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知府陳兆棠一生廉政,被革命軍槍決前,為何留言“死於因果”

广东 78℃ 0
摘要:隨即被革命軍綁在竹梯上,知府官衙前“中13槍乃絕”。死後,其屍體旁懸掛一長幅標語“處決民賊陳兆棠以謝天下”,供所有潮州百姓參觀。死前遺言“死於因果”又指的是什麼呢?1859年,陳兆棠出生於湖南桂陽顯赫的名門望族。相比兩個哥哥陳兆棠在“舉業”上顯得黯然失色,最高學位僅是個貢生。1895年,守喪期滿的陳兆棠終於正式當官,上任四川大邑縣知縣。果不其然,陳兆棠被槍決後,老百姓拍手稱快。

1911年11月22日,原大清潮州知府陳兆棠寫好遺言:“不死於君,不死於國,死於因果。”

隨即被革命軍綁在竹梯上,知府官衙前“中13槍乃絕”。死後,其屍體旁懸掛一長幅標語“處決民賊陳兆棠以謝天下”,供所有潮州百姓參觀。

陳兆棠何許人,他都幹了些什麼天怒人怨之事,以至於被革命軍以“民賊”處決呢?死前遺言“死於因果”又指的是什麼呢?這還要從其身世說起。

1859年,陳兆棠出生於湖南桂陽顯赫的名門望族。其父陳士傑,曾是曾國藩幕僚,官至山東巡撫。

陳士傑是晚清中興名臣,對家族子弟的教育尤其重視。他將所有子侄都送到大儒王闓運處求學,陳兆棠的兩個哥哥均考中進士,入了翰林院為官,被世人稱譽“二兄弟,兩翰林”。

相比兩個哥哥陳兆棠在“舉業”上顯得黯然失色,最高學位僅是個貢生。囙此,他一生相當自卑,就是當官之後,也不喜“文治”,而以“嗜殺”聞名。

1889年,屢試不中的陳兆棠徹底放弃了科舉道路,而是花錢捐了個五品同知進入仕途。不久之後,他靠著家族的關係,得以上任四川興文縣知縣。

可不幸的是,陳兆棠接連遭遇父母喪期,就這樣蹉跎了6年(清制父母喪期,官員丁憂守孝3年)。

1895年,守喪期滿的陳兆棠終於正式當官,上任四川大邑縣知縣。在其治理下,本來土匪橫行的大邑縣“月餘大治”。

對境內土匪,他殺伐果斷;對老百姓,他是盡力救助,甚至捐出全部家產修建了平雲書院,在當地傳為佳話。

此時的陳兆棠不失為一個愛民如子的好官,以至於在他調任時,縣裡百姓扶老攜幼相送五十餘裏,“皆泣涕沾襟”而還。

1899年,成都知府劉心源看中了陳兆棠“治匪”的本事,把他調到“匪悍异常,歷年不治”的崇慶州做知州。

那陳兆棠在崇慶州是如何治匪的呢?

《崇慶縣志》記述:“治盜(匪)純靠殺,歲(每年)殺三百人”。

一面是讓盜賊心驚膽戰的好官,一面卻是草視人命的酷吏,這使得世人對陳兆棠的評估變得兩極分化。

1902年,“貴人”(對陳有知遇之恩)岑春煊調任兩廣總督,陳作為心腹也隨行前往。

當時,廣西大旱,匪寇四起“大則屠城,小則取財”,百姓生活苦不堪言。陳兆棠招募家鄉子弟千餘人組成“棠字軍”,轉戰廣西各地剿匪,從無敗績。

1905年,陳兆棠已經從一個七品知縣(文官)轉變成獨領一軍的統帥(武官),而在戰鬥中養成的暴力性情也越來越嚴重。

當陳兆棠因功升任惠州知府時,當地馬上就迎來了血雨腥風。囙此,陳兆棠也被當地百姓稱為“屠伯”。

陳兆棠在惠州3年一共殺了多少人呢?

《時事畫報》記載:“令列屬鄉族,各自為册,兆棠按册捕誅,至三千餘人。”

陳兆棠採用“亂世用重典”策略,在抓捕匪盜時“寧殺錯,不放過”,這就使不少良民冤死,雖然地方治安大為好轉,但陳兆棠的名聲徹底臭了。

恩師王闓運聽聞陳兆棠的嗜殺名聲後,曾寫信規勸他“殺戮過重必遭報應”,但陳兆棠卻置若罔聞。(這大概也是陳兆棠臨死前所言“因果”的原因)

陳兆棠調任潮州知府後,一如既往地殘酷嗜殺,曾“一日誅三百人”,使得整個潮州驚懼。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顛覆了整個大清朝的統治。潮州自然也被革命軍光復,陳兆棠作為清朝的遺老被擒。

革命軍讓其凑出10萬銀錢買命,陳兆棠一生清廉自然拿不出來。

於是,引出了文章開頭的一幕。清廷大廈將傾,嗜殺成性的陳兆棠成為百姓的對立面,自然除之而後快。

果不其然,陳兆棠被槍決後,老百姓拍手稱快。然而,他在任上實施的廉政和善政,早被百姓忘得一乾二淨了。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