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00多年前長江邊一座小城的日常生活,難得一見

河北 91℃ 0
摘要:1917年,美國業餘攝影師西德尼·甘博沿長江跑到了湖北宜昌,拍攝了這座江邊小城的人文風光,展現了100多年前當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宜昌位於湖北西南部,是長江三峽起始地,素有“三峽門戶”、“川鄂咽喉”之稱,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因處於長江上游和中游分界處,宜昌是水運的重要集散地。1852年開始,太平軍佔領了長江中下游大片地區,導致淮鹽難以運抵湖南、湖北。

1917年,美國業餘攝影師西德尼·甘博沿長江跑到了湖北宜昌,拍攝了這座江邊小城的人文風光,展現了100多年前當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我們跟隨他的鏡頭一起去看看。

宜昌位於湖北西南部,是長江三峽起始地,素有“三峽門戶”、“川鄂咽喉”之稱,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古稱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時改名為寓意美好的宜昌,取“宜於昌盛”之意。

因處於長江上游和中游分界處,宜昌是水運的重要集散地。清朝初年開始,這座城市與糧食貿易互相成就,洞庭湖的湘米上運,天府之國的川米下運,均在宜昌碼頭彙聚,江灘上人山人海,街頭的糧店鱗次櫛比。

宜昌憑藉航運優勢,充當著川鄂之間“超載碼頭”的重要角色,商品經濟囙此而發展,柴米魚肉、山貨藥材、布匹百貨、錢莊稅號等等,遍佈城內大街小巷。據《宜昌府志》記載,城內各路商人熙熙攘攘,形成“川幫、建幫、徽幫、江西幫以及黃州、武昌各幫”。

1852年開始,太平軍佔領了長江中下游大片地區,導致淮鹽難以運抵湖南、湖北。清廷於是調運川鹽進入湖廣,“借銷川鹽,無論商運私販,概准行銷”,年銷量達一億二千萬斤以上。川鹽東運,使宜昌貿易空前繁榮。

1876年宜昌被辟為通商口岸,對外貿易迅速興起,洋貨入川、土貨出川,使其航運業和轉運貿易發展到一次高峰,也促進了都市的近代化。

宜昌各個碼頭都呈現“連檣接舶,銜尾不絕”的景觀,忙碌的船工、船民常年在萬人以上。

1911年武昌首義爆發第三天,宜昌革命軍、商會和當地百姓就作出了反應,包圍清朝衙門,於10月18日光復,全城商民一遍歡呼。由於革命軍採取有力措施,加强城市管理,在改朝換代之際宜昌人心安定,秩序井然。

商業貿易的持續繁榮,帶來了城內服務行業的昌盛。土特產、日雜百貨、木船修理等行業紛紛出現;洋行、銀行陸續建立;客棧、旅店不斷增多。

不過,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宜昌的經貿受到影響。1914年8月15日《申報》報導:“湖北宜昌沙市二埠自聞歐戰以後,地方謠言大起,市面异常恐慌,一般痞匪乘間訛傳希圖擾亂市面。各國自保兵艦均已開去,各洋行西人之有從軍資格者,亦應召向領署簽名回國,致凡業洋行生意之華人亦多辭歇,與各幫商人同一恐慌。……自經銀行停兌以後,金融不通,絲棉皮各行相繼閉歇,至錢莊情形無異漢口,皆露恐慌之狀,惟鹽商布商受影響甚少。”

西德尼·甘博拍攝之時,宜昌的秩序尚屬正常,實際上戰爭已在醞釀之中。1917年9月,討伐北洋政府的護法戰爭開始。各路護法大軍的目標是會師武漢,然後北伐。滇、黔、川、陝、鄂等地的護法軍要會師武漢,就必須打通從奉節到宜昌的軍事通道。於是,以宜昌為中心,護法軍和北洋軍展開了反復爭奪,一直持續到1918年年底,以護法軍失敗才告平息。戰爭幾乎讓這座城市停擺,給當地經貿和生活造成極大破壞。事實上,隨後的幾十年,在軍閥混戰和反侵略戰爭中,宜昌可謂多災多難,鮮有安寧。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