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2年,廣東佛山市舉辦了首届“禾花雀美食節”,當年有數十萬只禾花雀被消費。此後連續多年,禾花雀都是美食節上的頭號招牌,深受好評。佛山市將禾花雀推崇為“天上人參”,這種現象在廣東省並不是個例,在東莞夜市最出名的地方小吃中,禾花雀也曾佔據一席之地。
禾花雀
在這種消費風氣的影響下,禾花雀登上了珠三角地區的美食名單,野生種群也囙此遭到了大規模的捕殺。相關研究顯示,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禾花雀的自然種群减少了95%以上,生存現狀已經不容樂觀。
在2000年,禾花雀的生存狀態還是“無危”等級,但由於消費市場的驅動,民間的捕殺力度越來越大,這一物種的生存狀態也逐漸發展到了“易危”,2013年進一步陞級為“瀕危”。到了2017年,禾花雀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定為了“極危”的生存水准,野生種群到了生死攸關的緊要關頭。
前後只用了17年的時間,曾經廣泛分佈在祖國大江南北的禾花雀就被吃成了極危物種,如今想見到一隻禾花雀已經非常困難。
禾花雀的危機
在物種分類上,禾花雀屬於雀形目鵐科,其學名是黃胸鵐(wú)。成年的禾花雀能長到15公分左右,最具標誌性的特徵就是胸部具有亮黃色的羽毛,非常顯眼。
在過去,每年10月份禾花雀都會從亞洲北部地方遷徙到華南地區越冬,珠江三角洲、海南以及雷州半島是禾花雀的“終點站”。在遷徙過程中,禾花雀成群聚集,有的鳥群甚至能達到上萬只的規模,在中途很容易遭到人為捕殺。
在上世紀50年代,禾花雀的數量還很多,很多人吃不完就拿出去售賣,一串才賣幾分錢。在此之後的幾十年裏,華南地區興起了吃禾花雀的熱潮,越來越多的人將禾花雀列進了“必吃名單”,價格自然也就跟著瘋漲起來。
成群的禾花雀
在2013年前後,東莞市的禾花雀已經能賣到30~40元的高價了,最高能賣到80元/只。即便如此,前來品嘗這道“野味”的人還是絡繹不絕。而另一邊,禾花雀的數量卻在以驚人的速度急劇下降。
俄羅斯的西部地區原本是荷花雀的繁殖地,但在2015年前去繁殖的禾花雀已經非常少了。類似的現象在東歐、日本的北海道以及東南亞各國也在上演。
廣東省多個地區的觀鳥愛好者也反映,近幾年在野外基本上沒有見到過禾花雀,即便有幸看到,一般也只有2~3只,數量非常少。
禾花雀越來越少,市場招牌卻沒有倒下
在2001年,廣東省將禾花雀列為了重點保護動物,國家也全面禁食了禾花雀。然而,市場上“禾花雀”的招牌並沒有囙此倒下,非法捕殺的現象反而愈演愈烈。
不法分子用網具偷捕禾花雀
在2013年,國內還有新聞報導指出,某地區的酒樓會私下售賣禾花雀。而在東莞市的洪梅、麻湧等地,當地的市場上也有很多來源不明的小型野生鳥類,其中就包括禾花雀,要價30元一隻。
那麼問題來了,野生的禾花雀越來越少了,為什麼市面上還有那麼多的禾花雀售賣呢?
事實上,從媒體報導的照片來看,市面上的“禾花雀”絕大多數都不是真正的禾花雀,而是由其他近緣鳥類代替的,甚至連不值錢的樹麻雀也被冠以“禾花雀”的名稱,在市場上公開售賣。
在現場很難見到鳥類的活體,拔掉羽毛之後,就連鳥類專家也很難分辨出真假禾花雀,這才給了不良商家以可乘之機。從銷售者的角度來看,食用禾花雀的風氣在華南地區已經盛行了幾十年,消費基礎穩固,這一“招牌”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才是促使他們鋌而走險的真正原因。
在物種保護觀念已成為社會共識的當下,消費禾花雀的做法顯然是“不正之風”。只有從自身做起,拒絕食用野生動物及其製品,才是對瀕危物種最好的保護——對於禾花雀而言,這種觀念的普及顯得尤為迫切。
禾花雀的“原罪”
禾花雀致危的因素有很多種,總結起來主要有三個方面。
首先,在華南地區(尤其是廣東),當地吃鳥的傳統由來已久,民間甚至流傳著“寧食飛禽一兩,莫食走獸一斤”的說法。還有很多人認為,禾花雀具有補腎壯陽的功效,效果堪比人參,是不可多得的人間美味。這種觀點在民間廣泛流傳,久而久之便成了禾花雀的一大“罪因”。
其次,禾花雀的致危因素還和它本身的食性有關。中科院動物研究所鳥類學家曾指出:在禾花雀的食物結構中,有70%都是常見的農作物,另外30%則是由雜草種子和各種昆蟲組成。
吃稻穀的禾花雀
而對北方麥田的調查結果也顯示,禾花雀對小麥等糧食作物的侵害率達到了60%左右。在上世紀60年代,人們普遍認為禾花雀是一種對莊稼有害的鳥類,清除禾花雀就是在保護糧食安全。
在當時,糧食生產是第一訴求,生態文明的觀念還比較薄弱。禾花雀的遭遇與麻雀類似,在同樣的背景下都被無差別地歸為了“農業害鳥”,甚至還有不少人專門介紹捕捉禾花雀的技巧和方法。
人們對禾花雀的捕殺管道可謂是五花八門,包括射擊、毒殺、網捕、電擊、誘捕、火燒、棒打、套捉等等,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在每年的遷徙過程中,在廣東落脚的禾花雀難免會會遭到層層圍追堵截,數量也急轉直下。
最後,不良商家的虛假宣傳和惡意炒作也難辭其咎。從營養價值的角度來看,禾花雀遠遠沒有吹噓的那樣神奇。事實上,不僅僅是禾花雀,幾乎所有的野生動物都存在很高的食用風險,反而容易引發公共衛生事件。
醫學研究表明,由於食用野生動物而使人類患上的疾病有100多種,SARS就是其中之一。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發現的30多種傳染病中,絕大多數都是因為貪食野生動物而引發的——這不是“天灾”,而是“人禍”。
我們到底該如何保護禾花雀?
根據《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任何組織和個人均不得私自獵捕、收購、出售禾花雀,一經發現就予以沒收並處以罰款。然而,這樣的處罰力度還不足以動搖“野味市場”的根基,最根本的還是要提高消費者的生態保護意識,從消費端清除掉吃野味的風氣。
禾花雀標本
總之對於野生動物,“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為此,相關部門有必要加强民間的教育文宣工作、編印並分發鳥類保護手册,逐步提高人民群眾的愛鳥意識。
在科研層面,對禾花雀的種群資源展開一次大範圍的本底調查是當務之急,只有摸清了禾花雀繁殖地和棲息地的所在位置,我們才能够對荷花雀提供更有效的保護措施。
對於禾花雀的保護,您有什麼好的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