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2021年中國國際智慧產業博覽會”在重慶悅來國際博覽中心開幕,重慶人民(融僑)小學2017級6班鄧梓誠同學發明的作品“一種雙頭鉗子(實用新型)”成功入圍“2021中國國際智慧產業博覽會·青少年專利孵化展”,還得到重慶西江建設集團的青睞,當場以4000元購買並現場簽訂專利轉讓協定。未來,他的這項發明將有望實現量產走向市場。
據悉,本次“青少年專利孵化展”全球報名作品共212件,成功入圍展覽的有共108件,分別來自13個國家,最終實現企業簽約的僅有2件作品,鄧梓誠同學發明的“一種雙頭鉗子”便是其中之一。
設計靈感始於對生活充滿好奇
這次展覽和簽約的經歷讓鄧梓誠特別興奮。鄧梓誠坦言,沒想到當初對家裡修理抽油煙機工人工具箱產生的好奇心,最終能變成一個國家專利,還有機會與企業合作,實現產品量產。
那時,看到修理工叔叔在梯子上爬上爬下,根據不同的修理需求,從又大又重的工具箱裏拿出不同的鉗子。他才發現,原來尖嘴鉗、消防鉗和老虎鉗的用處完全不一樣,它們被分別用來擰螺絲、夾物品、掰彎鐵釘……
正因為這些鉗子往往只具有單一的功能,所以,在維修過程中,只能根據不同的維修場景,更換不同功能的鉗子。於是,他開始思考:能否設計一個包含多種用途的鉗子?能否讓鉗子的單一功能變成複合功能?能否讓工人叔叔的工具箱更輕便?
創造產品讓鉗子實現用途轉換
鄧梓誠將自己的想法告訴給老師和家長。在大人們的幫助下,他明白了鉗子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杠杆原理,所以鉗子不僅鉗口在工作,力臂也不可忽視。他做過好幾個版本的嘗試,但是終究不够滿意。
在老師的引導下,他經過不斷地實驗,故意將支點沒有設計在正中間,讓一端力臂長,一端力臂短。最終,設計出了能適應不同工作需要的產品:在進行擰螺絲等工作時,用力臂較長的一端能够省力;在夾持或掰彎物體時,用力臂較短的一端比較容易控制力道。這樣的改進可以有針對性地實現用途轉換。
“他不僅是個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孩子,還是一個願意思考和實踐的孩子,我們就積極鼓勵引導孩子勇於追逐夢想。”科學老師杜雅蒙在鄧梓誠製作遇到困難時,便從知識和經驗上給予他建議與鼓勵,幫助他克服困難,最終完成創造。
在智博會上,鄧梓誠的發明當場便被以4000元購買並現場簽訂專利轉讓協定。未來,他的這項發明將有望實現量產走向市場。
4000元是鄧梓誠通過知識賺到的第一筆錢,對他而言擁有特殊的意義。在簽約後,他表示,準備用這筆錢給家人購買禮物,也再次堅定決心:未來一定要成為能促進社會發展,有能力讓生活變得更好的人。
上游新聞記者秦健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