子到中游的收購轉運,再到下游的上市消費,蠍子產業的各個環節都呈現出不减反增的態勢。在捕蠍範圍上,陝西、河北、山東、河南以及湖南、江蘇、福建等地也存在捉蠍子的現象。
寧夏賀蘭山林業局的工作人員表示,銀川市興慶區有60%~70%的蠍子已經被捕光,捕蠍大隊正在向外地擴散轉移。野生蠍子一年只能繁殖一次,而後代發育成熟卻需要3年時間,很多蠍子在1公分左右時就被捕捉了。如果這種濫捕現象再繼續下去,那麼野生蠍子很可能會局部滅絕。
這種觀點並非誇大其實,在其他地區也正在發生。比如在陝西省禮泉縣的黃土原,每年夏季當地都會湧現出很多捕蠍人,經驗老道的只需要3~4個小時就能捕獲半斤以上的蠍子。據當地一比特收購商透露,每天收購的蠍子有6萬多只,收購季能持續100多天,這也就意味著每年大約有600萬只蠍子被活捉。
蠍子
一隻蠍子在發育過程中要經歷5~6次蛻皮,到第4年秋季才開始繁殖。在每年6~9月,野生蠍子會集中進入繁殖期,而這一階段恰恰是捉蠍子的旺季,很多“蠍子蠍孫”都被一窩端掉。長此以往,野生蠍子大概率會瀕臨滅絕。在禮泉縣局部地區,蠍子資源已經枯竭,如果不及時叫停,後果不堪設想。
蠍子的養殖
無論是寧夏賀蘭山還是陝西省禮泉縣,當地的野生蠍子都還有一定的天然儲量,不如利用這一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蠍子的人工養殖。
我國蠍子的規模化養殖已有40多年,難度大、投入高、養殖週期長,個體養殖戶很難堅持下去。囙此,當地政府應予以一定的技術支援和政策補貼,重點扶持養蠍業,讓蠍子養殖成為地區的特色產業——這或許是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保護野生蠍資源的最好管道。
對於民間濫捕蠍子的現象,您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